數位世界瞬息萬變,而對部落格發展而言,2024年底Google AI Overviews (AIO) 的推出,無疑是其中最具震盪性的一項。過去,自然搜尋流量是無數部落格的命脈,但隨著大型語言模型(LLMs) 的興起和 AI 生成摘要直接出現在搜尋結果頂部,零點擊搜尋的狀況越來越多,自然搜尋量因此產生質變,2024年5月21日Google更已經將AI模型(AI Model)放到搜尋框上,可以直接透過搜尋框與Gemini互動 ,許多人不禁要問:這是否意味著部落格時代的終結?
在 ChatGPT 等生成式 AI 工具迅速普及後,使用者行為開始轉變,部分查詢轉向直接與 AI 聊天機器人互動,這對 Google 賴以維生的傳統搜尋廣告業務構成潛在衝擊。Google 在既有的搜尋框推出 AI Overviews 與AI Model正是為應對這場 AI 搜尋革命,旨在透過自身強大的 AI 能力,在新的搜尋典範中維持其作為主要資訊入口的地位。

Google AI Overviews (AIO) 是什麼?它如何改變搜尋體驗?
Google AI Overviews (AIOs) 利用客製化的 Gemini 模型,直接在 Google 搜尋結果中提供主題或問題的簡潔資訊,目標是提供「從網路提取的相關內容的即時綜合」,並將複雜主題總結為易於理解的格式。
此舉是 Google 為應對當前 AI 搜尋對其核心廣告業務的衝擊,所採取的重要迎擊策略。透過在搜尋結果中直接提供豐富的 AI 摘要,Google 旨在維持其作為主要資訊入口的地位,並期望在未來的新搜尋典範中保持競爭力。[雖然這個新典範Google也還在尋覓]
這些概述包含指向原始來源的連結,讓使用者可以「深入挖掘並發現來自出版商、創作者、零售商、企業等各種內容」,這強調了 AIO 作為「深入探索連結的起點」的作用。AIOs 與 Google 現有的搜尋系統協同運作,包括其品質和排名系統以及 Google 知識圖譜,以確保資訊的可靠性和相關性。
AIO 如何改變搜尋體驗:
- 簡化資訊獲取: AIOs 特別適用於「可能需要多次搜尋的複雜問題」,讓使用者「更快掌握要點」。
- 增強探索性: 透過 AI 模式,使用者可以提出需要進一步探索、推理或比較的細緻問題,並獲得帶有有用連結的全面回應。
- 情境觸發: AIOs 僅在 Google 系統判斷 AI 能提供「
額外好處
」且回應品質「高度自信
」的查詢中顯示。 - 出版商整合: 出版商無需特殊行動即可被納入 AIOs,只需遵循 Google 的「在搜尋中顯示的常規指南」。AIO 中顯示的連結會計入 Search Console 的成效報告。
AIO 的設計宗旨是作為「資訊加速器」,而非「內容替代品」。它旨在幫助使用者「掌握要點」並提供「深入探索連結的起點」。AIO 中明確包含連結,這對其設計至關重要。這強化了 E-E-A-T(經驗、專業、權威、信任) 原則和基礎 SEO 的重要性。就Google的立場來說,還是會希望能有足夠高品質的創作量,來維繫人們看網路內容的習慣,並保持網路流覽量的活水,才有廣告投放的可能性,如果 AIO 依賴「頂級網路結果」和現有排名系統,那麼優質 SEO 和高品質內容的基本原則未來將變得更加關鍵。
「零點擊」迷思與流量衝擊:部落客的挑戰
「零點擊」搜尋的興起與 AIO 的角色: 自從Perplexity等AI搜尋代理出現後,數位領域「零點擊搜尋」的趨勢日益明顯,使用者直接在AI搜尋結果頁面上找到答案,無需點擊進入網站,Google 的 AI Overviews 更是進一步推動了這一趨勢,透過直接提供 AI 生成的答案和摘要,潛在滿足了使用者的查詢。
近期Google更是把AI Model放到了搜尋框中(美國先行試用),未來將使得使用者更習慣透過單一查詢獲得整合性答案,更將加劇這種「零點擊」的趨勢,挑戰了傳統的網站點擊模式。
點擊率 (CTR) 影響與流量侵蝕的矛盾數據: 儘管「零點擊」趨勢顯著,但 AIO 對點擊率的實際影響卻呈現出複雜且矛盾的數據:
- 初步擔憂與報告的下降: 許多內容產業人士擔憂 AIO 會「減少使用者點擊進入網站的需求」,並「可能侵蝕出版商的流量」。研究顯示當 AIO 出現時,排名第一的點擊率顯著下降 34.5%,平均點擊率下降 15.49%。這些研究主要關注非品牌、資訊型查詢。
- 微妙的現實與反駁論點: 研究顯示,在引入 AIO 後,反而有利於品牌查詢,因品牌關鍵字不太觸發 AI Overviews, 但一旦觸發,點擊率反而會提升,這挑戰了 AIO 總是增加零點擊行為的普遍假設。這表明 AIO 可能滿足了原本就不會點擊的使用者,或者它促進了其他使用者更深入的探索,帶來了更高品質的點擊。
- 對付費廣告的影響: 付費搜尋廣告通常被推到 AIO 的下方,點擊率約下降 9.8% 。
數據來源:New data: Google AI Overviews are hurting click-through rates,Search Engine Land
這引發了「品質點擊」與「數量點擊」的典範轉移,矛盾的數據以及 Google 聲稱變現穩定,都指向了點擊價值的根本性轉變。如果 AIO 有效地回答了低意圖、淺層次的查詢,那麼那些點擊進入網站的使用者,很可能是在尋求更深層次的參與,具有更高的商業意圖;這意味著,即使點擊量減少,剩餘點擊的品質或轉化潛力可能會增加。因此,部落客需要從以流量為中心的策略轉向以價值為中心的策略,專注於吸引具有清晰意圖的使用者。
最易受影響和較不易受影響的內容類型:
- 最易受影響: 位於漏斗頂端、純資訊型內容「最容易受到 AI Overviews 的影響」。簡單的「是什麼」或「如何做」類型的問題是 AI 摘要的重點對象。
- 較不易受影響: 提供深入、細緻觀點、原創研究或品牌特定敘事的內容,不太可能被 AIO 完全取代。視覺豐富和結構化的內容類型,如影片、評論和常見問題解答,似乎更具韌性。重要的是,品牌關鍵字觸發 AIO 的可能性顯著較低,而當它們觸發時,點擊率實際上可能增加 18.68%。這也突顯了 品牌建設作為「護城河」的戰略必要性。一個強大的品牌能夠創造直接的使用者意圖,通常繞過 AI 摘要的需求。
AI 時代下,部落客的生存與發展策略
面對 AI Overviews 帶來的變革,部落客的生存與發展需要策略性的演進。
內容策略再進化:
- 聚焦原創性、深度與獨特視角: AIO 擅長總結現有資訊,但無法提供「深入、細緻的觀點、原創研究或品牌特定的敘事」。部落客必須透過提供「獨特觀點、見解和意見」的內容來實現差異化,超越表面事實,提供 AI 難以複製的深入分析、專有數據、獨特案例研究或專家評論。這代表著從「資訊提供者」向「洞察生成者」的轉變。
- 建立品牌權威與直接受眾關係: 透過積極的社群媒體參與、策略性的網紅合作以及持續的使用者互動來建立強大的品牌,可以「抵禦零點擊趨勢」。當使用者明確搜尋某個品牌時,他們意圖直接訪問該網站,這種行為 AI 摘要無法輕易攔截。優先考慮品牌搜尋並培養直接流量渠道對於減少對自然搜尋的過度依賴至關重要。
- 優化內容以利 AIO 擷取: 除了創作深度內容外,部落客還應「為 AI Overviews 本身進行優化:清晰地組織內容,並提供簡潔的答案,以便可能被 AI 生成的摘要收錄」。這包括使用一致的格式,例如結構化數據、條列式清單和問答部分。這項策略可稱為「雙重優化」。
- 深耕長尾與特定意圖查詢: 「零點擊行為通常在非常具體、詳細的搜尋中較不常見」。雖然 AIO 能有效處理一般查詢,但「更細緻或具體的問題仍需要詳盡的內容」。LLMs 的發展,使得通用資訊更易取得,反而凸顯了針對特定利基市場、高意圖查詢的內容價值。這強調了「深耕利基市場以獲取可見度與轉化」的重要性。
利基市場(niche market)指的是在大市場中,被主流企業忽略的細分市場,通常針對特定需求、興趣或特徵的消費者,具有專精、小眾的特性。
- 投資視覺與互動式內容: 「AI 可以總結文字,但目前無法重現引人入勝的資訊圖表、工具、計算機或影片內容」。視覺豐富和結構化的內容類型,如影片、評論和常見問題解答,在 AIO 轉變中「更有可能存活下來」。這項策略反映了內容的「體驗經濟」。
流量多元化:
一個關鍵的建議是「不要只依賴 Google——建立電子郵件列表、鼓勵直接訪問,或在社群媒體上推廣內容」,降低對 Google 搜尋演算法和 AIO 等新功能變化依賴變得越來越重要,為了確保更穩定和有韌性的流量基礎,可以透過多元化經營來「降低風險」。
多元變現:廣告之外的收入機會
傳統廣告的挑戰與新視角:
- 挑戰: Google 的 AI Overviews 對傳統的展示廣告模式構成了直接威脅。研究表明,AIOs 可能導致傳統自然列表和付費廣告的點擊率降低;對於主要依賴基於展示量的廣告收入的部落客來說,點擊量的減少可能直接導致收入的縮減。另外因應來自 LLMs 的競爭,將可能使廣告商也必須調整策略,更精準地鎖定高價值、高意圖的使用者,而非僅追求廣泛曝光。
- Google 的觀點與「品質點擊」: 然而,Google 聲稱帶有 AI Overviews 的搜尋結果「產生與傳統搜尋結果相同的廣告收入」。這表明即使點擊「量」減少,剩餘點擊的「品質」或「意圖」可能更高,從而帶來可比的轉化率和整體收入。
- 廣告商的適應: 廣告商正在透過優化創意素材、利用第一方數據和 AI 驅動的競價策略來適應這種新環境。
這項觀察揭示了廣告領域向「以轉換為中心」的轉變,焦點正從點擊的「數量」轉向點擊的「品質」。
非廣告收入模式:
- 聯盟行銷: 將產品推薦無縫整合到內容中,實現高點擊率和轉換率。
- 數位產品與服務: 創建和銷售專有數位產品(電子書、線上課程)或提供專業服務,提供不依賴廣告的直接、高利潤收入來源。
- 會員訂閱制: 提供經常性收入並培養忠誠關係,但伴隨客戶流失管理、定價策略、營運複雜性等挑戰。
- 品牌贊助內容: 直接與品牌合作進行贊助文章或產品評論,變現影響力。
- 電子商務與商品銷售: 對於擁有既定品牌的部落客來說,直接銷售自己的實體產品或品牌商品。
也就是盡量去中介化下「直接變現」的必要性。
新興機會:內容授權給 AI 平台:
- 機會: 出版商擁有「獨特的機會,可以將其有價值的內容授權給大型語言模型(LLM)平台」。這可以產生「增加的版稅」,甚至提供「AI 生成內容中的內文引用」作為額外推廣工具。
- 主要參與者與模式: OpenAI、Google 等主要科技公司正在積極開發 LLM 並尋求內容授權。
- 部落客的考量: 需仔細定義使用範圍、補償模式、協議期限、歸因與智慧財產權保護,並考慮與其他出版商合作以達到內容數量門檻。
這代表著內容在 AI 經濟中作為「數據資產」的地位。它將部落格檔案的價值重新定義為活躍的、可變現的數據資產。
適應與創新,開創部落客新未來
Google AI Overviews 代表著搜尋領域的重大演進,而非內容行銷的終結,遊戲規則正在改變,但創造有價值內容的遊戲遠未結束。
人類創作內容的持久價值: 在 AI 生成摘要的時代,人類元素所帶來的信任、可驗證的專業知識和權威性變得更為重要。使用者將繼續尋求來自可信來源的品牌內容和深入報導。儘管最新的 LLMs 能生成更流暢、更全面的文本,但它們無法複製真正的原創思維、獨特視角,或來自人類經驗和創造力的細緻理解。AI 無法複製真正的原創思維、獨特視角,或來自人類經驗和創造力的細緻理解。情感共鳴、個人風格、故事敘述和社群建立,這些成功部落格的標誌性特質,是 AI 無法複製的內在人類品質。
可以利用 AI 工具進行研究、起草、內容優化,從而騰出時間專注於真正獨特、以人為中心的內容創作。
相信部落格的未來並非會因為與 AI 在基本資訊的競爭中而走向末路。相反的,可以在策略性地與 AI 整合,利用其能力提高效率和觸及範圍,同時加倍投入 AI 無法複製的獨特人類元素:創造力、深厚專業知識、信任和真實連結。透過部落客發表更為人本、具韌性、且以受眾為中心的內容,以在持續的技術演進中蓬勃發展。
透過Podcast收聽來了解
Sound On :Google AI Overviews 整合AI Model上線:網路部落客的未來何在?—維那思的異想世界。
Spotify:Google AI Overviews 整合AI Model上線:網路部落客的未來何在?—維那思的異想世界。
KKBOX:Google AI Overviews 整合AI Model上線:網路部落客的未來何在?—維那思的異想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