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也準備好防災包了嗎?有沒有想過,準備好防災包後,什麼時機派得上用場呢?
當防空警報真的響起,該怎麼做才能保護自己與家人呢?內政部於2025年7月,正式公布《防空避難指引》,不僅提供了明確的避難原則,也針對不同生活情境,整理出最適合的應對方式。
避難的第一步,就是依據你當下所在的位置,做出正確選擇。根據《防空避難指引》,無論你身在家中、街頭,或是開車途中,都有相對應的最佳避難方式。
防空警報響起時,身處不同場景有不同避難方式。 資料來源:內政部警政署
在家中:避開窗戶與外牆,或前往低樓層空間避難
如果警報響起時你正在家中,請第一時間遠離窗戶、陽台與靠近外牆的位置,因為這些位置在爆炸時首當其衝,玻璃容易碎裂噴濺而造成嚴重傷害。建議依循「第二道牆原則」立刻移動到浴室、儲藏室或走廊等無窗、結構完整的空間,並確保你身處的位置至少與外牆隔著兩道牆。
此外,若你住在高樓層且狀況允許,立即前往低樓層移動避難。高樓層不僅更接近空中爆炸可能波及的範圍,也較難快速疏散。建議平時就熟悉通往樓下的樓梯與緊急逃生路線,避開搭電梯。
在街上:找最近的建物或地下空間掩蔽
如果你正在戶外,請馬上找尋最近的建築物,例如:地下道、捷運站入口等。沒有建築物時,也可躲在牆角、低窪地,並盡量降低身體姿勢,保護頭部。
在車內:停車避難,必要時壓低身體保護自己
開車時聽到警報,請立刻將車輛停靠路邊(避開橋樑與隧道口),下車尋找附近建築避難。如果實在無法離開車輛,也請蹲低身體、用雙手護頭。
來不及進入建築物時:趴下、背對爆炸方向,盡量保護頭部
有些狀況來得太突然,可能來不及進入任何建物。這時候,不要慌張,立刻趴下、背對可能的爆炸源,採取防護姿勢,用手臂或背包護住頭部與頸部。利用牆角、階梯等遮蔽物,也能爭取一線生機。

防空警報響起時的避難原則 資料來源:內政部警政署
防護姿勢是什麼?什麼時候該「趴下」保護自己?
根據以色列官方的戰時安全手冊,「趴下」是目前被證實最有效、也最實用的防護姿勢。當爆炸發生時,絕大多數的碎片與震波是沿著斜上方拋射的,身體越貼近地面,就越能避開致命飛散物。
不過,這個姿勢主要適用於「室外環境」或「來不及尋找掩體」的情境下使用。
若你身處室內,因為建築本身已具備一定的防護功能,牆壁、樓板可以有效吸收震波,減少碎片進入的機率,就不需要採用防護姿勢。

避難姿勢指引 資料來源:內政部消防署
防災避難指引,不是為了引起恐慌,而是面對突發狀況,給你一個明確的方向。我們無法選擇是否發生,但可以選擇題前做好準備。
平常多一點理解、多一點練習,災害來臨時,就能多一點安全、多一點冷靜。只要你記得這些避難原則、備好避難包、清楚自己的下一步,你就已經比昨天的自己,更有能力保護自己與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