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WB雷達到智慧電表:IoT技術打造高效節能建築的數據收集策略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從UWB雷達到智慧電表,深度掌握IoT技術如何打造高效節能建築

智慧建築之所以能達成高效節能的目標,關鍵就在於精確掌握「人」在哪裡、在做什麼。而想要做到這一點,數據收集 絕對是核心中的核心。許多企業與建築管理者都面臨「選擇哪些技術來蒐集人流數據」的問題,因為每一種感測方法都有其獨特的優缺點。

本文將完整介紹六種主流數據收集方法,包括技術特色、優勢、限制與應用建議,讓你能在智慧建築的實踐上,更精確地進行技術選擇。


數據收集方法大解析

1. 超寬頻雷達 (UWB Radar)

UWB 雷達是一種利用超短脈衝電磁波偵測人員位置與活動的 高精度感測技術

  • 優勢: 準確度極高,可即時監測細微動作甚至靜止狀態的人員;非侵入式,有效保護個人隱私;不易受環境因素干擾,可靠性佳。
  • 限制: 設備成本高昂;受遮蔽物或環境複雜度影響時,信號可能衰減。
  • 建議使用場域: 精密需求高的會議室、醫療設施、VIP 空間等。

2. 二氧化碳 (CO₂) 感測器

透過空間內 CO₂ 濃度,間接推斷人員存在與數量。

  • 優勢: 成本低廉、技術成熟;能間接反映空間使用程度,適用於封閉空間。
  • 限制: 時間延遲明顯,無法即時反應人流變化;易受通風系統、室外環境影響而產生誤判。
  • 建議使用場域: 辦公室、教室等人數較穩定、空間相對封閉的環境。

3. 被動式紅外線感測器 (PIR Sensor)

透過偵測人體移動時的紅外線熱源,來判斷人員出現與否。

  • 優勢: 成本低、耗電少;安裝簡易、適合廣泛部署。
  • 限制: 無法偵測靜止狀態的人員;易受其他熱源干擾,如日光或暖氣設備。
  • 建議使用場域: 走廊、樓梯間等人員流動明顯的區域。

4. 感測器融合 (Sensor Fusion)

將多種感測器資料 (如 CO₂、PIR、聲音等) 結合分析,以提高預測準確性。

  • 優勢: 準確性高,能減少單一感測器的限制;提供全面且精細化的環境資訊。
  • 限制: 系統設計複雜,維護成本較高;資料分析與整合需要較高技術水準。
  • 建議使用場域: 大型辦公室、商場等複雜且人流多變的環境。

5. 非移動式感測 (BLE、WiFi、聲音)

利用智慧手機或可穿戴設備所發出的訊號 (如藍牙 BLE、WiFi),或透過聲音訊號,間接判斷人員位置。

  • 優勢: 非侵入式且成本低,適合已有設備的建築;提供即時性資料,反應速度快。
  • 限制: 依賴人員攜帶設備,可能存在資料缺失;訊號易受干擾,如環境噪音或信號遮蔽。
  • 建議使用場域: 辦公大樓、商務中心、展覽館等人員設備普及的場所。

6. 光學感測器 (Camera) 與智慧電表 (Smart Meter)

利用視覺影像或用電狀態偵測人員存在與活動模式。

  • 優勢: 視覺資料精確度極高,可直接辨識人數與動態;電表可非侵入式提供空間使用狀態資訊。
  • 限制: 攝影機涉及隱私問題,可能面臨法規與倫理挑戰;智慧電表需進行複雜的資料分析且容易受季節或氣候影響。
  • 建議使用場域: 攝影機適合安全監控與人流密集區;智慧電表則適用於住宅與辦公區的長期監測。

根據需求精準選擇數據收集方法

智慧建築的成功,在於準確掌握人員活動的每一個細節,而數據收集則決定了這一切的基礎。透過以上六大感測方法的深入理解與適當搭配,建築管理者不僅可以有效提升能源使用效率,更能增強使用者舒適度與空間管理彈性。


不可不知的乾貨

  • UWB 雷達 與 感測器融合 具有最高精準性,適合高需求環境。
  • PIR 與 CO₂ 感測器 適合基礎配置,成本低且易於普及。
  • 智慧建築建議採用 複合式感測器設計,以取得最全面的資訊。

思考時間

您目前使用的建築,採用了哪些人流感測技術?其效果如何?
若需提升建築智慧程度,您認為哪種技術最具效益?
在數據收集的準確性與成本之間,您會如何衡量選擇?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智慧建築顧問的沙龍
0會員
40內容數
本部落格聚焦於智慧建築設計、能源管理、物聯網應用與永續建築策略。透過實務觀點與產業觀察,分享建築與科技整合的洞見,助您掌握未來空間的核心價值。
2025/09/05
掌握全球近40%能源消耗的建築業,正經歷數據驅動的低碳轉型。本文探討建築能源效率的戰略價值,從智慧建築到認知建築的演進,以及人流預測在精準節能中的革命性作用。同時,分析了數據驅動的智慧建築管理模式,並指出了邁向主動管理的未來趨勢及挑戰。
2025/09/05
掌握全球近40%能源消耗的建築業,正經歷數據驅動的低碳轉型。本文探討建築能源效率的戰略價值,從智慧建築到認知建築的演進,以及人流預測在精準節能中的革命性作用。同時,分析了數據驅動的智慧建築管理模式,並指出了邁向主動管理的未來趨勢及挑戰。
2025/09/04
智慧建築結合物聯網和AI,透過人流預測實現能源最佳化與永續發展。文章探討智慧建築核心技術、效益、隱私考量及未來展望。
2025/09/04
智慧建築結合物聯網和AI,透過人流預測實現能源最佳化與永續發展。文章探討智慧建築核心技術、效益、隱私考量及未來展望。
2025/09/02
在這個數位化節奏飛快的時代,軟體系統早已成為企業營運的中樞。然而,要打造一套能承受高併發、保障數據一致性、防禦網路攻擊、並且便於維護與擴展的系統,絕非單靠單一技術或經驗就能輕鬆實現——這是一場充滿戰略思考與抉擇的「技術權衡遊戲」。
2025/09/02
在這個數位化節奏飛快的時代,軟體系統早已成為企業營運的中樞。然而,要打造一套能承受高併發、保障數據一致性、防禦網路攻擊、並且便於維護與擴展的系統,絕非單靠單一技術或經驗就能輕鬆實現——這是一場充滿戰略思考與抉擇的「技術權衡遊戲」。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常常被朋友問「哪裡買的?」嗎?透過蝦皮分潤計畫,把日常購物的分享多加一個步驟,就能轉換成現金回饋。門檻低、申請簡單,特別適合學生與上班族,讓零碎時間也能創造小確幸。
Thumbnail
常常被朋友問「哪裡買的?」嗎?透過蝦皮分潤計畫,把日常購物的分享多加一個步驟,就能轉換成現金回饋。門檻低、申請簡單,特別適合學生與上班族,讓零碎時間也能創造小確幸。
Thumbnail
在現代化建築中,尤其是廠房、展覽館或體育館等高空場所,燈具的維護和管理常令人困擾。環渼節能高空燈具專用機針對此問題,提供高效穩定的升降功能,並具備多機單控的便捷性,讓用戶輕鬆掌控多台設備,極大地提升了管理效率。
Thumbnail
在現代化建築中,尤其是廠房、展覽館或體育館等高空場所,燈具的維護和管理常令人困擾。環渼節能高空燈具專用機針對此問題,提供高效穩定的升降功能,並具備多機單控的便捷性,讓用戶輕鬆掌控多台設備,極大地提升了管理效率。
Thumbnail
物聯網和人工智慧的結合,讓家裡的家電可以連結起來,進而打造智慧住宅。本文談到了家電中晶片的應用,並提出將家變成智慧住宅的想法。
Thumbnail
物聯網和人工智慧的結合,讓家裡的家電可以連結起來,進而打造智慧住宅。本文談到了家電中晶片的應用,並提出將家變成智慧住宅的想法。
Thumbnail
單晶片眼鏡,我也有一些想法。 我們可以嘗試將微型傳感器集成到普通眼鏡上,通過無線信號的傳輸,將人體生理數據實時顯示出來。 這不僅可以幫助人們更好地了解自己的身心狀態,也能促進人與人之間的情感交流。 至於單晶片眼鏡,我已經有了初步的設計方案。我們可以將生理指標傳感器集成到鏡框上,通過藍牙技術將數
Thumbnail
單晶片眼鏡,我也有一些想法。 我們可以嘗試將微型傳感器集成到普通眼鏡上,通過無線信號的傳輸,將人體生理數據實時顯示出來。 這不僅可以幫助人們更好地了解自己的身心狀態,也能促進人與人之間的情感交流。 至於單晶片眼鏡,我已經有了初步的設計方案。我們可以將生理指標傳感器集成到鏡框上,通過藍牙技術將數
Thumbnail
雲蟻物聯燈泡監視器介紹 雙向對話功能 懸浮小畫框,離開APP也能觀看 多人共享設備
Thumbnail
雲蟻物聯燈泡監視器介紹 雙向對話功能 懸浮小畫框,離開APP也能觀看 多人共享設備
Thumbnail
千鳥監視器到底該選哪款 三天線?燈泡造型 頁面介紹
Thumbnail
千鳥監視器到底該選哪款 三天線?燈泡造型 頁面介紹
Thumbnail
智能家居技術的崛起,正在重塑我們的日常生活。你有想過一個問題嗎? 這究竟改變了什麼? 在這篇文章中,我們將深入探討智能家居系統的精華與其應用,助你全面了解這項正不斷進化的技術。智能家居產品如何整合入生活,以及它們的優缺點又分別為何。
Thumbnail
智能家居技術的崛起,正在重塑我們的日常生活。你有想過一個問題嗎? 這究竟改變了什麼? 在這篇文章中,我們將深入探討智能家居系統的精華與其應用,助你全面了解這項正不斷進化的技術。智能家居產品如何整合入生活,以及它們的優缺點又分別為何。
Thumbnail
2024 0402 今日塔羅:感知者 Sensor   今日,有著較為敏銳的能力。 善用。擅用。 要懂得善加運用。要落實運用,才更能擅長使用。   https://www.popdaily.com.tw/draft/660ac97246d60e33c2152e8f   打開天線,接收
Thumbnail
2024 0402 今日塔羅:感知者 Sensor   今日,有著較為敏銳的能力。 善用。擅用。 要懂得善加運用。要落實運用,才更能擅長使用。   https://www.popdaily.com.tw/draft/660ac97246d60e33c2152e8f   打開天線,接收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