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業設計可以解決什麼問題? - 如果重讀工業設計系 1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學過工業設計的人應該都聽過「 (工業) 設計就是在解決問題」,但不知道大家有沒有想過「工業設計」究竟可以解決什麼問題?工業設計真的是萬能的嗎?

在進行設計過程中明明時常碰到許多問題,有時解決了一個問題,卻又創造另一個問題。且綜觀整個社會來看,也仍有許多問題無法被解決,由此反推,工業設計並不是萬能的。那麼,工業設計到底可以解決什麼問題呢?

工業設計學科是如何出現

要回答工業設計可以解決這個問題,我想要從工業設計的起源與發展進行切入。

工業設計起源於工業革命時期,當時「機械逐漸取代手工」作為主要的生產方式,導致產品的「設計」與「製造」產生分離,進而出現「專為大量生產而設計產品」的需求,工業設計正是為回應這般需求而誕生。

到了 20 世紀初,德國的包浩斯學校奠定了現代工業設計的基礎,強調藝術與工業的結合。此後,工業設計經歷了約一百年的發展,不再僅侷限於產品造型與大量製造,而是隨著社會變遷與科技進步,逐漸吸收人因工程、心理學、社會科學等不同領域知識,發展出以「以人為本」、「解決問題」為核心的設計思維觀點。

至今,工業設計早已超越傳統實體產品的框架,涵蓋介面設計、互動設計、使用者體驗設計、服務設計等多元領域,展現出更廣泛的社會參與可能與創新潛能。


工業設計可以解決的問題

從工業設計發展過程來看,工業設計可以解決的問題大約涵蓋以下五點:

一、產品的外在性質:造型、功能、材料、風格

所以從最傳統的範疇來看,工業設計就是「令商品得以大量生產」的學問,主要服務與產品直接相關的內容,包含:造型、功能、材料、風格,較偏向產品的外在性質。這屬於第一個工業設計可解決的問題,像是 Form Follows Function、功能主義的觀點,我都暫且歸類在這個範疇。

二、工業設計結合人因工程與心理學領域

後來隨著時代發展,開始有電器、機台出現,人與產品的互動及使用過程變得更加複雜,逐漸開始導入人因、心理學的概念來改善此問題,工業設計漸漸往使用者轉向,更關注於研究產品如何變得好用順手、減少錯誤操作的情況發生。到了這個時候,工業設計對於產品訴求的不只要足夠的功能,還要解決如何好用、適用的問題。

三、互動設計 (介面、互動行為)

當科技產品更加廣泛的進入日常生活,介面開始變為人與電腦、設備的主要互動介面,於是互動設計領域開始興起,專門探討「人機互動行為」。值得注意的是,工業設計與互動設計的關係,一部分會認知互動設計是由工業設計下延伸出來的領域;另一部分也要明白互動設計發展至今,也建立起屬於自己的脈絡及專業知識。因此,互動設計能解決的問題,是不是也是工業設計能解決的問題,我認為不能直接將其包含,而是需要在補齊一定量的知識概念的前提下,工業設計才能夠妥善的回應互動設計所包含的問題。

四、產品情感設計、使用者經驗設計的深化

科技發展至一定程度後,大方向上功能與技術面的問題都被解決,再加上設計關注焦點逐漸從物品轉向人的身上後,產品的情感設計、使用經驗設計等開始受到重視。像是不再重點關注產品功能需透過何種技術實現,而是研究情感、情緒是如何間接的影響人們對於產品的評價及行為;以及關注如何透過產品建構起有意義的體驗價值與情感連結。不再是由製造商、設計師武斷的去定義產品價值,而是由下而上,由使用者與產品互動中,去建構出產品的意義。

五、工業設計走入社會、系統、永續之中

從物的關注,轉向人,再擴及到社會中;也隨著網站、APP、智慧型裝置的普及,讓產品服務擴及了更多想像及發揮空間;及逐漸受到關注的環境、永續議題。綜合以上三點,使得工業設計走入社會設計、服務設計、系統設計之中,更多的接觸點、更多的使用者、更多的利害關係被涵蓋到設計的考量之中,讓設計關注重點進入到一個新的層次 —— 一種系統的、網狀的、生態系的設計形式。

小結

從上述的討論,希望帶大家看到工業設計不同面向及發展脈絡,進而帶出工業設計可能可以解決的問題有哪些。但並不是說讀了工業設計系就可以解決以上所有問題,而是必須在工業設計的基礎上向外擴張學習,與其他學科領域借鏡,才有可能真正且實在的去回應不同議題。

就目前大學工業設計所學的知識來說,雖說可能已經涵蓋工業設計多元的知識,但比較廣泛被保留、且能夠被放入課程中的,我認為大多會著重在比較外在的、實務的能力上,以及強調解決問題導向與人本導向的設計認知上。

因此,還是可以簡易的列出工業設計可能關注的內容,進而去理解、詮釋什麼樣的問題是工業設計可解決的,以及應該要以什麼觀點、角度去切入問題,才是符合工業設計脈絡的。

  • 從關注的對象區分:產品、人與產品的互動、產品對人的影響...等
  • 從關注的內容區分:產品外在性質、功能、人因設計、情感與行為、介面設計、服務設計...等
  • 從關注的維度區分:產品本身、產品與人、產品與環境、產品與社會...等

我想強調的是,同樣一個行為或能力的展現,用在工業設計、視覺設計及藝術的觀點或詮釋方式「必須」是不同的。例如「把一個形體塑造成美觀的樣子」這件事,不同的領域可能是這樣詮釋的 (請主要參考工業設計的觀點,藝術領域可能並不那麼熟悉,大家自行斟酌參考)

從工業設計的觀點會如此詮釋:基於該產品的功能,並結合使用情境,因此結合 XX 意象,符合使用者對於此產品功能的認知、聯想,並展現了該產品美感上的吸引力,激發起使用者的 YY 情感。
從藝術的觀點可能會如此詮釋:過去 XX 的形體為 YY 的象徵,於是此藝術家結合了 ZZ 與 XX,宣告著過去 YY 及其背後所象徵的脈絡,已經從這個時代消亡,因此才有了這個立體作品。

在工業設計脈絡下被解決的問題,就是工業設計能解決的問題

工業設計為一學科領域,其中累積也包含了許多知識及脈絡。如果真的要問「什麼問題是工業設計能解決的」,那就是「在工業設計脈絡下能被解決的問題,就是工業設計可以解決的問題」

也就是說,每種問題或許都可以用工業設計觀點看待,並用工業設計觀點著手,但至於是不是唯一解或最佳解,則有待商榷。不過也不需要因此而感到無助或不知所措,我相信無論是什麼問題,都有工業設計可提供貢獻力量的空間。

只是最後總會有個問題會回到「設計師」身上,工業設計是你熱衷的事嗎?哪些是、哪些不是呢?身為「設計師」的目標是什麼呢?應該朝向什麼方向前進?

個人建議還是可以從了解工業設計的脈絡著手,然後找到比較偏好的方向或領域知識學習,逐漸建構出自己的設計框架。工業設計的範圍很廣,我們不可能解決所有面向問題,但我們可以在有目的、有興趣的領域上,持續深耕、向外拓展,在此祝福也鼓勵大家能夠在工業設計上找到自己的定位,才不會在廣大的工業設計大海中迷失方向。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小人得誌
27會員
81內容數
目前文章主題內容:設計、哲學與美學、各類書評等內容。歡迎透過 email 聯繫:javiisdesign@gmail.com
小人得誌的其他內容
2025/07/11
探討使用者介面設計中的「暗黑模式 (Dark Patterns)」,介紹其定義、概念、特徵和分類。並提出其背後的心理學基礎,文章也詳細介紹了暗黑模式的七種分類:潛藏、急迫性、誤導、社會認同、稀缺性、阻礙 和強迫行動,並結合生活案例說明。最後,文章呼籲讀者提高警覺,共同監督不道德的介面設計。
Thumbnail
2025/07/11
探討使用者介面設計中的「暗黑模式 (Dark Patterns)」,介紹其定義、概念、特徵和分類。並提出其背後的心理學基礎,文章也詳細介紹了暗黑模式的七種分類:潛藏、急迫性、誤導、社會認同、稀缺性、阻礙 和強迫行動,並結合生活案例說明。最後,文章呼籲讀者提高警覺,共同監督不道德的介面設計。
Thumbnail
2025/07/07
這篇文章分享為什麼想要開始分享「如果重讀工業設計系」系列的動機,並簡單點出筆者在就讀工業設計系時面對的學習瓶頸,包括:課程框架不明確、設計實務與設計研究的混淆,以及工業設計理論的缺乏。期待透過這個系列文章,分享我認為工業設計系學生應該具備的知識與我個人對於工業設計的觀察與洞見。
Thumbnail
2025/07/07
這篇文章分享為什麼想要開始分享「如果重讀工業設計系」系列的動機,並簡單點出筆者在就讀工業設計系時面對的學習瓶頸,包括:課程框架不明確、設計實務與設計研究的混淆,以及工業設計理論的缺乏。期待透過這個系列文章,分享我認為工業設計系學生應該具備的知識與我個人對於工業設計的觀察與洞見。
Thumbnail
2025/06/10
邊界物件 (Boundary Objects) 是指不同群體成員同時使用的事物或想法,雖然在各群體中功能與目的不同,卻相似到足以作為交流焦點。其在不同群體之間的合作與知識建構中的作用,且消弭溝通中的觀點優越性,促進跨群體、學科的溝通與協作。
Thumbnail
2025/06/10
邊界物件 (Boundary Objects) 是指不同群體成員同時使用的事物或想法,雖然在各群體中功能與目的不同,卻相似到足以作為交流焦點。其在不同群體之間的合作與知識建構中的作用,且消弭溝通中的觀點優越性,促進跨群體、學科的溝通與協作。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常常被朋友問「哪裡買的?」嗎?透過蝦皮分潤計畫,把日常購物的分享多加一個步驟,就能轉換成現金回饋。門檻低、申請簡單,特別適合學生與上班族,讓零碎時間也能創造小確幸。
Thumbnail
常常被朋友問「哪裡買的?」嗎?透過蝦皮分潤計畫,把日常購物的分享多加一個步驟,就能轉換成現金回饋。門檻低、申請簡單,特別適合學生與上班族,讓零碎時間也能創造小確幸。
Thumbnail
去聽了一堂社會設計的課…順便整理了一下網路上的資料。 觀點決定了對問題的理解… 主流 VS 邊緣(女人、移工、窮人) 看似不重要的小人物們。從哪一個角度出發看事情,會有不一樣的思考。 社會設計是什麼? 社會設計(Social Design)是一種設計理念與實踐方式,旨在透過設計解決社會問
Thumbnail
去聽了一堂社會設計的課…順便整理了一下網路上的資料。 觀點決定了對問題的理解… 主流 VS 邊緣(女人、移工、窮人) 看似不重要的小人物們。從哪一個角度出發看事情,會有不一樣的思考。 社會設計是什麼? 社會設計(Social Design)是一種設計理念與實踐方式,旨在透過設計解決社會問
Thumbnail
社會設計的背後時常帶有對於特定議題的關懷、渴望的改變,究竟「設計」能夠介入社區或城市創造哪些改變?
Thumbnail
社會設計的背後時常帶有對於特定議題的關懷、渴望的改變,究竟「設計」能夠介入社區或城市創造哪些改變?
Thumbnail
在現代社會,工業的迅速發展和科技的進步極大地改變了我們的生活。然而,隨著文明的進步,污染問題也日益嚴重。不可否認,我們的需求日益增加,各種新產品和新技術層出不窮,而這些發明創造無一不需要資源的消耗和工業的支撐。在這樣的背景下,污染似乎成為了我們生活的一部分,難以避免。 現代工業與污染的悖論 現代
Thumbnail
在現代社會,工業的迅速發展和科技的進步極大地改變了我們的生活。然而,隨著文明的進步,污染問題也日益嚴重。不可否認,我們的需求日益增加,各種新產品和新技術層出不窮,而這些發明創造無一不需要資源的消耗和工業的支撐。在這樣的背景下,污染似乎成為了我們生活的一部分,難以避免。 現代工業與污染的悖論 現代
Thumbnail
現代製造業難道跟以前製造業不同?呃,沒有不同,製造的最基本邏輯,原物料送加工變成品,當然不會變。問題在於現代材料科學的複雜化,我們就先從最基本的鋼鐵開始,國中課本有說,鐵根據碳含量,可以分為生鐵、鋼鐵、熟鐵。而鋼鐵可以依據添加的其他元素,變成不鏽鋼等各種材料。
Thumbnail
現代製造業難道跟以前製造業不同?呃,沒有不同,製造的最基本邏輯,原物料送加工變成品,當然不會變。問題在於現代材料科學的複雜化,我們就先從最基本的鋼鐵開始,國中課本有說,鐵根據碳含量,可以分為生鐵、鋼鐵、熟鐵。而鋼鐵可以依據添加的其他元素,變成不鏽鋼等各種材料。
Thumbnail
這個系列想要解釋一下,為何有產業實務經驗的智庫研究員,對當前的全球化越來越抱持疑慮。不是政治經濟理論,更不是軍事文化交鋒,比較是基於對全球產業鏈的理解。
Thumbnail
這個系列想要解釋一下,為何有產業實務經驗的智庫研究員,對當前的全球化越來越抱持疑慮。不是政治經濟理論,更不是軍事文化交鋒,比較是基於對全球產業鏈的理解。
Thumbnail
設計與工程的執行受到許多外因介入影響,如財務、勢力、認知、地位、亦或是另一種無知而再也不能像過去般單純!
Thumbnail
設計與工程的執行受到許多外因介入影響,如財務、勢力、認知、地位、亦或是另一種無知而再也不能像過去般單純!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設計在社會中的角色,從改造選舉公報到將廢鋁罐製成手錶再到外籍移工教育計畫,展示了設計如何影響社會並解決問題。透過創新和社會關懷,設計不僅僅是美學和功能性,更是推動社會共融和可持續發展的力量。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設計在社會中的角色,從改造選舉公報到將廢鋁罐製成手錶再到外籍移工教育計畫,展示了設計如何影響社會並解決問題。透過創新和社會關懷,設計不僅僅是美學和功能性,更是推動社會共融和可持續發展的力量。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