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 Hungary | 匈牙利 | Miskolc 深藏山谷的溫泉與洞穴之鋼鐵城市:山城秘景與古樸寧靜小鎮探索(景點中) 這篇接續介紹市區其他景點。

Tetemvár Wooden Church shot by Emma@07/2024.
上一篇看了好多廣場,這篇開頭還是廣場,希望大家不要廣場疲勞 ( 🤣 ),我介紹的大約都是鄰近的市區景點的,還是有一些我沒有去的,Miskolc 廣場真不少,是一個很致力在營造人民休閒與城市景觀空間的城市,並且都與城市融合得很好,漫步其中很是舒服。
| 裴多菲廣場 Petőfi tér square
若你也曾讀過"生命誠可貴,愛情價更高;若為自由故,兩者皆可拋。"(註1)
那你或許可以來一下米什科爾茨的裴多菲廣場廣場看看這位創作了近千首詩歌 ( 其中 800 餘首流傳至今,且作品被譯為多種語言 ) 的匈牙利愛國詩人、民族英雄、自由主義革命者,這位匈牙利文學最著名和最傑出的人之一亦是匈牙利民族文學的奠基人 : 裴多菲·山多爾。
裴多菲廣場廣場 ( Petőfi tér ) 位於市中心邊緣,於特特姆瓦爾 ( Tetemvár ) 的木質教堂 ( Wooden Church ) 下方。是為紀念匈牙利民族詩人暨革命家裴多菲·山多爾( Sándor Petőfi )而命名的公共空間。
裴多菲·山多爾的銅像靜靜矗立於廣場中央,周圍環繞著商店、餐館與交通樞紐,是市區生活節奏的重要一環,常有當地居民在此散步或休憩。
廣場設計每個部分都面向特特姆瓦爾 ( Tetemvár ) 木質教堂,這座特蘭西瓦尼亞風格木製教堂是整個廣場的中心依據。
| 特特姆瓦爾木質教堂 Tetemvár Wooden Church
米什科爾茨最迷人的教堂之一是特蘭西瓦尼亞風格 ( Transylvanian style ;註2
) 的木製教堂,它 95% 由松木建造而成,俯瞰著裴多菲廣場。從標示「 特蘭西瓦尼亞浴場門 」的城門出發,沿著樓梯可以到達教堂的入口。

Tetemvár Wooden Church shot by Emma@07/2024.

Tetemvár Wooden Church shot by Emma@07/2024.
早在 1698 年,這裡就曾有一座木製教堂,後經多次重建和翻修,最終於 1938 年,根據城市總工程師巴林特·塞格哈爾米( Bálint Szeghalmy )的規劃完成建造的教堂建築。不幸的是,原教堂於 1997 年遭人縱火,但不久後便透過公眾捐款重建。新的木製教堂於 1999 年 5 月舉行了落成典禮。建築師巴林特·塞格哈爾米( Bálint Szeghalmy )的骨灰也安葬在教堂附近。
除了傳統的宗教功能外,此教堂主要舉辦古典音樂會。

Tetemvár Wooden Church shot by Emma@07/2024.
教堂在常規禮拜期間開放。
平日:
上午 9 點至中午 12 點
下午 1 點至下午 4 點
也可以透過以下方式預約參觀: 電話:( +36 ) 30/407 74 96
電子郵件: csanyibela55@gmail.com

National Theatre of Miskolc shot by Emma@07/2024.
| 米什科爾茨國家劇院 National Theatre of Miskolc
建於 1857 年,是匈牙利第二座的石造劇院,也是米什科爾茨的文化心臟。該建築在過去的 170 多年經過多次翻修和重建,卻始終保留著新古典主義和新巴洛克風格的特色,外觀莊重優雅,內部金碧輝煌,至今仍是匈牙利重要的表演藝術中心。無論是經典歌劇、現代戲劇或音樂會,這裡都是藝術愛好者的朝聖地。它不僅是觀賞演出的場所,更見證了城市百餘年的文化演進與歷史軌跡,承載著米什科爾茨人對藝術的熱愛與驕傲。

米什科爾茨國家劇院就在塞切尼街上,若不特別說明,你可能不會發現它竟是國家劇院。不像首都的劇院那樣氣派,它更像是生活裡的藝術,與街道、人群融為一體。散步經過時,剛好有樂聲從劇院窗縫飄出,那一刻我才意識到,這不是一座等待被仰望的建築,而是陪伴城市日常脈動的一部分。這座自 1857 年以來的劇院,用安靜的方式,述說著米什科爾茨的藝術靈魂。

Szinva Terrace 取自網路分享
| 辛瓦露台 Szinva Terrace( Szinva 河畔平台)
辛瓦露臺( Szinva Terrace )是匈牙利米什科爾茨市中心於 2005 年改造而成的新型公共廣場,興建於原停車場之地,串聯城市與河流。平台階梯緩緩通往清澈的 Szinva 溪流與晚上會照明的小型人造瀑布,廣場上以三位少女銅像與救援犬 Mancs 雕塑為亮點。

西側的小橋上掛滿戀人鎖成為在地浪漫景觀,而周圍整體建築風格融合多種歷史典型與現代設計,成為當地人休憩、攝影與市集活動頻繁聚集的場域。

辛瓦露臺看來像是需要走很久,其實一樣在塞切尼街上看到這個門,穿過它就可以抵達,一點都不遠。
沒想到這一篇依舊無法將市區探訪的景點寫完,所以會再有一篇追加篇,然後就會進入郊區景點介紹優,只是可能郊區要等久一點,大概需要等我職訓結業考之後了,那下篇待續~😄
【 補充 】
註1 :
原文出自裴多菲·山多爾的詩作《 自由與愛 》( Szabadság, szerelem! ),是匈牙利文學中最膾炙人口的詩句之一,也是民族主義精神的象徵。原詩句如下:
Szabadság, szerelem!
E kettő kell nekem.
Szerelmemért föláldozom
Az életet,
Szabadságért föláldozom
Szerelmemet.
註2 :
特蘭西瓦尼亞風格( Transylvanian style )不是一種單一明確的藝術或建築風格,而是指一種融合多民族、多文化背景的建築與工藝風格,主要源自羅馬尼亞西北部的特蘭西瓦尼亞地區( Transylvania )。這個風格的形成,受到匈牙利人、薩克森德意志人( Transylvanian Saxons )、羅馬尼亞人與奧斯曼等文化的交會影響,表現在建築、木雕、室內設計與民藝裝飾中。
以下是其主要特徵整理:
建築與空間特色
- 哥德式與文藝復興混合:常見於教堂、城堡、貴族宅邸,尤其在薩克森人建立的城鎮( 如Sighișoara )可見古典對稱與尖拱元素交錯。
- 彩繪木屋與鵝卵石街道:鄉村建築多為彩色粉刷牆面、木窗框、陡峭屋頂與小巧煙囪,具有中歐鄉土氣息。
- 防禦性教堂( Fortified Churches ):是特蘭西瓦尼亞特色代表,被聯合國列為世界遺產,融合宗教與防禦功能的混合建築。
裝飾與工藝風格
- 重視手工雕刻與刺繡:家具多用橡木或栗木,以幾何圖騰、花草紋為主題。傳統布藝上則出現十字紋、馬鬃花邊與紅黑刺繡。
- 色彩低飽和但對比鮮明:常見深紅、靛藍、赭石與天然木色,與自然材質協調。
- 符號感強烈:從窗框、壁畫到門楣都帶有農耕、生命樹、日月等象徵圖騰。
【 衍生閱讀 】
| Hungary | 匈牙利 | Miskolc 深藏山谷的溫泉與洞穴之鋼鐵城市:山城秘景與古樸寧靜小鎮探索(景點中)| Hungary | 匈牙利 | Miskolc 深藏山谷的溫泉與洞穴之鋼鐵城市:山城秘景與古樸寧靜小鎮探索(景點上)
| Hungary | 匈牙利 | Budapest 七天六夜住宿、交通花費分享( 含BudapestGo分享)
| Hungary | 匈牙利 | Budapest 夜色下的中歐女王 : 從古典建築到世界遺產的文化探索(景點追加篇)
| Hungary | 匈牙利 | Budapest 夜色下的中歐女王 : 從古典建築到世界遺產的文化探索(含景點-下)
| Hungary | 匈牙利 | Budapest 夜色下的中歐女王 : 從古典建築到世界遺產的文化探索(含景點-中)
| Hungary | 匈牙利 | Budapest 夜色下的中歐女王 : 從古典建築到世界遺產的文化探索(含景點-上)
| Hungary | 匈牙利 | 多瑙河之心與千年歷史交織的中歐古典美學國度
布達佩斯多瑙河的夜景
更多中歐文章可至 【 旅行記事 】房間閱讀。
📖喜歡我的文章,歡迎❤按讚、🔖收藏、🤳分享
✍原創不易分享轉載請註明出處作者或附上原文連結,非常感謝尊重原創。
🫰感謝您的打賞來支持我寫作的動力吧這邊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