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天堂,是什麼樣子?
在《比天堂還美麗》裡,天堂不是雲層上的城堡,也不是遍地白光的永恆樂園。
它更像是一座緩慢轉動的城市,有街道、有課堂、有規則,也有誤解與等待。
還有一些,不必用言語辨認的靈魂。
那是一場安靜的靈魂辨識,也是,寫給「還記得你」的情書。
海淑剛來到天堂時,便發現有人盯著她。
一位穿著黑衣的女子,總在她視線的邊角出現,沉默,卻帶著不容忽視的目光。
那眼神太奇怪了,彷彿要把她看穿。
熟悉得像從前的誰,又陌生得令人心生戒備。
她甚至懷疑,那會不會是她生前的仇家?
畢竟,她仇人不少;如果天堂收錯了人,那不如把她送回地獄。
直到她上完「新住民課程」,她才知道,
在這裡,模樣是可以改變的。
那些看起來再平凡不過的人形,也許曾經,是用四隻腳,陪你走過人生最孤單的孩子。
她聽懂了,卻沒有放在心上。
就像天氣預報裡的一場雨,知道會下,卻沒想過會落在自己肩上。
直到黑衣女子再次出現。
這一次,她坐在海淑對面,一語不發,眼神依舊倨傲。
然後,伸手,毫不猶豫地,將桌上的空瓶子推倒。
海淑怔住了。
剛才課堂上說的那句話,此刻突然與這個畫面重疊。
她試探著開口:「……索尼亞?」
黑衣女子終於說話了。
語氣就像從前那樣,不服氣、不耐煩,卻又深深依賴:
「你為何都認不出我?」
那不是責怪。
是撒嬌,是等太久了的一句喃喃低語。
那聲音裡,有等不來的晚安、被遺忘的背影,
還有無數次在夢裡重複的那句話,
「我有乖,你怎麼還不來接我?」
這一刻,不只是重逢。
是靈魂在模樣之外,終於被辨認的證明。
我們總以為彼此的連結來自聲音、名字、長相與氣味,
可死亡會一一奪走這些線索。
最後留下的,往往是一個沒人注意過的小習慣。
一種專屬於彼此的默契。
一段無需語言,也能相認的記憶。
那不是行為。那是證據。
是愛,留下的路標。
你以為牠只是你生命裡的一段時光,
但對牠來說,你是牠的一整個世界。
牠不是「曾經陪過你」的角色,
而是每次你孤單時,把耳朵靠近你心跳的孩子;
每次你生病時,守著你不睡的小傢伙。
你看著前方,走向下一段人生,
牠卻一直停在原地,望著你最後一次揮手的方向。
牠的世界沒有轉移過,只有等。
你離開的這些年,牠早已在這裡等你。
換了模樣,卻從未離開。
牠不敢先叫你,怕你忘了,怕你認不出,
怕你會看見牠,卻還是錯過牠。
就像從前的某些黃昏,
你太累了沒注意到牠的靠近。
牠沒怪你,只是更安靜地等著。
所以當你終於喊出牠的名字,
那不是相認,是世界重新完整的開始。
「即使模樣改變了,我也永遠記得你。」
那句話,不只是寵物對主人的承諾,
也是靈魂對靈魂,最深的召喚。
如果天堂真的存在,
願那裡的天空溫暖、草地柔軟、時間不再匆忙。
願我們終有一日,能憑著某個熟悉的小動作,
就一眼認出彼此。
「你來了,我一直都在這裡等你。」
因為真正記得的,從來不是名字,也不是臉,
而是你曾怎麼愛我,牠一直都記得。
—
如果你也曾經失去一位毛小孩,請相信,牠從未離開太遠。
也許在你夢裡輕輕蹭過你的臉、走過你身邊的風裡回過頭,
那就是牠,在說:我還記得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