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先掃一下這部的鋒芒好了,免得大家太神化這部

這一集不像電影,而是像一連串的動畫連載,不中斷、不廣告、不下一集,全剪在一起,一路演到打猗窩座。進度沒有改變,就是照漫畫劇情推進。所以熟悉的人可能會覺得,就只是在看一次劇情而已,演的也都跟漫畫一樣,多少有點看重播的感覺。至於會不會膩? 因人而異,但我是有點小膩,因為劇情都一樣,差別只是單純欣賞動畫技術。雖然動畫技術很出色,但劇情重覆多少讓我覺得只是看重播。但這也是優點也是缺點,因為他沒有偏離原作的亂演。
再來就是以看電影的角度來說,真的會看得蠻累的。他不是一個有頭有尾的劇情,不像個電影,他是原封不動把漫畫140話~157話搬上來演,等於是漫畫中擷取片段播出來演的劇情。這樣看起來,就是個破碎的劇情,節奏非常不順暢,打鬥打一半就回憶,不斷地回憶中斷,演完一場戰鬥,馬上又下一場,每場戰鬥的幅度又不太一樣,所以看了節奏就很奇怪。一部電影一次要看完3個主角的故事,蝴蝶忍、善逸、猗窩座,各自故事都沒有連貫,就像沒有主線、沒有重點的電影。各自演各自,要一次看3個完全沒關聯的故事在一部電影裡,其實看了有點累。
這種事在漫畫或動畫連載,不會有問題,因為一集一集看,一集一集追。無限城在漫畫裡,因為是最終章,除了打鬥之外最重要是交代角色的人生,好讓他們被發便當時候有個退場。所以對這些角色如果不喜愛、不熟悉、沒感情、完全沒看過鬼滅的觀眾,就是一直看著一堆不熟悉的漫畫人物回憶,他們的回憶又是很刻意的悲情牌。這樣看來,如果不是鐵粉、只是單純看電影,這部是難以下嚥的,可能只剩爽的性質。那要爽? 或許可以看看超人,從零到有,好好介紹完這些漫畫人物,不需門檻、不用鐵粉,但鬼滅不是,他不是介紹角色,而是交代角色,所以多少有一種門檻的風險,瞄準特定族群的一部戲,而且是非常特定。漫威至少是每一集,都是新角色、新故事,每一集有始有終。但鬼滅不是,他是完全續集下去演,要有追過連載才看得下去,沒有始終,就是擷取片段出來放映,其他看不懂請自行去漫畫裡惡補。沒看過漫畫直接看,或許還是看得懂,畢竟他劇情簡單,但絕對會錯過一堆該有的情感,那些情感的錯過,就等於看不懂,畢竟這作品是走感性的。
但我覺得這都不是問題,因為全球一堆人都被鬼滅收服了。相信大多數人都是追完鬼滅漫畫才來看這部,所以這不是問題。但我還是要提起一個重點,電影跟漫畫是不一樣的,這鬼滅的劇場版,完全就是漫畫連載附加電影價值。

而我覺得,鬼滅一直以來就是很普通的漫畫。沒有什麼野心,套路演完的少年漫畫。惡有惡報、善有善報,很天真的漫畫,因為現實不太可能惡有惡報、善有善報。族群偏向10幾歲的學生。但這也是優點,比起一堆長篇連載漫畫的各種爛尾跟拖戲,鬼滅沒有太多廢話,好好講完一個簡單的故事就結束了,這種優點在現代商業漫畫來說,已經不容易了。當然要去跟《進擊的巨人》還有《鋼之煉金術師》比較,這部只是顯得平鋪直敘。但我還是一句話,在現代商業漫畫中,平鋪直敘講完一個簡單故事,就已經是很好的優點了,一堆作品都是爛尾(咒術)跟拖戲(魯夫),或許斷更(獵人)。
可如果是鐵粉,這部依然是值得崇拜。我算是喜歡這部漫畫的,我算是粉絲,裡面的角色大多數我都喜愛。

所以看這部的時候,我還是有感動,明知道是套路、明知道是刻意的悲情牌,還是感動。角色動機很單純,但還是會感動。或許故事的好看並不在於編的技巧多高明多厲害,而是好好講完一個自己喜歡的故事其實就夠了。不用出乎預料、不用想太有創意的東西、不用影射太有深度的意義。鬼滅只是穩穩講完一個故事,但其實這樣! 也就夠了。
然而這次的劇場版,最驚豔的無疑就是死戰猗窩座。只是死戰猗窩座是在電影後段才演到,但不代表說前段不好。前面兩場的蝴蝶忍vs童磨、以及善逸vs獪岳,依然是很不錯的,動畫水準依然是現在動畫界的高標,蝴蝶忍的「百足蛇腹」還有「複眼六角」、還有善逸的「火雷神」,動畫表現的依然驚人。

蝴蝶忍的複眼六角在漫畫裡只有兩格,但動畫把突刺的感覺做得更有穿刺力;大招百足蛇腹,更是把瞬移感覺做得更好,更有速度感,讓我想到刀匠村篇霞柱怎麼解決掉玉壺那段。

然而善逸的火雷神,在漫畫裡是一個缺點,只有一格,是在他墬落時候突然來一招火雷神,沒有畫出他往上飛的過程,一喊招就是他擺出火雷神的姿勢、獪岳的頭就掉了。動畫完全彌補這項缺點,把飛出來的過程,還有喊招的預備姿勢都有做出來。至少讓大家看到他拔劍。


但這兩場戰鬥再怎樣,都只是遵照原作的分鏡下,在做得更精緻、更有打擊感、更有破壞感跟速度感。老實說動畫的打鬥本來就該做的比漫畫好,不然看動畫幹嗎? 雖然我這樣講很不知足,但的確如此。可我還是認為,ufotable把這兩場戰鬥,儘管做的有水準但還是相對保守,所有動作設計都還是遵照原作的分鏡下做得更清楚而已。

可是猗窩座這戰就完全不一樣了,有「改編一些動作設計」、甚至「換了一個場景」。場地變大許多,完全改編了原作場景,不像漫畫只是在小的塌塌米房間戰鬥,富岡逸勇跟猗窩座被移駕一個很像木製場地的競技場,旁邊還有數座瀑布流下。跟炭治郎打,還打到進去一座很像大廟、有很多龍柱的屋簷下死鬥。


兩人跟猗窩座的個別戰,更不像漫畫只是停在一個小房間裡揮打,而是在整個無限城裡面邊飛邊跳邊過招。最讓我驚豔的就是富岡逸勇死鬥猗窩座,這兩人的死鬥完全展現在動畫界的天花板水準。明顯資金砸出來、明顯3D化、明顯用心程度超過前兩場戰鬥,破壞殺跟水之呼吸法的顏色,特別鮮豔。兩個人的死鬥不是原地過招而是邊跑邊放招、在整個無限城裡跑透透,飛簷、瞬移、格檔、丟招,那張IMAX海報是真的在講電影內容,就是像IMAX海報那樣打。動作設計甚至還瘋狂的製作出像遊戲風格的3D打鬥一樣,打鬥都是3D化、任何的招式都可以感受到空間感,而不是平面,沒有像漫畫那種邊戰鬥還邊塞對話,而是完完整整的一場死鬥,就是打、就是爽、配樂還特別找專屬的,比無限列車篇的炎柱之戰還要更牛逼。據說這場戰鬥手繪5000張手稿,一點都不浪得虛名,光是富岡逸勇死鬥猗窩座這場,就足以讓人至少想二刷。
我不是再捧猗窩座之戰,而是他真的很猛,可說是今年所有電影裡,打鬥畫面最棒的一部電影,猗窩座的瘋狂進攻,甚至讓我想到格鬥遊戲的感覺。

然而讓我驚豔的,不只是動作場面,而是猗窩座的悲慘生世,我只記得全場很多人拿衛生紙在哭。雖然演的跟漫畫一樣,分鏡也一樣,但用動畫方式觀賞這個人,更有血有肉,催淚程度完全超過漫畫。
上一次的炎柱走了,大家哭半死;現在猗窩座走了,大家也哭了半死。猗窩座的矛盾個性,成為人之前是個好好先生、會照顧人的溫柔少年;而成為鬼後,卻變成一個除了戰鬥就什麼都拋棄的人。沒有想到這種只想戰鬥的中二角色,本來面目竟然是一個溫柔又孝順、跟炎柱一樣會照顧弱者的小孩。這種孝順小孩最後變成戰鬥機器,即使成為鬼也還沒什麼吃人,真令人唏噓。
這次宣傳應該要像上次無限列車篇一樣,上一次主打炎柱,這次應該要主打猗窩座。猗窩座是個不比炎柱差的角色,不管帥度還是強度,都可以在日漫反派角色中上榜。

總之這次的劇場版,雖然沒有大家想像中的那麼神,高票房的現象級也明顯是觀眾隨波逐流而導致。但這集鬼滅的確還是展現國際級水準的動畫技術,這種動畫技術的霸氣,再度讓鬼滅成為大家蜂擁而潮的原因。
最後送上主題曲,一樣是LISA唱的,很好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