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投資世界裡,大家都渴望「有人帶路」,而「投顧」正好抓住了這種心理,表面上他們是你的「股市軍師」,實際上卻是用一套精心設計的話術,把你從懷疑變成信任,最後心甘情願掏錢——甚至在虧損後還抱有希望。今天,我就用真實的投顧話術,帶你一步步拆解他們的套路。
一、權威假象——先讓你覺得他是專家

△用頭銜來樹立權威感,並且用股市狂噴等敘述吸引投資人眼光
投顧會用頭銜、經歷、專業術語營造專業感,比如「某分析師」、「粉絲數最多」等。目的只有一個「先讓你覺得很多人相信他」,你的防備心才會下降。
心理誘導原理:人們常會被○○師的頭銜給蒙蔽雙眼,認為這就代表專業性,樹立權威效應。當一個人看起來專業、資歷深厚,我們自然傾向相信他的判斷。
二、輕鬆賺錢的幻覺——讓你以為股市就是提款機

△永遠只提大漲的股票,沒漲或跌的不是消失,就是簡單帶過
權威感樹立完之後,他們只會曬成功案例,不提失敗紀錄。用片面資訊讓你以為跟著他就能輕鬆翻倍。
某些敘述也只是基於現實陳述,比如圖片中股價已經連8漲,請問連8漲都有賺到嗎?沒關係,不管,在貪婪的面前,投資人只會看到連8漲,腦袋已經無法思考其他漏洞了。
心理誘導原理:幸存者偏差 + 貪婪心理。只看到贏家的故事,會誤以為人人都能賺。
三、見漲就吹——事後神化,事前模糊

「我早就提醒過你了!」
「有參加的朋友都賺到了!」
其實很多時候,投顧是在行情發生之後才大聲宣傳,把任何漲的股票說成自己「早就預告」。至於下跌的?直接不提,或用「短期整理」模糊帶過。如果真那麼神,開盤前預告走勢就好,怎麼只敢收盤時才出來吹噓?
心理誘導原理:事後偏誤 + 認知偏差。人容易相信對方早知道的假象。
四、誘導付費——從免費到付費的完美過渡

△趕緊付錢吧,你的錢才是投顧們真正獲利的來源
一開始會免費給你小甜頭(比如一檔小漲的股票),等你有了初步信任,就用「更大的利益」引誘你掏錢買會員。
免費的宣傳已經完成了,這時你也被股市狂漲的魔幻給吸引住了,但還不知道該怎麼入手,於是就來到要你掏錢給他的階段了。
如果股市真如他所說那麼好賺,又何必每天苦苦宣傳自己多神多厲害呢? 他自己去銀行貸款出來躺在度假勝地慢慢操作不就好了嗎? 原因只有一個,就是你繳的費用,比股市更穩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