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在河濱找不到觀音像,我也不想去買一尊新的,所以決定換個方式,乾脆就貼個心經吧,正巧我在進行斷捨離,家中有多餘的家具要清出,其中有一個竹製可以坐的矮鞋櫃,印一張心經貼在上面,以經文代替觀音像。
會選擇這個方式,是因為心經的主角是【觀自在菩薩】,【觀自在】其實就是【觀世音】,只是不同經典翻譯的時候,採用不同譯名,這部經典非常具有代表性,應該是流傳最廣的佛教經典,也最多人能夠背誦,我也不例外。
同時我也在考慮該怎麼處理兩尊樹上的神像,本來我想將其擺在心經兩側,但是想來想去,這實在是太奇怪了,也有點佛道不分的不倫不類,更何況其中一尊還是泰國神祇,最終還是放棄這個想法。
我先擦拭過鞋櫃,然後去照相館列印了一張A4心經,最後將其貼在鞋櫃上,紙張我還請老闆護貝,免得一下雨就毀損了。
大白天的,我實在不好意思大搖大擺地,將鞋櫃擺在竹林,於是我趁夜晚,拿著手電筒,把鞋櫃擺好,因為擔心河濱風大,把輕巧的鞋櫃吹倒了,於是找石頭壓在鞋櫃下層,折騰了一番總算搞定。
在經文前我默念三次,然後沿著河岸繞了一大圈,沿途專心默念心經不停,作為「結界」,雖說如夢似幻的草木靈不曉得是真是假,但畢竟承諾了人家,內心不敢怠慢,於是念得特別好,幾乎沒有妄念。
隔天我去竹林看,卻發現鞋櫃不見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