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Julia跟隨丈夫到法國生活、學習烹飪,並出了一本給美國人的法式料理烹飪書;Julie則是紐約的一名客服接線員,喜歡烹飪也喜歡Julia,她用一年時間復刻Julia食譜中的美食。一邊是五十年代的巴黎,一邊是現代紐約,在平行時空中,兩位素未謀面的女性,都藉由料理豐富了自己的人生。

心得
好輕鬆的一部電影!非常適合在週末傍晚看,美食治癒人心果真不假,不只肚子飽飽的,心裡也會暖暖的,一個料理從無到有、再從有到無的過程真的很神奇,人類發現這麼多讓食材像是魔法般變成一道道美味料理的方式,真是太厲害了!看著電影中Julie復刻Julia食譜的過程,真的覺得很療愈 > < 我自己也蠻喜歡下廚的,雖然不是做什麼大菜,但是偶爾煮個家常菜跟家人一起吃飯,減脂期自己準備健康料理,或是犒賞自己時準備一桌喜歡的料理,都會讓我覺得很幸福!
出乎我意料的是,電影除了烹飪本身,還有許多可以探討的點,以下就來一一展開討論。
想做什麼就去做,不要在乎別人眼光
Julia剛到法國去參加烹飪班時,全班都是男性,並對她投來不理解的眼神,因為在當時只有男性才會成為大廚,然而豁達的Julia根本不在意別人怎麼說,上課時發現自己哪裡不行,回家就瘋狂練習,直到在班上成為第一,不要在意外在眼光這種道理其實已經說爛了,知行合一才是最難的。
記得之前在碩士的一堂課上,我突然發展出一個非常好用的觀點,就是「這個世界是因為我才存在的」,聽起來非常的自大,但真的十分好用,當時老師在課堂上問我們問題,我心裡沒有確切答案並且猶豫要不要舉手回答,我心裡想跟老師進行討論,但又害怕出糗,不過當時突然想到了「這個世界是因為我才存在的」,我現在坐在這裡,老師站在前面,沒有人回答老師,這個情況,就是要讓我問問題的,場景都Set好的,我還等什麼呢?就帶著這樣的心態,我如願跟老師探討了一番並得到老師讚賞,現在想來,真是無敵心態。無關緊要的別人怎麼看待我,跟我一點關係都沒有(突然想到《Friends》裡Phoebe跟Rachael的跑步對話了)
寫部落格,與陌生人產生奇妙的連結
Julie想成為一名作家,她的老公鼓勵她可以從寫部落格開始,而她也在這個過程中,抒發自己上班的壓力,我超級懂這種感覺!也就是我現在正在做的事情,寫日記、剪Vlog也好,閱讀、觀影後的心得記錄也罷,對我來說這樣的紀錄更像是梳理自己的過程,我感受到了什麼、我體悟到了什麼,真正重要的是我與這些事情碰撞到後,收穫了什麼,而在記錄下來時,把它在記憶裡重新整理好,並騰出新的空間給新的體驗與記憶。
所以我所有的作品的受眾都是我自己,我也不在乎有沒有人看,當然偶爾會遇到有緣份的朋友,即使是陌生人,也會因為一些奇妙的共鳴而產生連結,這也是很美好的事情!
崇拜的偶像實際上是理想的自己
電影中很妙的一個情節是:當Julie因為復刻食譜的部落格而名氣大增甚至Julia也知道時,得到的卻是Julia不喜歡Julie的消息,就在這時Julie還是認為Julia是完美的,是她一直以來崇拜的、帶給她力量的人,而她老公則說,Julie腦中的Julia才重要,那個根本對Julie不熟悉卻妄下評論的Julia不重要。
確實,偶像真正的樣子其實並不那麼重要,我們也不可能了解他私下真正的樣子,真正重要的是在我腦海中他是什麼樣子,這世界都是我的想法的投射,而如果對他的投射的確讓我獲得力量、獲得希望、獲得想變得更好的動力,那麼他真正是怎樣的人,便無所謂了。我們會喜歡一個人、崇拜一個人,肯定是因為他身上有著吸引我們且通常也是我們自身沒有的特質,而在喜歡他的過程中,向他學習並且讓自己成為更好的人,我認為這就是追星的意義,Julia對Julie是如此,圓子對我也是如此。
最後,祝每個善良的人都Bon Appéti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