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的台北,街道上仍帶著一絲夜色的餘韻。走進萬華,轉入龍山寺前的廣場,便能感受到這座古剎沉穩而莊嚴的氣息。晨光尚未完全灑下,寺前的水牆在燈光映照下緩緩流動,清澈的水流猶如一面柔和的幕布,隔絕了都市的喧囂,讓人心神為之一靜。

踏入龍山寺,耳邊傳來低沉而連綿的誦經聲,僧眾與信眾齊聲吟誦,音韻在迴廊與殿宇間回蕩。那聲音既不是激昂的呼喊,也不是低語的私語,而是一種恰到好處的節奏,像海潮一般起伏,讓人逐漸沉入內心的寧靜。坐在廟埕的石椅上,閉上眼睛,甚至能感受到那股和緩力量緩緩洗滌心靈。


寺內香火裊裊,晨間的信眾或誠心點香,或靜靜合掌祈禱。這裡不只是祈福的所在,更是日常生活的一部分。老人家在此習慣晨運後來坐一會兒,年輕人則或求學業順遂,或祈求事業平安。香煙之間,世代交替,卻都寄託著同樣的願望:求一份安定與安心。
我慢步走到水池旁,荷葉浮於水面,幾尾錦鯉悠然遊動。這片景象與寺外熙攘的市集形成鮮明對比,彷彿兩個世界。都市裡的匆忙與焦慮,在此被暫時隔離;只需片刻停留,便能感受到一股由內而生的力量。

龍山寺是台北的精神象徵,它不僅保存了珍貴的古蹟建築,更守護了人們心中的靜謐與信仰。當清晨的陽光終於透過屋脊射入殿堂,那光芒灑落在供桌上,映照著香火與供品,也映照著每個心懷願望的人。

這趟清晨的漫步,讓我體會到古蹟的價值不只是外觀的保存,而是它能給予人們內心的安頓。龍山寺,以水牆的清澈、誦經的和緩、歷史的厚重,默默地提醒著我們:在快節奏的城市裡,仍需要留一處心靈的淨土,讓人得以呼吸與沉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