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我們提起唐代武將,腦海裡浮現的多半是金戈鐵馬、所向披靡的英勇身影。然而,正史與筆記小說中,還留下另一種耐人尋味的畫面:這些沙場猛將,竟也能歌舞翩然。 比如,安祿山在大明宮中旋舞如風,以壯碩之軀博得帝王一笑;尉遲敬德披甲持戟,在《秦王破陣樂》中以舞宣忠;李嗣業更在邊塞戰陣前,以《西涼伎》振奮軍心,令敵人為之膽寒。舞蹈在他們手中,既非單純的娛樂,也非附庸的雅事,而是政治的符號、軍事的武器。 即將推出的【舞與武:唐代武將的另類形象】系列,將帶領讀者走進這段看似矛盾卻極具盛唐特色的歷史景觀。透過具體人物、舞蹈形式與文化背景,我們將看到唐代如何在音樂與戰爭、娛樂與政治之間,織就一張獨特的歷史圖景。 沙場猛士,亦能登上舞臺;一曲舞樂,足以映照出盛唐的豪華與隱憂。這,便是唐代武將能歌善舞的歷史意義。
韓孟子在方格子Vocus筆耕,轉瞬四年,這個暑假將鼓起餘勇,推出會員專屬系列,未來,還將規劃更多我所熟知的【唐代詩人佚事】系列貼文,朝內容有價的境界邁進,敬請遠親近鄰、諸位文友,情義相挺。
■訂閱連結■(Call to Action)https://vocus.cc/pay/salon/season/?planId=68a5969dfd89780001eae2d9&fromPage=sal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