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與武
含有「舞與武」共 7 篇內容
全部內容
發佈日期由新至舊
韓孟子的藝文沙龍
2025/08/29
舞與武8|《唐代武將的另一面》全系列篇章提要
《舞與武:唐代武將的另一面》全系列篇章 系列導言 唐代的武將,不僅是沙場上的猛士,也是舞臺上的表演者。他們能歌善舞,將樂舞作為取悅帝王的手段、表忠的儀式、激勵士卒的武器。舞與武在他們身上交織,折射出盛唐文化的繁榮與矛盾。本系列以六篇文章展開,探討唐代武將舞蹈的歷史現象。 篇章摘要 一、
#
舞與武
#
韓孟子的藝文沙龍
#
舞蹈
14
2
薇亦柔止
2025/08/29
1
唐代男人跳舞,歷史上是比較特殊的朝代嗎?
1
李建崑
發文者
2025/08/29
1
薇亦柔止比較受到西北民族的文化影響~ https://vocus.cc/article/68a57f48fd89780001e4da7d
1
付費限定
韓孟子的藝文沙龍
2025/08/21
舞與武7|結語:舞與武的交織
唐代的將領,並不僅僅是沙場廝殺的武夫。他們也能在宮廷與宴會之間起舞,甚至親自設計舞樂,化武技為舞姿。從安祿山的胡旋舞,到尉遲敬德的破陣樂,再到李嗣業的陌刀舞伎,我們看到的是一種特殊的文化現象:在唐代,舞與武並非兩條平行的道路,而是互相滲透、互相成就。
#
舞與武
#
唐代樂舞
#
韓孟子的藝文沙龍
1
留言
付費限定
韓孟子的藝文沙龍
2025/08/21
舞與武6|胡風與梨園:唐代舞蹈背後的文化脈絡
盛唐舞蹈之所以獨特,除了規模宏大、制度嚴整之外,還在於它背後的文化脈絡。唐代是一個開放的時代,胡風盛行,西域與中亞的舞樂大量傳入,與中原傳統相互激盪,形成了兼容並蓄的文化格局。而唐玄宗所創立的「梨園」,更將這股胡風吸納進宮廷,使之成為皇權化、制度化的藝術。舞蹈於是成為絲綢之路文化交流的縮影。
#
舞與武
#
文化
#
舞蹈
1
留言
付費限定
韓孟子的藝文沙龍
2025/08/21
舞與武4|李嗣業:陌刀舞伎的戰場力量
在唐代的將領中,李嗣業以陌刀將的身份最為人熟知。他的名聲並非僅來自武功,史籍同樣留下了他將舞蹈化作軍事力量的場景。《舊唐書·李嗣業傳》載:“嗣業每被堅甲,執長刀,舞《西涼伎》於陣前,以勵士卒。”這一簡短記錄,為我們展現了唐代戰場上一幅獨特的圖景:將領披甲舞蹈,以武技和舞姿激勵士氣、震懾敵軍。這種舞蹈
#
陌刀
#
李嗣業
#
舞與武
1
留言
付費限定
韓孟子的藝文沙龍
2025/08/21
舞與武2|安祿山:旋舞於權力邊緣
唐代的宮廷舞臺上,有一位身影格外矛盾而引人注目。他不是梨園弟子,也不是天姿國色的宮女,而是一位日後叛亂的將領——安祿山。這位將領既以驍勇聞名,又以善舞取悅帝王,其形象在歷史中帶著濃厚的矛盾與諷刺色彩。
#
胡旋舞
#
安祿山
#
唐代樂舞
10
留言
韓孟子的藝文沙龍
2025/08/20
舞與武1|導言:唐代武將能歌善舞的歷史現象
在唐代最華美的宮廷裡,一位肥碩將領高速旋轉,衣袍翻飛。他的舞步,既是娛樂,也是權力的暗語——這人,便是安祿山。史書裡的安祿山,不止叛將與亂臣。他曾在大明宮中旋舞如風,以胡旋舞博取帝王歡心。舞姿背後,隱藏的是一段微妙而危險的政治遊戲。誰能想像,安史之亂的主角,曾以舞姿取悅玄宗與楊貴妃一場旋舞....
#
舞與武
#
唐代名將
#
武將
15
2
榜一大哥
2025/08/20
1
好文
1
李建崑
發文者
2025/08/20
1
榜一大哥 歡迎~
1
韓孟子的藝文沙龍
2025/08/20
宣傳短文|舞與武:唐代武將的另類形象
我們提起唐代武將,腦海裡浮現的多半是金戈鐵馬、所向披靡的英勇身影。然而,正史與筆記小說中,還留下另一種耐人尋味的畫面:沙場猛將,竟也能歌舞翩然。比如,安祿山在大明宮中旋舞如風,以肥碩之軀博得帝王一笑;尉遲敬德披甲持戟,在《秦王破陣樂》中以舞宣忠;李嗣業更在邊塞戰陣前,以《西涼伎》振奮軍心。
#
舞與武
#
唐代名將
#
武將
16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