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https://www.flickr.com/photos/77597060@N02/
去迪士尼之前,先來這裡朝聖吧!
當你搭乘JR京葉線前往東京迪士尼樂園時,不妨在舞浜站的前一站——葛西臨海公園站下車,體驗一場截然不同的「建築師的迪士尼樂園」之旅。這裡有著名建築大師谷口吉生設計的透明玻璃建築,以及令人驚艷的東京灣海景,絕對是建築迷和旅遊愛好者不可錯過的東京近郊秘境。
建築大師谷口吉生:日本現代建築的詩人
談到葛西臨海公園的建築魅力,就不得不提到設計師谷口吉生。這位於1937年出生於東京的建築大師,是日本建築界的傳奇人物。他的父親谷口吉郎同樣是著名建築師,曾設計東京國立博物館等重要建築。
谷口吉生畢業於慶應義塾大學工學部,後赴美國哈佛大學深造建築學。回國後在丹下健三研究室工作,1975年獨立開業。他的建築風格以洗練的現代主義著稱,善於運用水平和垂直線條創造出極簡而優雅的空間美學。
谷口吉生的代表作品包括:
- 紐約現代美術館(MoMA)增改築工程
- 豐田市美術館
- 東京國立博物館法隆寺寶物館
- 鈴木大拙館
- 丸亀市豬熊弦一郎現代美術館
他被譽為「美術館建築的名手」,作品遍布世界各地,是國際公認的建築大師。
透明盒子裡的海景奇蹟:展望台「Crystal View」

https://www.flickr.com/photos/77597060@N02/
建築概念與設計理念
葛西臨海公園展望廣場Rest House,通稱「Crystal View」,於1995年竣工,是谷口吉生在葛西臨海公園的第二件作品(第一件是1989年完成的葛西臨海水族園)。
這座建築位於公園南側,面向東京灣,是從車站到海岸的主軸線上的重要節點。建築本身就像一個「海之門」的象徵,標誌著從都市空間過渡到自然海景的轉換點。
建築特色
極簡的幾何造型 建築呈現完美的長方體,尺寸為寬75公尺、深7公尺、高11公尺。整體造型只使用水平與垂直線條,展現出谷口吉生標誌性的極簡美學。
透明玻璃立面 四周完全被玻璃幕牆包圍,創造出「透明盒子」的視覺效果。這種設計讓建築幾乎與天空融為一體,在不同時間和天氣下都能呈現出變化豐富的表情。
與自然的對話 建築巧妙地框取了東京灣的景色,將自然風景變成了建築的一部分。無論是蔚藍的海水、遠山的輪廓,還是變幻的雲彩,都成為了這個透明盒子裡的「展品」。
進入Crystal View,你會發現這裡不只是一個觀景台。地下層設有咖啡廳、商店和休息室,提供遊客舒適的休憩空間。展示區域還介紹了葛西沖填海造地的歷史,以及在此棲息的野鳥生態。
最令人印象深刻的是,當你站在這個透明的空間裡,會有一種漂浮在海面上的錯覺。陽光透過玻璃灑進室內,海風似乎也能穿透這個透明的界面,創造出內外空間相互滲透的奇妙體驗。

葛西臨海水族園

除了Crystal View外,同一位建築師設計的葛西臨海水族園也是必訪景點。水族園以其標誌性的玻璃圓頂聞名,與展望台形成了完美的建築對話。兩座建築雖然完成時間相隔六年,卻展現出一致的設計語彙和空間美學,讓整個公園呈現出統一而和諧的建築風格。
交通方式
- JR京葉線「葛西臨海公園站」下車,步行約5分鐘
- 從東京站搭乘京葉線約30分鐘
- 距離東京迪士尼樂園僅一站之遙
開放時間
- 9:00~17:00
- 休館日:年末年初
- 入館費:免費
去東京迪士尼前先朝聖!葛西臨海公園展望台
對於建築愛好者而言,這裡是理解日本現代建築精神的重要場所;對於一般遊客來說,這裡提供了一個寧靜而美麗的海景休憩點。無論你是哪一種旅行者,Crystal View都能帶給你不同層次的感動和體驗。
在這個透明的盒子裡,時間似乎放慢了腳步,讓你有機會真正感受建築、自然與人之間的和諧關係。這或許就是谷口吉生想要傳達的建築哲學:建築不應該與自然對抗,而應該成為連接人與自然的透明媒介。
下次當你計畫東京近郊之旅時,不妨將葛西臨海公園納入行程。在進入夢幻的迪士尼世界之前,先來這個「建築師的迪士尼樂園」,感受一下大師建築的永恆魅力吧!
版權聲明 | Copyright Notice
本文僅供非營利分享與學術、設計交流之用,部分圖片或攝影作品為引用公開資料或網路資源,著作權皆屬原權利人所有。如有不當引用或侵權疑慮,請與我聯繫,我將立即撤下相關內容。如需轉載或引用本文內容,請註明出處並附上原文連結,謝謝。
This article is intended solely for non-commercial sharing and for educational or design-related discussions. Some images and photographs are sourced from public archives or online platforms and remain the property of their respective copyright holders. If any content herein infringes your rights, please contact me, and it will be promptly removed.For reproduction or citation, please credit the source and include a link to the original artic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