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方白〈長城〉賞析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東方白以先秦為時代背景的寓言小說〈長城〉(收錄於《十三生肖》,台北:爾雅,1983年9月初版),對比象徵性極強,寓意深刻,由此當可窺知東方白寓言寫作之高明技巧。

〈長城〉謂秦始皇統一六國,繼續修築長城,派來的衛兵與苦役,知道不容易生還,因此相依為命,同舟共濟。

有一年,不知何故,長城的戍兵突然斷糧,而且整整等了一個秋天,京城方面都杳無音訊。大家議論紛紛,如繼續在這長城等待,無疑死路一條,不得已改向北方的胡人求救,而胡人也基於人道立場,幫助解決糧荒,於是戍兵和胡人情感交融,打成一片,甚至有些戍兵出關與胡人的女兒結婚生子,覺得塞外的生活和平而安逸,與關中秦始皇暴虐統治的痛苦相較,竟有天堂與地獄之別。

此事終為秦始皇知悉,勃然大怒,立即派兵嚴懲長城戍兵,以及北伐胡人。想不到這些戍兵反而關閉城門,守在長城北邊,與胡人聯合起來抵擋秦兵,令驍勇善戰的秦兵無功而返。

後來,原本堅守長城的衛兵行蹤和下落如何,因史官不敢書寫,所以後世也就不得而知了。

此篇建構「城裡/城外」、「戍兵/胡人」、「敵/友」、「文明/野蠻」、「暴虐痛苦/和平安逸」、「地獄/天堂」的對比,卻又翻轉倒置,城裡變成城外,戍兵與胡人化敵為友;文明的中原政權暴虐無道、殺人如麻,野蠻的塞外胡人則發揮人道精神、友愛異族;地獄幸福安樂,天堂卻痛苦難存。

〈長城〉打破制式思考模式,諷刺人之經常為表象及成見所蔽,怎不耐人尋味!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天星沙龍
90會員
1.5K內容數
英國哲人暨科學家培根說:「閱讀使人豐富,討論使人成熟,書寫使人精確。」閱讀吸收新知之後,參與討論,腦力激盪,多元思考,還要養成寫作的習慣,才能夠更精準的表達自己的思想與情感。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常常被朋友問「哪裡買的?」嗎?透過蝦皮分潤計畫,把日常購物的分享多加一個步驟,就能轉換成現金回饋。門檻低、申請簡單,特別適合學生與上班族,讓零碎時間也能創造小確幸。
Thumbnail
常常被朋友問「哪裡買的?」嗎?透過蝦皮分潤計畫,把日常購物的分享多加一個步驟,就能轉換成現金回饋。門檻低、申請簡單,特別適合學生與上班族,讓零碎時間也能創造小確幸。
Thumbnail
我一直在思考要用什麼角度來寫這篇文章。我知道這個歌劇是很多人的心血,對某些人或某個族群來說意義重大,但真實記錄是我的初衷,所以我想這就是我的角度與態度。 那一年歌劇院從中國請來了大導演張藝謀來執導歌劇《秦始皇》《The First Emperor 》,由旅美中國音樂家譚盾作曲,小說家哈金作詞及
Thumbnail
我一直在思考要用什麼角度來寫這篇文章。我知道這個歌劇是很多人的心血,對某些人或某個族群來說意義重大,但真實記錄是我的初衷,所以我想這就是我的角度與態度。 那一年歌劇院從中國請來了大導演張藝謀來執導歌劇《秦始皇》《The First Emperor 》,由旅美中國音樂家譚盾作曲,小說家哈金作詞及
Thumbnail
  凡峿國城池,固有守城衛土的兵士。尤其此地臨近邊關,縱然不是如隘天關那般折衝要地,亦非峿國國京大城,也不至於敷衍如廝。
Thumbnail
  凡峿國城池,固有守城衛土的兵士。尤其此地臨近邊關,縱然不是如隘天關那般折衝要地,亦非峿國國京大城,也不至於敷衍如廝。
Thumbnail
「長安十二時辰」是一部精良製作的歷史權謀劇,充滿濃鬱的大唐魅力。劇情複雜,故事曲折,處處皆是權謀算計,呈現了朝堂權謀鬥爭激烈的一面。本文欣賞劇中人物的境遇與心路歷程,表達了對人性與信仰的思考,深入人心。
Thumbnail
「長安十二時辰」是一部精良製作的歷史權謀劇,充滿濃鬱的大唐魅力。劇情複雜,故事曲折,處處皆是權謀算計,呈現了朝堂權謀鬥爭激烈的一面。本文欣賞劇中人物的境遇與心路歷程,表達了對人性與信仰的思考,深入人心。
Thumbnail
周赧王五十二年,秦王嬴稷命白起發兵南陽,韓王欲割地求和,未料上黨太守馮亭連夜遣使者向趙王丹求援。 趙王趙丹見之大喜,決意傾國而戰。 ※ 兩年後,趙國邯鄲。 「陛下,您千萬不可聽信奸佞讒言。自烈侯開基,武靈王中興以來,趙國經歷風雨飄搖,好不容易才走至今日局勢--咳,」藺相如的侍從趕緊
Thumbnail
周赧王五十二年,秦王嬴稷命白起發兵南陽,韓王欲割地求和,未料上黨太守馮亭連夜遣使者向趙王丹求援。 趙王趙丹見之大喜,決意傾國而戰。 ※ 兩年後,趙國邯鄲。 「陛下,您千萬不可聽信奸佞讒言。自烈侯開基,武靈王中興以來,趙國經歷風雨飄搖,好不容易才走至今日局勢--咳,」藺相如的侍從趕緊
Thumbnail
巴蜀的先秦篇章,基本已經結束。 漢中(庸國)的資訊則是非常少,後來隋書倒是有些習俗整理,有一篇《六世紀蜀漢懶人包》可以看看。 隋書的輔助閱讀我都還沒放上方格子,誰會想到群英傳寫兩年還寫沒完。 今天來看一下《南中志》的部份,就是諸葛亮去七擒孟獲的地方大家應該都知道。 就從這裡來開始「入漢」。
Thumbnail
巴蜀的先秦篇章,基本已經結束。 漢中(庸國)的資訊則是非常少,後來隋書倒是有些習俗整理,有一篇《六世紀蜀漢懶人包》可以看看。 隋書的輔助閱讀我都還沒放上方格子,誰會想到群英傳寫兩年還寫沒完。 今天來看一下《南中志》的部份,就是諸葛亮去七擒孟獲的地方大家應該都知道。 就從這裡來開始「入漢」。
Thumbnail
卻說秦惠王滅蜀之後,華陽國志有一些「美妙」的記錄。 按時間序是這樣:首先,秦惠王讓自己的兒子去擔任蜀侯,並在五年後,開始興建成都城。負責人是張若, 「儀與若城成都」,張若應該是張儀的族人。 事實上,他們還做了郫城跟臨邛城。一個是寶墩文化的出土地,另一個,則是未來在戰國直到兩漢,最富裕的地方……
Thumbnail
卻說秦惠王滅蜀之後,華陽國志有一些「美妙」的記錄。 按時間序是這樣:首先,秦惠王讓自己的兒子去擔任蜀侯,並在五年後,開始興建成都城。負責人是張若, 「儀與若城成都」,張若應該是張儀的族人。 事實上,他們還做了郫城跟臨邛城。一個是寶墩文化的出土地,另一個,則是未來在戰國直到兩漢,最富裕的地方……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