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和書譜》卷四•正書二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中,蕭遘、陸扆、李磎、詹鸞、顧紹孫、陸希聲、楊鉅、崔遠、張顗、鄭賨、戎昱、趙模等十二人,屬於「唐代正書人物」的次要層級。他們多為朝臣、詩人、文士,書法並非開宗立派之巨匠,但因北宋徽宗內府藏跡而得以編入。綜合 典範人物敘述、源流考證、品評與代表作品

典範人物敘述

1.蕭遘:唐德宗朝宰相,文章名重,書法端整清勁,體勢近中唐官箴書風。

2.陸扆:中唐宰相,為人方正,其書體亦平正無華,見於碑碣與奏牘。

3.李磎:太常少卿,書跡見於內府,多清勁簡潔。

4.詹鸞、顧紹孫、陸希聲、楊鉅、崔遠、張顗、鄭賨:皆唐代中層文臣,書跡偶存,風格多為端莊雅正,未必有獨樹一幟,但各具文士氣息。

5.戎昱:著名詩人,詩有清峭之氣,其書法亦傳為俊朗清峻,帶有文人氣度。

6.趙模:仕唐之臣,書跡流傳極少,但因內府藏跡得錄。

源流考證

時代背景:唐代楷書自初唐歐、虞、褚定規範,到盛唐顏、柳雄強峻拔,成為最高峰。中晚唐雖不再出絕代巨匠,但書法已普及於士大夫,呈現「雅習成風」的景象。

這一群體的地位:多屬中晚唐文臣,書藝並非宗師級,但正是這些「文士書家」維繫了唐代正書的傳播,使楷法從碑版大作走向日常書札、奏章。

傳承路徑:可見他們受盛唐法度影響(歐、虞、顏、柳之規),作品多在「端莊而不失文氣」之間,延續了唐楷的正統性。

品評

書中對這些人的評語普遍較為簡短,語氣溫和,不若對大師之讚譽鋪張。大體評價如下:

· 「筆力清勁」:有筋骨,但不甚雄強。

· 「體勢端整」:結構中規,適合作法度之參考。

· 「雖不極工,然有韻致」:肯定其文人氣息,雖非巨匠,仍有可觀之處。

· 「得士林雅趣」:書風更多反映文人風度,而非碑刻雄渾。

代表作品(依《書譜》所載或傳世情況)

多數作品已佚,僅知徽宗內府曾有他們的書帖或文書。

部分如 戎昱 的手札曾見於傳世帖本;蕭遘、陸扆等人可能存於法帖輯錄。

整體而言,這一群人物的「代表作」並非如《九成宮》、《顏勤禮碑》般的經典,而多屬零散書札、表章、碑刻殘片。

書法的社會普及化: 這批人物的收錄說明唐代書法已成「士大夫基本修養」。不必是書壇巨擘,只要為朝臣名士,書跡亦足以被收藏。正書的延續性 他們雖不開宗立派,但作品承襲盛唐法度,維持了正書的規範,使唐楷精神能一脈相承到宋。文人之氣重於技巧 評語常見「清」「雅」「勁」等字,顯示北宋人在書法中重視「氣韻與人品」而非純技。這也體現宋人審美:不以「工拙」論高下,而以「士氣」定優劣。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Allycen的沙龍
39會員
128內容數
2017年 10 月習篆書 2024年 10 月習國畫及楷書以及隸書
Allycen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8/29
由隸書演變而來,逐漸脫去繁縟筆意,趨向端正與規矩。它承襲「古意」,卻又具備「法度」,典範人物敘述、源流考證與品評及代表作品 魏 ‧ 鍾繇(151–230)   源流:三國魏太傅,被尊為「正書之祖」。由隸書漸變為楷,奠定楷書初形。   特點:用筆含蓄而渾厚,結體端正謹嚴,雖仍帶隸意,但已具楷
2025/08/29
由隸書演變而來,逐漸脫去繁縟筆意,趨向端正與規矩。它承襲「古意」,卻又具備「法度」,典範人物敘述、源流考證與品評及代表作品 魏 ‧ 鍾繇(151–230)   源流:三國魏太傅,被尊為「正書之祖」。由隸書漸變為楷,奠定楷書初形。   特點:用筆含蓄而渾厚,結體端正謹嚴,雖仍帶隸意,但已具楷
2025/08/27
情感投射與個性抒發 韓愈的《送高閒上人序》及其觀點 唐代的浪漫主義精神 「酒神」狀態的書寫表現 宋代個人抒情的書寫風格 「丑怪」審美的歌頌 「瘋狂」境界的書法創作 1.「緣情」的核心觀念 ·         書法並非單純的形態美,而是人情感的自然流露。 ·       
2025/08/27
情感投射與個性抒發 韓愈的《送高閒上人序》及其觀點 唐代的浪漫主義精神 「酒神」狀態的書寫表現 宋代個人抒情的書寫風格 「丑怪」審美的歌頌 「瘋狂」境界的書法創作 1.「緣情」的核心觀念 ·         書法並非單純的形態美,而是人情感的自然流露。 ·       
2025/08/25
卷二 篆書 書家生平、書藝特長與代表作品 李陽冰(字少溫/仲溫)   生平概略:祖籍趙郡(今河北趙縣),後定居雲陽(今陝西泾陽),約生於開元年間(約公元721–722),卒於貞元初,享年六十余歲。曾任縉雲令、當涂令、集賢院學士、國子監丞等,晚年為將作少監。他是詩人李白的族叔,李白曾為其撰文致敬
2025/08/25
卷二 篆書 書家生平、書藝特長與代表作品 李陽冰(字少溫/仲溫)   生平概略:祖籍趙郡(今河北趙縣),後定居雲陽(今陝西泾陽),約生於開元年間(約公元721–722),卒於貞元初,享年六十余歲。曾任縉雲令、當涂令、集賢院學士、國子監丞等,晚年為將作少監。他是詩人李白的族叔,李白曾為其撰文致敬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常常被朋友問「哪裡買的?」嗎?透過蝦皮分潤計畫,把日常購物的分享多加一個步驟,就能轉換成現金回饋。門檻低、申請簡單,特別適合學生與上班族,讓零碎時間也能創造小確幸。
Thumbnail
常常被朋友問「哪裡買的?」嗎?透過蝦皮分潤計畫,把日常購物的分享多加一個步驟,就能轉換成現金回饋。門檻低、申請簡單,特別適合學生與上班族,讓零碎時間也能創造小確幸。
Thumbnail
东汉末年,十常侍和朝中大臣的对立日益明显,当时掌握大权的大将军何进出了一个昏招,那就是召地方诸侯进京试图共诛十常侍。
Thumbnail
东汉末年,十常侍和朝中大臣的对立日益明显,当时掌握大权的大将军何进出了一个昏招,那就是召地方诸侯进京试图共诛十常侍。
Thumbnail
魏書十一不止有學術界知名的士人,也有富得流油,足以操控曹魏經濟的商家大族。 河內,張家。不認識?司馬懿的老婆張春華,就是河內張家人。
Thumbnail
魏書十一不止有學術界知名的士人,也有富得流油,足以操控曹魏經濟的商家大族。 河內,張家。不認識?司馬懿的老婆張春華,就是河內張家人。
Thumbnail
宋詞《四犯令》,主題:詠古者。所選:曹孟德。   ✿
Thumbnail
宋詞《四犯令》,主題:詠古者。所選:曹孟德。   ✿
Thumbnail
年羹堯(1680年3月26日—1726年1月13日),字亮工,號雙峯[3]。原籍安徽懷遠,始隸漢軍鑲白旗,雍正元年抬入漢軍鑲黃旗,同進士出身,清朝康熙和雍正年間重要將領。
Thumbnail
年羹堯(1680年3月26日—1726年1月13日),字亮工,號雙峯[3]。原籍安徽懷遠,始隸漢軍鑲白旗,雍正元年抬入漢軍鑲黃旗,同進士出身,清朝康熙和雍正年間重要將領。
Thumbnail
寄司勳盧員外 盛唐 · 李頎 引用典故:長楊賦 田郎字 流澌臘月下河陽iong5,草色新年發建章tsiong。 秦地立春傳太史, 漢宮題柱憶仙郎long5。 歸鴻欲度千門雪, 侍女新添五夜香hiong。 早晚薦雄文似者, 故人今已賦長楊
Thumbnail
寄司勳盧員外 盛唐 · 李頎 引用典故:長楊賦 田郎字 流澌臘月下河陽iong5,草色新年發建章tsiong。 秦地立春傳太史, 漢宮題柱憶仙郎long5。 歸鴻欲度千門雪, 侍女新添五夜香hiong。 早晚薦雄文似者, 故人今已賦長楊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