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逢夏天,風假是一眾東南亞地區既愛又恨的假期。
在香港的風假可是很彈性的,彈性得上班一兩小時都得要你回去。
可能香港本身就是一個細少又結構緊密的地方,單就公共運輸交通工具而言,2小時絕對有能力由最北的地方去到最南的地方。
但這是說在沒有很大風雨、沒有很擠逼的情況而言。
現實是在香港逼捷運、等候巴士這些陸上交通,絕對可以令人在時間上大失預算。
我聽說在台灣風假至少都是以半日,或者一日去計算。不會像香港那樣,早上9時預告下午1時會掛低一點的颱風警告,大家被要求在兩小時內要回到公司了。結果大家都將本來吃飯的午膳時間拿來乘車……
正常上班的日子也還好,這個社會總會有人在早上7時、8時、9時,甚至像左先生這種10時才回到公司也可以的人。這樣時間上分散了,就沒有那麼擠逼,但在颱風除下的情況,大家都被夾在差不多同一時間回公司,就令市面產生種種的混亂。
這麼多年來,我慣常在還沒除下颱風警告就提早出門上班。雖然交通運輸的發車較少,但乘客也相對較少,輕鬆一點不用和人擠逼。缺點就是8號颱風警告下,我在中途出了甚麼意外,保險是不會理賠就是了。
雖然我工作了這麼多年,好像都是回不回公司也沒所謂的一類人,但在這些老闆可能會做無故的考勤的時機,我也很識相的會回公司露一下面。
因為我的工作比較自由吧,日常工作時間可以「不見人」,但當然這不代表我可以躲懶不工作,只是當工作有需要超過工作時間時,我們也要提供到功能。像之前我也試過星期六早上要工作,而沒有加班費的。畢竟我們的工作是跟從人的,即使今天做不完,最後也是自己要做完,沒有人會代勞。
而且我也不喜歡被人猜中我的牌理,當別人越認為我會否不回公司,我越是會在公司。這樣才不容易被人發現我間中不在公司是「真的躲懶」去了(笑)。
香港就是這樣的生態,颱風和暴雨只要稍停,社會共識就是不會留時間做街道善後或者修復,也不會考慮街道上有沒有潛在危險。彷彿8號颱風訊號一除下,市面就會自動回復安全和正常一樣(這個我覺得真的很奇怪!),然後大家一起在各區的交通運輸裡流動,縱使每次傳媒都會在街頭訪問,大家會鬧安排這不好那不好,但結果是甚麼教訓也沒吸取,下一次又是產生相同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