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貫企業(1342)在2025年法人說明會中公布,上半年營收達14.85億元,較去年同期成長20%,預估全年營收將超過去年的25.11億元,成長率逾10%。公司聚焦醫療、航太救生及軍工業務,醫療產品需求回溫,航太救生訂單能見度至2026年。儘管匯率與關稅帶來挑戰,八貫透過歐洲市場布局與噴印技術創新,展現強勁成長動能。
會議摘要
一、公司簡介與基本資料
八貫企業股份有限公司(股票代碼:1342)成立於1982年,2008年轉型為製造業,於宜蘭設廠,並於2020年11月24日在台灣證交所上市。公司實收資本額為7.9億元新台幣,截至2025年6月30日,員工人數為447人。八貫專注於機能性布料及其成品的製造與銷售,產品應用涵蓋醫療、戶外、航太救生、軍工及其他領域。
公司業務分為兩大事業群:
- 機能性布料事業群:佔2025年上半年營收47%,每月實際繳庫量110萬碼,產能可達150萬碼。
- 成品組件事業群:佔營收53%,主要產品包括醫療床墊/露營睡墊(月產能45,000件)及醫療管材/其他產品(月產能350,000件)。
八貫以技術與服務為導向,客戶群遍佈美國、歐洲及亞洲,產品多為高附加價值的客製化解決方案,與全球知名品牌合作,如Huron、Buster、Stryker、Sprung等。
二、營運現況與財務表現
董事長劉宗熹在說明會中報告,2025年上半年營收為14.85億元,較去年同期增長20%,顯示公司整體業務穩健成長。預估2025年全年營收將超過2024年的25.11億元,成長率至少10%以上。收入結構與區域分布如下:
- 產品類別占比(2025年上半年):
- 戶外用品:56.61%(8.41億元,同比增長13%)。
- 醫療產品:18.15%(2.70億元,同比增長61%)。
- 航太救生:14.20%(2.11億元,同比增長3%)。
- 軍工及其他:11.04%(1.64億元,同比增長41%)。
- 銷售區域分布(2025年上半年):
- 美國:32.5%(戶外與醫療為主)。
- 亞洲:35.4%(戶外與航太救生為主)。
- 歐洲:21.2%(軍工與戶外為主)。
- 其他地區:10.9%。
財務數據
- 2025年第二季度表現:
- 營業收入:7.06億元,較去年同期6.20億元增長13.9%,但較第一季度7.79億元下降9.3%。
- 毛利率:25.9%,較第一季度28.8%下降,較去年同期32.3%顯著下滑。
- 稅後淨利:0.70億元,較第一季度1.41億元下降50.5%,每股盈餘(EPS)0.88元,較第一季度1.79元減少50.8%。
- 淨利率:9.9%,較第一季度18.1%大幅下降,主要受匯率波動影響。
- 匯率影響:美元兌新台幣匯率從4月2日的32.8降至6月30日的29,貶值約13%,導致第二季度產生3400萬元的未實現匯兌損失,對獲利造成顯著衝擊。
- 營收下滑原因:第二季度營收較第一季度下降,主要因軍工標案出貨於第一季度結束(減少約5000萬元)及航太救生受波音飛機訂單延遲影響(減少約2000萬元)。
儘管獲利表現不佳,公司對毛利率回升持樂觀態度,預計第三季度將因匯率回穩(至30.3)及原料成本下降(5%-15%)而改善至28.3%-28.8%水準。
三、產品應用與市場概況
八貫企業產品應用廣泛,涵蓋四大類別,各具市場特色與成長潛力:
- 醫療應用:包括血壓計袖套、加護病房與婦產床用氣墊床、高頻胸腔壁震動拍痰背心、救護車搬運床等。上半年營收2.70億元,同比增長61%,毛利率約40%,需求持續回溫,為公司重要成長動能。
- 航太救生:包括航空逃生滑梯、救生筏、充氣式救生衣等,客戶如Sprung(供應空巴)、Collins(供應波音)。上半年營收2.11億元,同比增長3%,訂單能見度至2026年,顯示穩定成長。
- 戶外用品:包括充氣露營睡墊、防水收納袋、保冷袋等,客戶如EA Pasquet。上半年營收8.41億元,同比增長13%,但受美國關稅與消費力道影響,後續需求待感恩節與聖誕節表現確認。
- 軍工及其他:包括防彈背心保護罩、儲油槽防護欄、涼感背心等,客戶多為歐洲品牌。上半年營收1.64億元,同比增長41%,但新標案進度因地緣政治因素放緩,預計2026年後加速。
四、業務發展與策略
八貫企業積極應對市場挑戰,特別是美國關稅政策(自4月2日川普宣布對台關稅32%)與匯率波動,透過以下策略提升競爭力:
- 深化歐洲市場布局:自2024年年中開始與歐洲客戶互動,加速航太救生(海上救生設備)與醫療產品(血壓帶、病床)開發,與荷蘭及德國品牌合作,強化區域市場滲透率。
- 噴印技術創新與應用:開發TPU噴印技術,具耐磨與高經久性,應用於消費品(如奢侈品包袋)與醫療產品,提升產品差異化優勢,吸引更多品牌合作。
- 醫療市場擴展:把握全球醫療需求回溫趨勢,與歐洲大品牌合作充氣式血壓帶及病床產品,預計2026年年中推出新品,進一步拓展市場版圖。
- 產能優化與成本控制:機能性布料產能提升至150萬碼/月,成品組件新增產能(醫療床墊月產能增至45,000件),並透過與原料供應商(如Nobel、巴斯夫)議價降低成本5%-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