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完沉澱後,再看一次書名,起雞皮疙瘩,書名取得太好太貼切,又好有詩意,山與林除了有表象的臺灣,也代表著作者的外公與外婆,分別是他們名字中的結構。
這本書是作者到臺灣的尋根之旅,也是了解家族歷史,深入探索外公與外婆的過往,臺灣有將近60%的森林,必須得登山才能更了解臺灣,於是作者登能高步道、奇萊山,又去了水社大山,除了登山的體驗,更將臺灣的歷史、地質學、地理、植物學和生物等專業知識融入,慢慢拼湊出了臺灣的全貌,也拼湊出了過往和現在。
中間穿插外公外婆的故事敘說,經歷過第二次世界大戰、國共內戰等歷史上的劇變,他們到底背負著什麼呢?從中國逃亡到臺灣,再移民至加拿大,失去身份,失去永遠的家,這些沉痛和那些說不出口的故事,都讓人心疼,共感到裡頭難以言喻的悲傷,流下眼淚。
其中超有感的莫過於,作者提到外公阿茲海默症的症狀與晚年,不禁令我想到外婆,不自覺代入了自己的家族回憶,我曾經這樣探尋過自己的家族故事嗎?似乎不曾這樣深層,想到朋友跟我分享的故事,他在探尋時發現自己有客家相關的家族故事,因此開始學習客家話,就如同是作者試著想解讀中文一樣,血緣和歷史讓我們對某個語言有著不同情感。
或許我們還能再更深層探訪臺灣,來場屬於自己的尋根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