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
生物人科普
猛獁象的「牙齒秘密」:百萬年前的細菌群落曝光
本文介紹一項利用總體基因體定序分析猛獁象遺骸,成功辨識出古老微生物DNA的研究。透過對310種相關微生物的分析,發現其中部分菌屬可能與猛獁象的疾病有關,甚至重建了110萬年前的最古老宿主相關微生物基因組,為理解古代動物健康、疾病演化與古生態研究開闢了新方向。
2025/09/26
1
阿茲海默症早期診斷新發現:嗅覺功能障礙與藍斑核的關聯
研究發現,嗅覺功能障礙可能是阿茲海默症最早期出現的症狀之一,未來有望利用此特點開發早期診斷方式,及早治療。文章探討阿茲海默症成因、藍斑核的影響以及嗅覺功能障礙與阿茲海默症的關聯性。
2025/09/10
眼睛居然能再生?!從福壽螺看見的希望
近期研究發現,福壽螺(金蘋果螺)的眼睛具有再生能力,其基因組與人類相似,為視力損傷治療帶來新希望。研究人員利用CRISPR-Cas9技術,證實pax6基因在福壽螺眼睛再生中扮演關鍵角色。未來研究將探討pax6基因與眼睛再生之關聯性,以期發展新的視力修復療法。
2025/08/31
帶你快速了解 細胞傳訊(cell signaling)-1
細胞間訊息傳遞包含細胞間隙連接、細胞膜表面分子接觸通訊、化學通訊(旁分泌、自分泌、內分泌)及外泌體載體傳訊等方式。本文以淺顯易懂的比喻,例如紙杯電話、悄悄話、傳小紙條等生活化的例子,說明細胞間如何傳遞訊息。
2025/08/25
1
生產方式影響腦部發育?產道菌群扮演關鍵角色
剖腹產與自然產的生產方式可能影響新生兒腦部發育,一篇發表於《Hormones and Behavior》期刊的研究指出,產道微生物菌群影響下視丘旁核神經元的發育,無菌小鼠實驗顯示缺乏產道菌群的小鼠,下視丘旁核神經元數量較少,即使進行交叉哺育,仍然存在差異,顯示子宮內微生物菌群對腦部發育有長遠影響。
2025/08/22
不用再挨針啦!告別針頭恐懼,未來剔牙就可接種疫苗
利用牙線接種疫苗有望解決孩童及成人打針的恐懼!科學家利用牙線接種疫苗,在小鼠實驗中取得成功,成功誘發強烈的全身及黏膜免疫反應。此方法有望成為未來疫苗接種的新途徑。
2025/08/21
1
猛獁象有可能復活?基因編輯技術讓小鼠長出長毛
「長毛象復活」不再是科幻電影情節!Colossal生技公司成功讓老鼠長出猛獁象毛髮,這項突破代表著基因編輯技術的巨大進展。文章探討了猛獁象滅絕原因、基因編輯技術如何應用於此研究,以及復活滅絕動物背後的倫理和生態考量。
2025/08/20
嬰兒期記憶:不是記不住,而是想不起來?!耶魯大學研究揭嬰兒期失憶之謎
耶魯大學研究發現,嬰兒並非不會形成記憶,而是因為無法記起。研究團隊利用fMRI觀察嬰兒大腦,發現3個月大的嬰兒已能進行統計學習,6個月大的嬰兒則已擁有情節記憶。此研究推翻了過去的觀點,並為未來研究開啟新的方向。
2025/08/19
外泌體:細胞間溝通的祕密與醫療應用潛力
什麼是外泌體?細胞如何溝通?外泌體的應用和未來發展。本文深入淺出地介紹外泌體的概念、作用機制,以及在醫療和美容保養產業中的應用潛力,並點出目前法規限制與未來發展方向。
2025/08/18
1
猛獁象的「牙齒秘密」:百萬年前的細菌群落曝光
本文介紹一項利用總體基因體定序分析猛獁象遺骸,成功辨識出古老微生物DNA的研究。透過對310種相關微生物的分析,發現其中部分菌屬可能與猛獁象的疾病有關,甚至重建了110萬年前的最古老宿主相關微生物基因組,為理解古代動物健康、疾病演化與古生態研究開闢了新方向。
2025/09/26
1
阿茲海默症早期診斷新發現:嗅覺功能障礙與藍斑核的關聯
研究發現,嗅覺功能障礙可能是阿茲海默症最早期出現的症狀之一,未來有望利用此特點開發早期診斷方式,及早治療。文章探討阿茲海默症成因、藍斑核的影響以及嗅覺功能障礙與阿茲海默症的關聯性。
2025/09/10
眼睛居然能再生?!從福壽螺看見的希望
近期研究發現,福壽螺(金蘋果螺)的眼睛具有再生能力,其基因組與人類相似,為視力損傷治療帶來新希望。研究人員利用CRISPR-Cas9技術,證實pax6基因在福壽螺眼睛再生中扮演關鍵角色。未來研究將探討pax6基因與眼睛再生之關聯性,以期發展新的視力修復療法。
2025/08/31
帶你快速了解 細胞傳訊(cell signaling)-1
細胞間訊息傳遞包含細胞間隙連接、細胞膜表面分子接觸通訊、化學通訊(旁分泌、自分泌、內分泌)及外泌體載體傳訊等方式。本文以淺顯易懂的比喻,例如紙杯電話、悄悄話、傳小紙條等生活化的例子,說明細胞間如何傳遞訊息。
2025/08/25
1
生產方式影響腦部發育?產道菌群扮演關鍵角色
剖腹產與自然產的生產方式可能影響新生兒腦部發育,一篇發表於《Hormones and Behavior》期刊的研究指出,產道微生物菌群影響下視丘旁核神經元的發育,無菌小鼠實驗顯示缺乏產道菌群的小鼠,下視丘旁核神經元數量較少,即使進行交叉哺育,仍然存在差異,顯示子宮內微生物菌群對腦部發育有長遠影響。
2025/08/22
不用再挨針啦!告別針頭恐懼,未來剔牙就可接種疫苗
利用牙線接種疫苗有望解決孩童及成人打針的恐懼!科學家利用牙線接種疫苗,在小鼠實驗中取得成功,成功誘發強烈的全身及黏膜免疫反應。此方法有望成為未來疫苗接種的新途徑。
2025/08/21
1
猛獁象有可能復活?基因編輯技術讓小鼠長出長毛
「長毛象復活」不再是科幻電影情節!Colossal生技公司成功讓老鼠長出猛獁象毛髮,這項突破代表著基因編輯技術的巨大進展。文章探討了猛獁象滅絕原因、基因編輯技術如何應用於此研究,以及復活滅絕動物背後的倫理和生態考量。
2025/08/20
嬰兒期記憶:不是記不住,而是想不起來?!耶魯大學研究揭嬰兒期失憶之謎
耶魯大學研究發現,嬰兒並非不會形成記憶,而是因為無法記起。研究團隊利用fMRI觀察嬰兒大腦,發現3個月大的嬰兒已能進行統計學習,6個月大的嬰兒則已擁有情節記憶。此研究推翻了過去的觀點,並為未來研究開啟新的方向。
2025/08/19
外泌體:細胞間溝通的祕密與醫療應用潛力
什麼是外泌體?細胞如何溝通?外泌體的應用和未來發展。本文深入淺出地介紹外泌體的概念、作用機制,以及在醫療和美容保養產業中的應用潛力,並點出目前法規限制與未來發展方向。
2025/08/18
1
碎碎念
默默隨意聊:從科普寫作到遊戲
一位生科背景作者的個人經歷分享,從撰寫科普文章到嘗試遊戲開發,內容包含其心路歷程、遇到的挑戰與學習,並分享其開發的文字解謎遊戲,適合對科普、遊戲開發或斜槓人生有興趣的讀者。
2025/09/10
默默隨意聊:從科普寫作到遊戲
一位生科背景作者的個人經歷分享,從撰寫科普文章到嘗試遊戲開發,內容包含其心路歷程、遇到的挑戰與學習,並分享其開發的文字解謎遊戲,適合對科普、遊戲開發或斜槓人生有興趣的讀者。
2025/09/10
加入沙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