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

含有「教育」共 6835 篇內容
全部內容
發佈日期由新至舊
有些旅程不是臨時起意,而是內在的召喚。 這趟從雲科大的USR研討會,到台南七娘媽廟的行程,看似隨性,其實是從一場「AI中階課」開始。那堂課讓我第一次意識到,「人工智慧」或許不是用來加速外在,而是為了重新察覺自己。 一、AI中階課:四個現象的自我察覺 那堂課由書店老闆授課,課程後課我認為:「這堂
Thumbnail
早上七點半 爸爸一手拿吐司、一手塞筆電包 媽媽在門口喊: 「快遲到了!」 孩子邊咬饅頭邊問: 「媽 我可以買那個限量貼紙包嗎?」 爸媽對看一眼 腦內只有三個字:「沒空教」
Thumbnail
付費限定
人類小時候為何比較快樂呢?很多人會說是因為小時候只有玩耍,沒有責任,無憂無慮。但我是不同意的,我兒童時的生活是毫無自由可言,照著一個非常緊迫的時間表生活,五點就要起床,八點就要睡覺了,我最自由的時候就是在上學至上課的時候,但那個自由就是望著天空的自由。因為只有一個人在學校也沒甚麼好做,連看一本課外書
本文作者以自身經驗,分享罹患「星星兒」(自閉症類群障礙或亞斯伯格症)的挑戰。文章探討了「星星兒」在成長過程中可能面臨的溝通障礙、情緒表達困難、學校霸凌,以及生理和心理上的衝擊。作者強調父母與「星星兒」之間坦誠、有彈性的溝通至關重要,並呼籲社會大眾給予理解與支持,同時提及作者個人的信仰給予的力量。
#台灣教育史#少子化#大學退場#十二年國教#108課綱 本篇為「台灣教育74年史詩」系列第五篇,分析2011至今,少子化海嘯如何全面衝擊並重塑台灣教育體系。 前言:從104萬人到514萬人,再跌回343萬人 這是一個跨越74年、三個世代的教育故事。1950年(民國39學年),台灣剛擺脫戰爭創傷
Thumbnail
聯合國最新的《2025年性別平等概況》報告指出,儘管世界在某些層面取得了進步——例如,過去五年全球就有99項促進平等的法律改革——但對多數人而言,那種世界根本性失衡的感覺,似乎從未改變。
Thumbnail
本文深入解析《易經》中的「大有卦」,闡述其卦辭「元亨」與彖曰的含義。透過對比聖人之言與後世解讀,指出「大有卦」的核心在於上位者的德行是否能順應天道,以致社會安定、萬民擁戴。文章並以臺灣現況為例,說明領導者若因自滿、驕傲或偏離正道,即使曾擁有「大有」的盛況,也可能走向衰敗。
Thumbnail
本文探討臺灣特殊教育訓練中「因材施教」的議題,並以「星星個案」為例,引述莉安訓練師與阿穎老師的訓練理念。文章深入分析不同訓練方式的適用性、家長的角色、以及訓練方法在臺灣推廣所面臨的挑戰與爭議,強調家長「壯大心志」、耐心與原則的重要性,並呼籲不應侷限訓練方式,而應看見其背後的苦心與可能的普適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