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sin-Wen Lee-avatar-img

Hsin-Wen Lee

10 位追蹤者

Hsin-Wen Lee

10 位追蹤者
有類卡陰經歷的中年婦女 Google Scholar: https://scholar.google.com.hk/citations?hl=zh-TW&user=vZSYTLEAAAAJ 中文部落格: http://hsinwenl.blogspot.hk/
avatar-img
Hsin-Wen Lee的沙龍
10會員
62內容數
目前有四大主題以及其它零星議題討論。四大主題為: 「卡陰記」、「性侵/性騷擾」、「美國槍枝管制」、「死刑」。另有「升等記」「被學生申訴記」。
全部內容
由新到舊
孩子每天在你面前晃來晃去,你有什麼問題都可以直接問他/她。你不需要看媒體報導或讀學術報告、瞭解全天下的男孩、女孩之後,才能瞭解你面前的這個孩子。可是你卻不願意花一點點時間或力氣直接問他/她怎麼想。 今之孝者,是謂能養。至於犬馬,皆能有養。不care,何以別乎?
Thumbnail
讓報案人知道有家暴庇護所這個選擇很重要,因為不是每個受暴婦女都有「安全」的地方去。就算有,她去了以後,會不會給別人添麻煩?前夫、前男友找上門來,好心的親友是要怎麼辦?報警嗎?警察再怎麼快,也趕不上失去理智的家暴男。土城案裡,妹妹想要幫忙姊姊,結果被家暴男和姊姊一起殺害。這是受暴婦女也會需要擔心的事。
Thumbnail
辯論的重點不是在讓對方閉嘴、說對方愚蠢。事實就是事實、我不說、事實還是存在,我們就是看到不同的顏色。不會因為我閉嘴、我看到的世界就是你要我看到的顏色。辯論的重點是要知道為什麼大家的觀點不同、為什麼明明看到一樣的東西、卻得到不同的結論,這樣才能找到大家都能接受的生活方式。
Thumbnail
前妻跟法官說,乙性虐待自已正值青春期的女兒。前妻出示女兒的照片給法官看。照片中,女兒的胸前有大面積淤血。 乙要求法官讓他看看那張照片。看完後,乙跟法官說: 「法官,這事情發生的那一天,因為我太太報警說我家暴她,所以我在坐牢,是要怎麼性虐待在家裡的女兒? 」
Thumbnail
朋友介紹了Netflix 上的Will and Harper,看完了之後,一邊是感動、一邊是著急擔心。雖然我不是trans,但Harper對自已生命的價值、角色的瞭解,給我很大的啟發。下面我講的的事,在影片裡沒有出現,是我想寫信給Harper謝謝她拍這部片、inspire了我的時候,發現的一個資料。
Thumbnail
For the death penalty to deter potential murderers, they must be able to rationally consider the consequences of their actions and fear death.
Thumbnail
廢死不是像美國那樣,把死刑廢除、然後全部改成無期徒刑就好了,更需要北歐那樣,把「戒護」這樣的觀念、擴大至教化、矯正等。能夠確保社會安全、才能放心廢死。
Thumbnail
殺人的原因,和死刑存廢無關,主要還是對人命不夠尊重。今天不管死刑存廢,你我都不會去殺害無辜的人,因為我們懂得要尊重別人的生命與選擇,不應該勉強別人、或是把別人當成達成自已目標的工具或手段。因此,不管是要防止熟人殺人、隨機殺人,最根本、最重重要的一件事,還是是能尊重他人。
Thumbnail
所謂刑罰對犯罪的遏阻作用 ,指的是潛在犯罪者考慮到,在犯罪行為被發現後,可能受到刑罰的處份,因此,在害怕刑罰的情況之下,放棄本來犯罪的計劃。這預設了: 1) 潛在的犯罪者是理性的,會考量行為的後果,再決定是否犯罪。2) 他/她們會害怕死亡。用這樣的邏輯去思考死刑的遏阻作用的話,我們可以得知…  
Thumbnail
人們驚慌失措的反應,再次地讓人魔們確認他們的權力地位。為什麼你那麼害怕我?當然是因為我令人害怕、我的權力就在於我能令你產生恐懼。媒體一再對他們妖魔化的描述,都讓那些魯蛇們看到,只有透過無殺別殺人,他們才能進入那不凡的人魔世界裡。 媒體的嗜血的報導、讀者的驚惶地胡亂指責,都在鼓勵無差別的殺人行為。
Thumbn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