鋼哥-avatar-img

鋼哥

97 位追蹤者

鋼哥

97 位追蹤者
從物理到電機工程再轉到資訊傳播,最後落腳在社會學。衣櫃拿來當書櫃擺的人。我常在媒介生態學、傳播理論、社會學、心理學、哲學游移;期盼有天無產階級可以推倒資本主義的高牆的兼職家教。
avatar-img
社會人的哲學沉思
141會員
299內容數
從物理到電機工程再轉到資訊傳播,最後落腳在社會學。衣櫃拿來當書櫃擺的人。我常在媒介生態學、傳播理論、社會學、心理學、哲學游移;期盼有天無產階級可以推倒資本主義的高牆的兼職家教。
全部內容
由新到舊
當前 AI 賽局的重點不再是誰更「酷」,而是誰能更可靠地替企業產生可衡量的價值。
Thumbnail
普普文創-avatar-img
1 天前
說得不錯,有營運機制的體系才能活得長久。
鋼哥-avatar-img
發文者
22 小時前
普普文創 Anthropic 一路走來都是穩紮穩打,不求快也不炫技。
在參加美國達人秀以前,Richard 從未搭過飛機,也沒來過加州;他坦言,來參與達人秀的試鏡「從未在我的雷達上」
Thumbnail
Agents4Science 2025 的每一篇論文皆由 AI 代理撰寫,每一份評審報告也由機器學習模型生成。人類角色,僅限於觀看發表與參與討論的與會者。
Thumbnail
彼得潘-avatar-img
7 天前
最新的Google 新聞網說:Ai撰寫的文章和專案作家(人類)的風格相近 但成本省下96%。 看樣子如果從商業利益來看 Ai有機會存活很久。 這與最近商業廣告和虛擬女星的運作如出一轍 成本低到幾乎為零 而成品完美到零缺點 這與我前段時間的猜想一致 將來人類的名歌手 名演藝紅星將不再吃香!
鍵盤是機械式、規格化、低容錯的語言入口,而滑鼠是高度自由、視覺導向、容許即時調整的動作延伸。
Thumbnail
當使用者對 ChatGPT 採取更粗魯的語氣時,模型在多選題中的答題準確率反而更高。
Thumbnail
黃璧怡-avatar-img
2025/10/17
原來禮貌會分散AI的注意力😅 鋼哥這個分享真令璧怡長知識了😄
鋼哥-avatar-img
發文者
2025/10/17
黃璧怡 我喜歡把 AI 當作實習生,跟實習生溝通要精準確實,要是用太禮貌甚至太長的語句反而會讓實習生會錯意😉😉
客戶往往把約會當作市場交易,藉由健身、醫美、精心打理形象來「提升價值」,並像投資人一樣計算風險與回報。
Thumbnail
4/5天作之合 Materialists
根據獨立研究機構 MacroStrategy Partnership 的分析,當前的 AI 泡沫導致的資本錯配規模,比網際網路泡沫高出 17 倍,甚至是 2008 年次貸危機的 4 倍。
Thumbnail
彼得潘-avatar-img
2025/10/11
各種投資研究單位都發現Ai的效能可能被吹噓過頭了。 某些投資巨頭亦批評投資報酬率極為讓人失望 比如投入每年600億美元租用Ai算力 卻只回收120億美元 稱這是繼IT泡沫破裂後 即將再破裂的泡沫並無力挽救。 昨天在鉅亨網新聞 看見特斯拉人形機器人停產的報導 並不意外 因為機器人要仿真人類手臂這麼靈巧 兩隻是不夠的 也許像八爪魚般才差可比擬 可那又不是人形機器人了。 拙作:人形機器人的罩門。請賜教 謝謝! https://vocus.cc/article/68d9de3efd89780001d62466 特斯拉人形機器人停產: https://news.cnyes.com/news/id/6185892 複製連結自:鉅亨app
鋼哥-avatar-img
發文者
2025/10/13
彼得潘 這倒是真的!自從看到各家吹噓「博士級」AI 我就知道行銷部門已經瘋了
哲學教授 Boghossian 將知識論帶入日常生活的對話之中,強調透過提問來鼓勵批判性思考,而非直接爭辯或試圖說服。
Thumbnail
這位虛擬演員的創造者是荷蘭喜劇演員 Eline van der Velden,她正式宣布 Norwood 即將進軍影視圈,並正在為這位虛擬演員尋找經紀人。
Thumbnail
彼得潘-avatar-img
2025/10/03
未來明星將不值錢 Ai"製造”出的形象可以毫無瑕疵 臉蛋比例絕佳 素顏也亮麗 身材曲線比選美大賽更玲瓏有緻 最厲害的是幾乎零成本。 舊時有部電影:西蒙(艾爾 帕西諾主演)就是迫於無明星願合作 虛擬了美女主角 並且大紅大紫 將來廣告 歌星都會魚貫出現 教宗不是也穿上了羽絨服嗎?(再無真相)
鋼哥-avatar-img
發文者
2025/10/03
彼得潘 Simone 這一部很久了耶,但我也認同她是當代 AI 演員的始祖,真假無法分辨,但最終都是真人演員受害。
Kirk 的辯論模式,像是在 Prove Me Wrong 的場合;本質上更像是是種「表演藝術」而非「建設性辯論」。​
Thumbnail
很開心看到如此精闢的分析,演算法有效傳播的泰半是無需用腦思考的內容,長久下來,人類還能思辯嗎?
鋼哥-avatar-img
發文者
2025/09/30
靜水流金(青蘿公主) 感謝稱讚😍😍~我想這正好是當代人們的議題吧,我們需要思辨和對話的空間,但不是像手機上是看到的這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