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言 : 知識的局限性

更新 發佈閱讀 3 分鐘

在某次下課後與學員天南地北的閒聊,學員驚訝地問我:『老師你怎麼會懂這麼多東西?』

我從小就是個好奇心與求知慾旺盛的怪小孩,小學時的午間休息時間,我會跑到學校後面一間書店看書,那間書店很神奇,有很多奇怪的書,現在回想那櫃應該是“五術專區”,都是山醫命卜象的書籍,有教人如何解夢、算命、看風水、畫符咒..........的怪書。

那些怪書擴充了我的認知領域,隨著年紀漸長,接觸的書籍越多,社會學、心理學、哲學、地理學、物理學、化學、生物學..........一些正書,我發現到知識的局限性,一個論述如果在其脈絡下,接受它的引導,你會讚嘆這個說法(理論)太棒了,好像解決了所有問題。

但是這個理論有用,必須符合若干前提,但前提往往會被隱藏起來,因為論說者會先入為主的以為大家的想法跟我一樣,這是一種文化偏見,當你接觸一個知識或敘說領域,剛開始一定是一頭霧水,許多術語根本聽不懂,或是以過去的成見來解釋,慢慢適應文化的衝撞期後,才能漸漸理解。

小孩子學習很快,是因為過去是一張白紙,沒有適應文化沖擊的左右為難,所有的知識都在擴充其認知領域的廣度,當出現認知領域重疊但說法矛盾的狀況出現時,才會去思考怎麼辦?而這正是增進認知領域深度的契機。

有的人相信經驗法則:朋友試過有效、民間偏方、之前用過.....
有的人迷信權威:老師說、書上有記載、國際權威期刊、外國人說、古人說、電視廣告.....
其實個人生命經驗有限,必須藉由嚴謹的思辨過程輔助,才可能做出正確的判斷。
從一開始投入研討中醫時就鎖定一個觀點:尋求個人身心靈的自由。
心理與靈性要能自由必須借助肉體,有所謂的苦修派,好像很不重視肉體,但他們不也是透過肉體的受苦來提煉、昇華靈性嗎?
中醫有很多好用的工具,但相對來說理論工具比較薄弱,許多醫家發展出來的理論:火熱論、元氣論、脾胃論、滋陰論.....,對現代人是陌生的,因此如何用現代人能理解的語言來詮釋,是能否活用中醫的關鍵。
當然也有反對理論的古方派,這支日本發展的漢方系統,很大程度地回過頭來影響中醫的經方派,常常會看到書裡說“仲景醫學”怎麼說,其實都是借張仲景的名號在說自己的想法。這都算超譯或過度詮釋了,要藉著名師的招牌或假借權威之口,在本質上是不負責任的態度。
參考前人的研究,引用資料佐證,設計一些檢證的方法,再推論自己的觀點,這才是創造知識比較好的態度。
  至少,這是我的經驗、也是過去數千年來無數醫家們的經驗。
如果您也想尋求個人身心靈的自由,歡迎加入“理解中醫”的行列,讓我們一起來思辨、學習“使用身體的智慧”。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理解中醫的沙龍
5會員
21內容數
透過道家思想精華來理解中醫,找回中醫的初心。
理解中醫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0/11/20
企圖以老莊思想為綱,中醫養生為目,透過綱舉目張,建構一份理解中醫的知識地圖。
Thumbnail
2020/11/20
企圖以老莊思想為綱,中醫養生為目,透過綱舉目張,建構一份理解中醫的知識地圖。
Thumbnail
2020/11/19
《應帝王》主要是講政治。通過寓言來強調「無為」的重要性。
Thumbnail
2020/11/19
《應帝王》主要是講政治。通過寓言來強調「無為」的重要性。
Thumbnail
2020/11/19
《大宗師》的主旨是講「道」和如何「修道」。「道」是客觀存在的,又是看不見摸不著的,其存在不以它物為條件,不以它物為對象,在時空上是無限的,是一無始無終的宇宙生命。通過修養去體驗大道,接近大道,可以超越人們對於生死的執著和外在功名利祿的束縛。
Thumbnail
2020/11/19
《大宗師》的主旨是講「道」和如何「修道」。「道」是客觀存在的,又是看不見摸不著的,其存在不以它物為條件,不以它物為對象,在時空上是無限的,是一無始無終的宇宙生命。通過修養去體驗大道,接近大道,可以超越人們對於生死的執著和外在功名利祿的束縛。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透過蝦皮分潤計畫,輕鬆賺取零用金!本文分享5-6月實測心得,包含數據流程、實際收入、平臺優點及注意事項,並推薦高分潤商品,教你如何運用空閒時間創造被動收入。
Thumbnail
透過蝦皮分潤計畫,輕鬆賺取零用金!本文分享5-6月實測心得,包含數據流程、實際收入、平臺優點及注意事項,並推薦高分潤商品,教你如何運用空閒時間創造被動收入。
Thumbnail
單身的人有些會養寵物,而我養植物。畢竟寵物離世會傷心,植物沒養好再接再厲就好了~(笑)
Thumbnail
單身的人有些會養寵物,而我養植物。畢竟寵物離世會傷心,植物沒養好再接再厲就好了~(笑)
Thumbnail
不知你有沒有過這種經驗?衛生紙只剩最後一包、洗衣精倒不出來,或電池突然沒電。這次一次補貨,從電池、衛生紙到洗衣精,還順便分享使用心得。更棒的是,搭配蝦皮分潤計畫,愛用品不僅自己用得安心,分享給朋友還能賺回饋。立即使用推薦碼 X5Q344E,輕鬆上手,隨時隨地賺取分潤!
Thumbnail
不知你有沒有過這種經驗?衛生紙只剩最後一包、洗衣精倒不出來,或電池突然沒電。這次一次補貨,從電池、衛生紙到洗衣精,還順便分享使用心得。更棒的是,搭配蝦皮分潤計畫,愛用品不僅自己用得安心,分享給朋友還能賺回饋。立即使用推薦碼 X5Q344E,輕鬆上手,隨時隨地賺取分潤!
Thumbnail
身為一個典型的社畜,上班時間被會議、進度、KPI 塞得滿滿,下班後只想要找一個能夠安靜喘口氣的小角落。對我來說,畫畫就是那個屬於自己的小樹洞。無論是胡亂塗鴉,還是慢慢描繪喜歡的插畫人物,那個專注在筆觸和色彩的過程,就像在幫心靈按摩一樣,讓緊繃的神經慢慢鬆開。
Thumbnail
身為一個典型的社畜,上班時間被會議、進度、KPI 塞得滿滿,下班後只想要找一個能夠安靜喘口氣的小角落。對我來說,畫畫就是那個屬於自己的小樹洞。無論是胡亂塗鴉,還是慢慢描繪喜歡的插畫人物,那個專注在筆觸和色彩的過程,就像在幫心靈按摩一樣,讓緊繃的神經慢慢鬆開。
Thumbnail
雖然已經想不起來從哪裡得知這本書,當我閱讀此書帶給我"WOW"的驚喜感卻仍讓我記憶猶新,可以說是作者帶我挖掘了未知的思維領域。
Thumbnail
雖然已經想不起來從哪裡得知這本書,當我閱讀此書帶給我"WOW"的驚喜感卻仍讓我記憶猶新,可以說是作者帶我挖掘了未知的思維領域。
Thumbnail
今天看《生命之書》,9月21號這天的標題是:《知識便是權威之見》 覺得內容很有意思,就分享出來。 「學習的活動跟累積知識是相互矛盾的。學習暗示著心是空的,裡面沒有過往的經驗或知識。知識是累積成的,而學習卻是一種不斷在進行的活動,裡面沒有任何欲求;因此學習暗示著一種沒有權威的心態。所有的知識都需要
Thumbnail
今天看《生命之書》,9月21號這天的標題是:《知識便是權威之見》 覺得內容很有意思,就分享出來。 「學習的活動跟累積知識是相互矛盾的。學習暗示著心是空的,裡面沒有過往的經驗或知識。知識是累積成的,而學習卻是一種不斷在進行的活動,裡面沒有任何欲求;因此學習暗示著一種沒有權威的心態。所有的知識都需要
Thumbnail
<中文圖書分類法>則是以華人的角度來進行世界知識的分類。相對於英文體系圖書的<杜威圖書分類法>,會有更大分類強調中國文史哲。在去(2022)年有建構自己知識體系的打算後,決定以圖書館為目標,以華文圖書分類法寶典<中文圖書分類法>為依據,來打造自己的知識體系,並同時希望能盡可能掌握圖書館的館藏資源。
Thumbnail
<中文圖書分類法>則是以華人的角度來進行世界知識的分類。相對於英文體系圖書的<杜威圖書分類法>,會有更大分類強調中國文史哲。在去(2022)年有建構自己知識體系的打算後,決定以圖書館為目標,以華文圖書分類法寶典<中文圖書分類法>為依據,來打造自己的知識體系,並同時希望能盡可能掌握圖書館的館藏資源。
Thumbnail
只是吸收生態知識、科學知識並無法成為一個能夠以生態觀、科學觀進行思考的人。 思考模式的養成是一個綜合又繁複的過程,也因為如此,對多數人而言,很難直觀地理解該如何培養思考。 而這正是我十分佩服日本書籍的地方!​
Thumbnail
只是吸收生態知識、科學知識並無法成為一個能夠以生態觀、科學觀進行思考的人。 思考模式的養成是一個綜合又繁複的過程,也因為如此,對多數人而言,很難直觀地理解該如何培養思考。 而這正是我十分佩服日本書籍的地方!​
Thumbnail
一本書就像是一張藏寶圖,通往智慧之路,你就是挖寶的勇者。 這本宋怡慧的《用書打怪》,如果你翻過它,或是看過簡介,可能會認為它是一本介紹書單的單,但是我建議你不要把它當成書單來使用。 因為書單最大的功能就是收藏,然後就沒有然後了。 看到專家列出琳瑯滿目的書單,我們總是感到茫然,不知從何下手。於是閱讀的
Thumbnail
一本書就像是一張藏寶圖,通往智慧之路,你就是挖寶的勇者。 這本宋怡慧的《用書打怪》,如果你翻過它,或是看過簡介,可能會認為它是一本介紹書單的單,但是我建議你不要把它當成書單來使用。 因為書單最大的功能就是收藏,然後就沒有然後了。 看到專家列出琳瑯滿目的書單,我們總是感到茫然,不知從何下手。於是閱讀的
Thumbnail
前一陣子,有個醉心於研究五術命理的大學老師私下跟我連絡上。閒談中提到: 他為了研究各類五術命理,花了上百萬台幣的學費到處上課外,也花了不少錢去蒐購所謂的「秘笈」。 跟一般人一樣,當年完全不了解命理的情況下,我對那些擁有「秘訣或秘笈」的人非常羨慕,總覺得他們因為拿到一本「真經秘笈」就可以掌握命運的奧
Thumbnail
前一陣子,有個醉心於研究五術命理的大學老師私下跟我連絡上。閒談中提到: 他為了研究各類五術命理,花了上百萬台幣的學費到處上課外,也花了不少錢去蒐購所謂的「秘笈」。 跟一般人一樣,當年完全不了解命理的情況下,我對那些擁有「秘訣或秘笈」的人非常羨慕,總覺得他們因為拿到一本「真經秘笈」就可以掌握命運的奧
Thumbnail
有陣子身邊的朋友常常跟我說「好羨慕妳能看那麼多書」這類的話。我都會跟他們說,看書沒有什麼了不起,現在資訊那麼發達,其實真正重要的是思考,不是閱讀。
Thumbnail
有陣子身邊的朋友常常跟我說「好羨慕妳能看那麼多書」這類的話。我都會跟他們說,看書沒有什麼了不起,現在資訊那麼發達,其實真正重要的是思考,不是閱讀。
Thumbnail
「你不行啦,我還不懂你嗎?」、「嗯...你的天份不夠,建議發展別的技能。」、「女生就別來唸什麼理組啦,沒你想像這麼簡單啦~~」 我們在成長過程中多少都會聽到這樣的言論,因為人們都這麼說,我們開始相信人像物品一樣,只有固定功能、使用在特定領域,然而最新的腦神經科學顯示,我們以前都弄錯了...
Thumbnail
「你不行啦,我還不懂你嗎?」、「嗯...你的天份不夠,建議發展別的技能。」、「女生就別來唸什麼理組啦,沒你想像這麼簡單啦~~」 我們在成長過程中多少都會聽到這樣的言論,因為人們都這麼說,我們開始相信人像物品一樣,只有固定功能、使用在特定領域,然而最新的腦神經科學顯示,我們以前都弄錯了...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