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第271話:大腦逆向工程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大腦逆向工程來啦!腦影像的次元刀「神經獵犬」(NeuroRetriever),將腦細胞從複雜無比的大腦影像中一個個「切」出來,再重組為完整的大腦網路!

raw-image

腦科學可說是21世紀最重要的科學研究領域之一。在台灣,清華大學「腦科學研究中心」,在江安世院士的帶領之下,也成為這個領域中的頂尖團隊之一。

大腦是「人之所以為人」的關鍵器官,也是人類知識最後的秘境,人類用大腦來理解從基本粒子到宇宙,可是我們卻對大腦本身所知卻極為有限;大腦如何運作、相關疾病的成因與治療,都是現代醫學感到棘手之處。

最近十幾年來,腦科學的研究起了很大的變化,以類似「人類基因體」計畫的模式,提出了「連結體」(connectome)的概念:總之先把大腦中神經細胞的連結圖畫出來再說,「為什麼要這樣連」,「連了以後要幹什麼」這些問題,就先別管了,以後再慢慢研究。

不過光是這一步就很困難,因為大腦的結構實在太複雜了!曾經有人估計,如果我們要把包含860億個神經細胞以及細胞間數以兆計連結的人類大腦的完整圖譜畫出來,得花上數萬年的時間或更久,所幸這幾年顯微影像技術越來越進步,解析度逐漸提高,取像速度也越來越快,似乎讓「破解人腦」變成「我們有生之年可能完成的目標」。

只是大腦影像實在太複雜,要把它拆解成個別腦細胞影像,當作組合大腦網路的零件,過去需要靠人工,把腦細胞從原始影像中「圈」出來。清大腦科學中心於2011年發表了全世界第一個動物大腦連結圖譜,就花了十年的時間,從養果蠅、取影像,以人工方式切出了大約兩萬個神經元,然後重組成大腦網路,這個成果舉世注目,獲得「紐約時報」的大幅報導。

raw-image

但此時也凸顯了一個問題:取像速度越來越快,解析度也越來越高,影像的處理與分析靠人力會跟不上取像的速度,非得自動化不可。

東海大學應用物理系的施奇廷教授(咦這不就是我嗎)、清大江安世院士、中山大學物理系李定國院士(兩位院士也是本系合聘講座教授)、以及國家高速網路與計算中心的陳南佑博士,共同開發了自動切割神經元的演算法「NeuroRetriever」,可以自動切割神經元。實驗的結果,過去以人工方式花了十年的影像處理工作,交給演算法,不到一個禮拜就完成了。未來實驗團隊取像的速度越來越快,這個演算法能夠接手後續的分析工作,將有助於建立大腦結構連結地圖。


raw-image


raw-image

這個研究,發表於7月22日的「系統神經科學前線」(Frontiers in Systems Neuroscience,2020 影響係數 = 3.20)。這個技術,也取得了台灣以及美國的專利。

心得:跨領域研究真的很辛苦,作者群中都是物理學家與生物學家,沒有一個是電機資工影像處理出身的,這一篇寫了N年,從「Nature Biotechnology」、「Nature Methods」開始,被退稿無數次,後來想說算了,不要挑戰這種超豪華期刊,還是趕快出版吧,也算是學術人生中寶貴的一刻。

  • 超中二物理宅雜記
  • 等我征服世界就把大腦連結體學列為全人類必修
  • 生命宇宙與萬事萬物什麼都馬跟物理有關
  • 話都給我講就好 其之271

Frontiers in Systems Neuroscience論文(2021/07/23):https://www.frontiersin.org/articles/10.3389/fnsys.2021.687182/full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超中二物理宅的沙龍
159會員
149內容數
以中二魂介紹最新的科學與科技發展,幫你讀剛出爐的最新學術期刊論文,若宅味過重敬請原諒!
2023/01/03
原文發表於夏天,不過貼來 vocus 時已經變冬天了。不過冬天吃完火鍋來根冰棒也是很讚啦...「夏日求生手冊」來了!在這種熱死人的天氣下,大家要怎麼辦呢?「躲在家裡吹冷氣」會讓全球暖化火上加油,不然就來「吃冰」吧!
Thumbnail
2023/01/03
原文發表於夏天,不過貼來 vocus 時已經變冬天了。不過冬天吃完火鍋來根冰棒也是很讚啦...「夏日求生手冊」來了!在這種熱死人的天氣下,大家要怎麼辦呢?「躲在家裡吹冷氣」會讓全球暖化火上加油,不然就來「吃冰」吧!
Thumbnail
2022/11/23
大學生的福音!不用再費心解微積分、線性代數、微分方程的習題了!但這真的是「福音」嗎?AI 已經可以解出大學程度的數學問題,並且以人類聽得懂得方式講解。
Thumbnail
2022/11/23
大學生的福音!不用再費心解微積分、線性代數、微分方程的習題了!但這真的是「福音」嗎?AI 已經可以解出大學程度的數學問題,並且以人類聽得懂得方式講解。
Thumbnail
2022/11/22
­「遊戲中的暴力與色情元素,會不會對社會造成不良影響呢?」美國Stetson大學進行了一項研究,透過「統合分析」,整合了相關論文中的資料統計,探討遊戲中將女性角色塑造的「性化」,會不會提高玩家「性別歧視/厭女症」傾向,或是「對自己的身體不滿而降低對自身的肯定」。結論是「都不會」。
Thumbnail
2022/11/22
­「遊戲中的暴力與色情元素,會不會對社會造成不良影響呢?」美國Stetson大學進行了一項研究,透過「統合分析」,整合了相關論文中的資料統計,探討遊戲中將女性角色塑造的「性化」,會不會提高玩家「性別歧視/厭女症」傾向,或是「對自己的身體不滿而降低對自身的肯定」。結論是「都不會」。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透過蝦皮分潤計畫,輕鬆賺取零用金!本文分享5-6月實測心得,包含數據流程、實際收入、平臺優點及注意事項,並推薦高分潤商品,教你如何運用空閒時間創造被動收入。
Thumbnail
透過蝦皮分潤計畫,輕鬆賺取零用金!本文分享5-6月實測心得,包含數據流程、實際收入、平臺優點及注意事項,並推薦高分潤商品,教你如何運用空閒時間創造被動收入。
Thumbnail
單身的人有些會養寵物,而我養植物。畢竟寵物離世會傷心,植物沒養好再接再厲就好了~(笑)
Thumbnail
單身的人有些會養寵物,而我養植物。畢竟寵物離世會傷心,植物沒養好再接再厲就好了~(笑)
Thumbnail
不知你有沒有過這種經驗?衛生紙只剩最後一包、洗衣精倒不出來,或電池突然沒電。這次一次補貨,從電池、衛生紙到洗衣精,還順便分享使用心得。更棒的是,搭配蝦皮分潤計畫,愛用品不僅自己用得安心,分享給朋友還能賺回饋。立即使用推薦碼 X5Q344E,輕鬆上手,隨時隨地賺取分潤!
Thumbnail
不知你有沒有過這種經驗?衛生紙只剩最後一包、洗衣精倒不出來,或電池突然沒電。這次一次補貨,從電池、衛生紙到洗衣精,還順便分享使用心得。更棒的是,搭配蝦皮分潤計畫,愛用品不僅自己用得安心,分享給朋友還能賺回饋。立即使用推薦碼 X5Q344E,輕鬆上手,隨時隨地賺取分潤!
Thumbnail
身為一個典型的社畜,上班時間被會議、進度、KPI 塞得滿滿,下班後只想要找一個能夠安靜喘口氣的小角落。對我來說,畫畫就是那個屬於自己的小樹洞。無論是胡亂塗鴉,還是慢慢描繪喜歡的插畫人物,那個專注在筆觸和色彩的過程,就像在幫心靈按摩一樣,讓緊繃的神經慢慢鬆開。
Thumbnail
身為一個典型的社畜,上班時間被會議、進度、KPI 塞得滿滿,下班後只想要找一個能夠安靜喘口氣的小角落。對我來說,畫畫就是那個屬於自己的小樹洞。無論是胡亂塗鴉,還是慢慢描繪喜歡的插畫人物,那個專注在筆觸和色彩的過程,就像在幫心靈按摩一樣,讓緊繃的神經慢慢鬆開。
Thumbnail
★你如何使用你的腦子,決定你有什麼樣的腦子!  
Thumbnail
★你如何使用你的腦子,決定你有什麼樣的腦子!  
Thumbnail
這聽起來是前端科技,其實並不是。 這是日本最先進2017年底,最新發布的成果,距離已經過了7年: 可以注意到科學家已經可以提取腦子中的資料。 但是以最下面三件物品來看,目前提取的內容是有瑕疵的,三個分開的東西,提取大腦資料卻變成一件較寬的物品。 而最近經過AI辨識,可以高效率讀取腦中畫面的畫面,但是
Thumbnail
這聽起來是前端科技,其實並不是。 這是日本最先進2017年底,最新發布的成果,距離已經過了7年: 可以注意到科學家已經可以提取腦子中的資料。 但是以最下面三件物品來看,目前提取的內容是有瑕疵的,三個分開的東西,提取大腦資料卻變成一件較寬的物品。 而最近經過AI辨識,可以高效率讀取腦中畫面的畫面,但是
Thumbnail
人腦是自然界最神奇的創造之一。這個細小而複雜的器官擁有驚人的能力,使我們能夠思考、感知、記憶和創造。儘管科學家們已經在這個領域取得了長足的進展,但仍有許多關於人腦的奧秘等待我們去揭示。在本篇部落格中,我們將深入探討人腦的結構、功能以及其對我們的生活的重要性。
Thumbnail
人腦是自然界最神奇的創造之一。這個細小而複雜的器官擁有驚人的能力,使我們能夠思考、感知、記憶和創造。儘管科學家們已經在這個領域取得了長足的進展,但仍有許多關於人腦的奧秘等待我們去揭示。在本篇部落格中,我們將深入探討人腦的結構、功能以及其對我們的生活的重要性。
Thumbnail
《關於大腦的七又二分之一堂課》從演化的角度切入,以神經網絡為基礎,探討腦如何產生感知經驗、如何發展、如何和其他的腦互動,以及為什麼能夠產生差異和創造現實。作者以有別傳統的觀點來看待腦,提供的是一個動態的、充滿活力和可塑性的大腦模型。
Thumbnail
《關於大腦的七又二分之一堂課》從演化的角度切入,以神經網絡為基礎,探討腦如何產生感知經驗、如何發展、如何和其他的腦互動,以及為什麼能夠產生差異和創造現實。作者以有別傳統的觀點來看待腦,提供的是一個動態的、充滿活力和可塑性的大腦模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菜編。五天的研討會馬拉松在上週結束了,分別是2022跨領域神經科學國際研討會,還有中研院分生所(IMB) retreat,經過在中研院實習的一年,我也終於有海報成果發表!大學時在動物行為、生態和神經科學領域跳躍,不停得尋找研究興趣後,覺得進行神經科學研究更吸引我,想持續鑽研下去。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菜編。五天的研討會馬拉松在上週結束了,分別是2022跨領域神經科學國際研討會,還有中研院分生所(IMB) retreat,經過在中研院實習的一年,我也終於有海報成果發表!大學時在動物行為、生態和神經科學領域跳躍,不停得尋找研究興趣後,覺得進行神經科學研究更吸引我,想持續鑽研下去。
Thumbnail
《外科醫生與瘋狂大腦決鬥的傳奇:神經學奇案500年,世界最古怪病症的不思議之旅》 作者|山姆‧肯恩 譯者|吳莉君 出版|臉譜
Thumbnail
《外科醫生與瘋狂大腦決鬥的傳奇:神經學奇案500年,世界最古怪病症的不思議之旅》 作者|山姆‧肯恩 譯者|吳莉君 出版|臉譜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菜編,因為科技的進步,研究方法也不斷推陳出新,強大的電腦分析能力更是扮演了舉足輕重的地位,很多時候在分析前需要給電腦一個基準,這就牽涉到事前數位標準模型的建立,畢竟總不能叫電腦讀紙本吧?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菜編,因為科技的進步,研究方法也不斷推陳出新,強大的電腦分析能力更是扮演了舉足輕重的地位,很多時候在分析前需要給電腦一個基準,這就牽涉到事前數位標準模型的建立,畢竟總不能叫電腦讀紙本吧?
Thumbnail
又是關於大腦的超獵奇研究!利用誘導性多功能幹細胞(iPS 細胞)培養一個「類大腦」,再從上面長出了「眼睛」! 透過這個類大腦的發育過程,我們可以來研究人類眼睛的發育,並且用它來當作探討眼睛發育缺陷的模型系統。(但是我覺得真正的目的是「種器官用來移植」啦...)
Thumbnail
又是關於大腦的超獵奇研究!利用誘導性多功能幹細胞(iPS 細胞)培養一個「類大腦」,再從上面長出了「眼睛」! 透過這個類大腦的發育過程,我們可以來研究人類眼睛的發育,並且用它來當作探討眼睛發育缺陷的模型系統。(但是我覺得真正的目的是「種器官用來移植」啦...)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