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評
含有「書評」共 7081 篇內容
全部內容
發佈日期由新至舊
温某的小日子的沙龍
2025/11/03
別把你的錢留到死—規劃人生藍圖,在死前用盡你累積的財富過最精彩的人生
《Die With Zero》讀後感,對金錢、時間、健康以及人生體驗的看法。作者強調「記憶股息」的概念並探討以「死前財產歸零」為目標,及早規劃人生體驗,最大化生命的活力與價值。此外,文章也提供了生存費用估算的建議。
#
別把你的錢留到死
#
人生規劃
#
書評
1
1
Vytha xu
1 小時前
喜歡
❤️ ❤️
喜歡
Yang Sir楊助理
2025/11/03
車禍初判表不是真相!從《最高學以致用法》了解處理流程
《最高學以致用法》談海因利奇法則:1起重大事故,背後藏著300次「跡近錯失」。法律實務也一樣──要避免官司,不靠辯才,而是懂得從小錯防大禍。從車禍初判表到事故鑑定報告,真正的學以致用,就是預防思維。
#
生活法律
#
書評
#
閱讀書評
4
留言
射手媽咪婷婷的沙龍
2025/11/03
【兒童繪本】有誰撿到我的東西?
如果你發現遺失一件物品,會努力積極把它找回來嗎?還是心想「舊的不去,新的不來」,安慰自己再重新購買就好了呢? 《有誰撿到我的東西?》繪本講述的是在校園裡,許多小朋友因為丟三落四而遺失物品,但卻因為負責失物招領的黑熊主任看起來有點兇狠,於是小朋友們因為害怕而不敢前往領取,直到大方又有勇氣的小山雀
#
有誰撿到我的東西
#
書籍推薦
#
好書推薦
3
留言
梁淑淇的沙龍
2025/11/03
《和魔女共度的七天》:少年冒險×警察推理×幻想科學
東野圭吾的小說對我來說一向是可輕鬆讀完的作品,即使題材沉重也能夠輕易讀完,所以如果看了多本沉重的書想舒緩一下就可以挑東野圭吾的小說來看。 《和魔女共度的七天》由前警員被殺開始,兒子開始調查父親的被殺案,並在遇然的機會下認識了一個猶如有魔法的女人,在對方協助下追查父親被殺的真相,而同一時間警方也
#
閱讀日誌
#
書評
#
閱讀
喜歡
留言
這本真的好好看|選書交給我,閱讀交給你
2025/11/02
《爬在地上的人》:一部未完的臺灣史詩
若《柏青哥》讓人看見離散的韓裔命運,《爬在地上的人》則讓人讀見臺灣自身的靈魂。張文環以日治末期為舞台,細膩描寫語言、姓名與身分的掙扎,市井風土與人性光影交織成一幅百年臺灣史詩。讀來像聽長輩說故事,又像照見家族記憶。這是屬於我們的《柏青哥》——一部讓人笑著、痛著、重新認識自己的小說。
5/5
爬在地上的人
#
爬在地上的人
#
張文環
#
臺灣文學
1
留言
春日影
2025/11/02
有雷《平滑世界及其敵人》心得:名為愛的板機
大家好,我是藍橋春雪。 這次想和各位推薦的是一本叫作《平滑世界及其敵人》的科幻小說,不過與其說是科幻小說,不如說是一本集結了多篇科幻短篇的輕小說。 本書設定有趣跳脫,劇情也另人猜想不到。雖然部分故事角色情感鋪排不足,不過仍然值得一看。在以下段落中,我將分享最喜歡的短篇〈獻給美亞羽的手槍》。
#
讀書心得
#
書評
#
小說
8
2
藍橋春雪
發文者
11 小時前
喜歡
建議搭配夢燈籠服用 https://youtu.be/MtLHwqbE1eI?si=xYrW5qOCRqxAuXUY
喜歡
書宅
2025/11/02
11月書宅 – 秋轉冬
11月書宅 – 秋轉冬 突然的睡一覺醒來隔天突然就涼了 好像夏天在黃昏打卡完 悄無聲息的辭職了 然後很突然的涼了幾天後 又有點冷了 秋天真不錯 感覺只要上幾天班 就要轉冬了 大概是高級派遣人員吧(過渡救急的)
#
一句話說書
#
書
#
心得
2
留言
射手媽咪婷婷的沙龍
2025/11/01
爺爺的鏡子:少年、黑貓與一場拯救爺爺記憶的鏡中冒險
你可曾有過幫長輩尋找物品的經驗嗎?尤其當他們記憶力衰退,或是口語表達不夠清楚的時候,要順利找到物品便成為一個有難度的任務。 《爺爺的鏡子》講述的是失智的爺爺想麻煩小男孩真伊幫忙找尋一面遺失的鏡子,但這面鏡子並不在現在所處的世界,而是在「鏡子另一邊」的世界,聽起來有些奇幻,但因為真伊抱持著對爺爺
#
爺爺的鏡子
#
書籍推薦
#
書評
2
留言
德國留學仔想靠寫作賺點錢
2025/11/01
《張忠謀自傳》書評|台積電創辦人的奮鬥、挫折與科技傳奇
《張忠謀自傳》完整記錄了台積電創辦人張忠謀的人生歷程,從中國動盪時期的童年,到美國哈佛、麻省理工與史丹佛的求學,再到德州儀器的高階主管生涯,最終創立台積電,帶領台灣走向世界舞台。書中不僅展現他對半導體技術的鑽研,也揭露了管理、政策、人脈在科技產業中的關鍵角色。
5/5
張忠謀自傳
#
張忠謀
#
台積電
#
半導體
11
2
鹿鳴呦呦
1 天前
2
雖然剛剛認識你這裡,但是很喜歡你的書評,真的很認真的書寫✍️。👍
2
德國留學仔想靠寫作賺點錢
發文者
1 天前
喜歡
鹿鳴呦呦 謝謝你!!
喜歡
三峽貓貓的沙龍 書評 X 育兒 X 職場
2025/11/01
閱讀 |《家庭儀式》儀式感不只是生活小確性,也是培養孩子教養的助力
「儀式感」近年來常與消費、跟風劃上等號,但其實儀式感能賦予日常生活特殊意義,甚至幫助歐洲父母調整孩子的生活習慣。本文探討如何透過正確的儀式教養法,建立孩子的生活秩序、安全感與家庭凝聚力。
#
閱讀心得
#
書評
#
儀式
3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