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道德經第1章】道與人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raw-image

經文:

王弼本: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故常無欲,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此兩者同出而異名,同謂之玄,玄之又玄,眾妙之門。

帛書(校):

道,可道也,非恒道也。名,可名也,非恒名也。无名,萬物之始也;有名,萬物之母也。故恒无欲也,以觀其眇,恒有欲也,以觀其所噭。两者同出,異名同胃,玄之又玄,眾眇之門。


道可「道」,非「常道」

道如果可以說明,便不是真切、根本的道。

字義的意思是如此,但意涵可能更深層。

第二個「道」,應不只是表達、說明,而是指能涵蓋更大範圍的「意念」。說明了道是什麼,道便被侷限,被限制在說明的內容之中,而意念涵攝更廣,也更深入,只要認為道是什麼,道就限縮。

這也反應出一個問題,是誰在「道」?第二個道具有動作性跟主動性,需要一個主體來行使動作,這個主體應該是人,人才會有意念、想像與表達,但加入了人,道便不是「常道」。

「常道」是道元,宇宙中最根本、元始的自然狀態,生生不息,恆久運作,萬物盡在道中,人也不例外,若以人的意念進入道,道就會因為意念而有所變化,不再是原始的道。


「名」可名,非「常名」

「名」是萬物的具象,從細微到成形,顯現成相。萬物從基本粒子(或弦)到原子、分子、細胞,再到有機物、無機物,按照一定的軌跡,逐漸形成,我們不知道它的名稱,但萬物以他們該有的型態存在,這是「自然的名」。

第二個「名」,人類又出現了,人定義了萬物,萬物因此有了名,萬物的本質被框在這個名之中,並被賦予人的意念想像,使萬物不再處於「常名」。

「常名」是本質形態,萬物都有它最為基本的特質,也是其本來面目,在未受干擾前,它們是什麼不是什麼,存在或不存在,都是宇宙中的一環,自有它的道理。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此俳句是為了說明道是什麼,但只要說明,就會加進人的意識,所以只能反著說道不是什麼。說明是為了解,只有人才會想「了解」,相對於萬物,萬物本就處於道之中,順應自然,不用也不必去了解,而人因為有意念、意識,對於道就會產生多元解釋或是限制道的範圍,便可能因此導致多種演變。


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

回歸到「自然的名」,在那個沒有人的時空裡,世界正在形成,「無名」並非空無一物,而是出現萬物之前的階段,為天地初始,可能是剛出現能量、磁場、氣等精微之物的時候,此時道早已在運作;「有名」,萬物逐漸具象,然後成相,形成具有「存在」屬性的「物」,萬物能存在,便進入物衍生物的循環階段。從「無名」到「有名」,皆是道,是沒有人介入的自然之道。

raw-image

故常無欲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

「故」字銜接了前後兩文,表示前後文具有關聯性,且語帶轉折,不僅承接「無名有名」與「無欲有欲」,更順理成章地加入了人。

在「故」字後,話鋒一轉,要求應以什麼態度去觀,要求誰?誰才能觀?此處俳句明顯加入了人,以人為主體去觀,也只有人是「欲」的載體,動植物的生存之欲則屬於天道自然,沒有人的複雜。

「欲」不僅僅是欲求,應是泛指人的念頭、認識、想像,「無欲」便是拋開這些意識,讓自己融入自然,去觀,去體會道的奧妙,感受道的運作;「有欲」則是有了這些意識,萬物便只顯現在「自認為」之中,就像在「道」上劃一條界線,線內是自己的認為,不知有線外,因此存有意識去觀,便會看到邊界。

「常」是保持在某一種狀態,「常道」意指「道」保持在自然軌跡上,所以恆常,「常無欲」,若保持拋開自我意識,便能呈現融入天地萬物的狀態。


此兩者,同出而異名,同謂之玄

此兩者是以下列哪兩種對比?

「無名」與「有名」

「無欲」與「有欲」

「無名有名」與「無欲有欲」

本章藉人來解釋道,道本不變,因為有人,道便隨人而變,以人的認知而呈現,脫離本來的道,所以人是關鍵,「無名有名」與「無欲有欲」正是以人為分歧,在無人時,是「自然的名」,萬物本自存在;在有人時,則是「人的欲」,萬物存在於人的意識之中。

但,無論有人或無人,「名」與「欲」皆屬同源,皆從道體所出,都有顯相的概念,道的運作勢必從無相到有相,或是,有相到無相,整個過程因為人的介入而開始多變,多變謂之玄。


玄之又玄,眾妙之門

如今現況是,「人的欲」與「自然的名」同時存在,人的意識限縮了道的意涵,但人的意識卻容易浮動,從「自然」的角度來看,人仍然屬於自然、屬於萬物,無論人的意識如何,皆是道的自然運作,因此,一方面人自行定義萬物,使萬物的可能性因人的意識而塌縮,另一方面,人的意識卻又離不開「道」的掌握,如此相互影響,玄之又玄,道體本為妙,加上因人而多變之妙,形成眾妙之門。



關於「有」與「無」

因斷句不同,

產生「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及

「常無,欲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

「無」是道,「有」亦是道,有無皆是道體的一部份,「常無」即是拋開自我,去察覺道中之無,「常有」則是了解道的存在,體會萬物的終始。核心依然是以人為主體,從人的角度去描述道體,一樣要求放下人的意識,才能感受「道」的究竟。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Peace的沙龍
84會員
47內容數
Peace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4/07/07
當人活得其所,在其肉身,不做損毀身體之事,在其心念,不受紛雜訊息污染,身體強健、心靈開闊,一念一動,沉穩內斂、渾厚有力,卻是量力而行、不虛妄,因合度而與道合,即使身死,意識仍在道中。
Thumbnail
2024/07/07
當人活得其所,在其肉身,不做損毀身體之事,在其心念,不受紛雜訊息污染,身體強健、心靈開闊,一念一動,沉穩內斂、渾厚有力,卻是量力而行、不虛妄,因合度而與道合,即使身死,意識仍在道中。
Thumbnail
2024/04/28
道可為始,亦可以為止,它是一切的起源,也是萬物的歸屬,天下萬物由道所生,從道而知終始,人亦屬萬物之一,卻多於「意識」,阻隔本性與道之連結,所以須「知性」,「知止」,以了正道。
Thumbnail
2024/04/28
道可為始,亦可以為止,它是一切的起源,也是萬物的歸屬,天下萬物由道所生,從道而知終始,人亦屬萬物之一,卻多於「意識」,阻隔本性與道之連結,所以須「知性」,「知止」,以了正道。
Thumbnail
2023/07/02
君子居則貴左,用兵則貴右。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器,不得已而用之,恬淡為上,勝而不美。
Thumbnail
2023/07/02
君子居則貴左,用兵則貴右。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器,不得已而用之,恬淡為上,勝而不美。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透過蝦皮分潤計畫,輕鬆賺取零用金!本文分享5-6月實測心得,包含數據流程、實際收入、平臺優點及注意事項,並推薦高分潤商品,教你如何運用空閒時間創造被動收入。
Thumbnail
透過蝦皮分潤計畫,輕鬆賺取零用金!本文分享5-6月實測心得,包含數據流程、實際收入、平臺優點及注意事項,並推薦高分潤商品,教你如何運用空閒時間創造被動收入。
Thumbnail
單身的人有些會養寵物,而我養植物。畢竟寵物離世會傷心,植物沒養好再接再厲就好了~(笑)
Thumbnail
單身的人有些會養寵物,而我養植物。畢竟寵物離世會傷心,植物沒養好再接再厲就好了~(笑)
Thumbnail
不知你有沒有過這種經驗?衛生紙只剩最後一包、洗衣精倒不出來,或電池突然沒電。這次一次補貨,從電池、衛生紙到洗衣精,還順便分享使用心得。更棒的是,搭配蝦皮分潤計畫,愛用品不僅自己用得安心,分享給朋友還能賺回饋。立即使用推薦碼 X5Q344E,輕鬆上手,隨時隨地賺取分潤!
Thumbnail
不知你有沒有過這種經驗?衛生紙只剩最後一包、洗衣精倒不出來,或電池突然沒電。這次一次補貨,從電池、衛生紙到洗衣精,還順便分享使用心得。更棒的是,搭配蝦皮分潤計畫,愛用品不僅自己用得安心,分享給朋友還能賺回饋。立即使用推薦碼 X5Q344E,輕鬆上手,隨時隨地賺取分潤!
Thumbnail
身為一個典型的社畜,上班時間被會議、進度、KPI 塞得滿滿,下班後只想要找一個能夠安靜喘口氣的小角落。對我來說,畫畫就是那個屬於自己的小樹洞。無論是胡亂塗鴉,還是慢慢描繪喜歡的插畫人物,那個專注在筆觸和色彩的過程,就像在幫心靈按摩一樣,讓緊繃的神經慢慢鬆開。
Thumbnail
身為一個典型的社畜,上班時間被會議、進度、KPI 塞得滿滿,下班後只想要找一個能夠安靜喘口氣的小角落。對我來說,畫畫就是那個屬於自己的小樹洞。無論是胡亂塗鴉,還是慢慢描繪喜歡的插畫人物,那個專注在筆觸和色彩的過程,就像在幫心靈按摩一樣,讓緊繃的神經慢慢鬆開。
Thumbnail
原文: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獨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強字之曰:道,強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遠,遠曰反。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城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這一篇講的是道生成於無形的天,生生息息周而運行的天是大地的
Thumbnail
原文: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獨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強字之曰:道,強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遠,遠曰反。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城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這一篇講的是道生成於無形的天,生生息息周而運行的天是大地的
Thumbnail
【原文賞析】 道,沖而用之或不盈,淵兮似萬物之宗。挫其銳,解其紛,和其光,同其塵。湛兮,似或存。吾不知其誰之子,象帝之先。《道德經》第四章 道,就像一個無窮無盡的空間,它的力量和作用似乎永遠用不盡。它的深遠和神秘,就像是萬物的根源,讓人敬畏不已。它可以讓人平和安靜,彷彿擁有無窮智慧。它就像是
Thumbnail
【原文賞析】 道,沖而用之或不盈,淵兮似萬物之宗。挫其銳,解其紛,和其光,同其塵。湛兮,似或存。吾不知其誰之子,象帝之先。《道德經》第四章 道,就像一個無窮無盡的空間,它的力量和作用似乎永遠用不盡。它的深遠和神秘,就像是萬物的根源,讓人敬畏不已。它可以讓人平和安靜,彷彿擁有無窮智慧。它就像是
Thumbnail
【原文賞析】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無名,萬物之始;有名,萬物之母。故常無欲,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此兩者同出而異名,同謂之玄。玄之又玄,眾妙之門。《道德經》第一章 道,如果可以用言語來表述,就不是永恆不變的道。名,如果可以用名字來界定,就不是永恆不變的名。在名字未確定之前,
Thumbnail
【原文賞析】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無名,萬物之始;有名,萬物之母。故常無欲,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此兩者同出而異名,同謂之玄。玄之又玄,眾妙之門。《道德經》第一章 道,如果可以用言語來表述,就不是永恆不變的道。名,如果可以用名字來界定,就不是永恆不變的名。在名字未確定之前,
Thumbnail
易經是什麼? 一句話來形容,就是,「一陰一陽之謂道」。 你也能從電腦,計算機語言1、0的關係,來看易經「一陰一陽」的奧秘。 科技發展是蘊含著「易經」的哲理, 「生生之為易」,易就是生,而生生就是連續不斷地發展變化, 沒有一刻停息,也沒有上帝來創造生命,是自然界的基本規律,通過生存、繁衍、進化
Thumbnail
易經是什麼? 一句話來形容,就是,「一陰一陽之謂道」。 你也能從電腦,計算機語言1、0的關係,來看易經「一陰一陽」的奧秘。 科技發展是蘊含著「易經」的哲理, 「生生之為易」,易就是生,而生生就是連續不斷地發展變化, 沒有一刻停息,也沒有上帝來創造生命,是自然界的基本規律,通過生存、繁衍、進化
Thumbnail
天地之所以能長久,是因其不為己而生,所以能長生。 聖人以外在事物為優先,把自己放在最後,反而先收到正向回饋;將自己置之度外,反而成就其身。
Thumbnail
天地之所以能長久,是因其不為己而生,所以能長生。 聖人以外在事物為優先,把自己放在最後,反而先收到正向回饋;將自己置之度外,反而成就其身。
Thumbnail
道可「道」,非「常道」 道如果可以說明,便不是真切、根本的道。 字義的意思是如此,但意涵可能更深層。
Thumbnail
道可「道」,非「常道」 道如果可以說明,便不是真切、根本的道。 字義的意思是如此,但意涵可能更深層。
Thumbnail
以宇宙學的理論來解釋「道法自然」--「道」為宇宙的「軌道」;「法」是「法則」。軌道的運行依循法則而走,稱為「自然定律」。也就是說:宇宙間一切存在的本質都必須是順著固有的法則運作;唯有順其自然,才可永恒。因此,只有真正懂得如何與自然達成和諧的人,才有可能和道法融為一體,天人合一……
Thumbnail
以宇宙學的理論來解釋「道法自然」--「道」為宇宙的「軌道」;「法」是「法則」。軌道的運行依循法則而走,稱為「自然定律」。也就是說:宇宙間一切存在的本質都必須是順著固有的法則運作;唯有順其自然,才可永恒。因此,只有真正懂得如何與自然達成和諧的人,才有可能和道法融為一體,天人合一……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