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洲打工,一周「至少」要賺多少錢?讓我用2022年最新的法定最低薪資告訴你

更新 發佈閱讀 13 分鐘

「一周賺多少才夠?」這是我來澳洲後,最常被問到的一個問題。

「錢沒有在嫌多的,當然是越多越好!能周周破千是最好啦!(笑)」

那如果賺不到那麼多錢,那一周「至少」要賺多少才夠?

不論是在台友人,還是來澳洲的新包,通常最好奇的往往不是文化差異,而是澳洲打工能賺多少錢。

所以每當有人問我類似開頭那樣的問題,個人認為這只是個假議題。畢竟,能發大財誰不要?但如果不能發大財的話,「最起碼要賺多少」卻是很少人有的概念。

最起碼,也要夠基本的生活開銷吧?

相信很多背包客千里迢迢來到澳洲,不只是求個溫飽而已,最好是在「打工」與「度假」之後,回國時還能存有一筆小積蓄。

因此本篇文章針對澳洲2022年未來一年的法定最低薪資部分做些資訊分享,表示在法律的底線下,背包客「合理」期望的「最低」薪資該有多少。

raw-image

關於澳洲的會計年度

進入正題前,先做個背景補充,以免大家對年「中」才發調薪文有些疑問。

財政年度,又稱會計年度,是指公司或國家每年制定預算或計算收入的統計時間。但每個國家或其法例所轄的組織各有不同,大抵分成兩類:一是曆年制,一是跨年制。

澳洲的會計年度(Financial year)不像我們一般認知的是走曆年制的當年度1月到12月,而是跨年制的從當年7月到隔年6月,因此才有年「中」與年「終」與我們相反的情形。就像每年澳洲的綜所稅,也都是從前一年的7月算到當年6月,然後從7月-10月開始所謂的報稅季。

所以站在會計年度的角度而言,台灣所謂的年中,在澳洲只是他們的年「初」,也是為什麼有些法令都在每年七月正式實施的緣故。因此法定最低薪資的調漲,通常也在每年的六月發布消息,七月開始實施。

至於其他國家的制度,詳細可以參考:維基百科:財政年度

澳洲法定最低薪資

根據澳洲官方公平工作調查專員署(Fair Work Ombudsman, FWO)於今年6月下旬發布的消息:

2022年7月1日起,法定最低薪資為稅前21.38澳幣/小時,跟去年20.33的時薪比起來,薪資調幅達到5.2%。
在每周工作法定38小時工作時數下,最低週薪則為812.60元。

由於臨時工(Casual)不像全職(Full-time)有額外福利,像是半年一週的有薪假、有薪病假等,而且基本上只要沒上工就等於沒收入,所以政府在法定最低薪資基礎上額外加上25%當作「補助津貼」,也就是稅前26.725/小時(21.38*1.25),才是臨時工的基本底薪。

通常背包客工作類型不外乎有全職(Full-time)、工讀(Part-time)、臨時工(Casual)以及計件制(Piece rates),而不論哪種工作類型,至2017年澳洲新稅制的關係,針對背包客,只要是合法工作,不論賺多少,政府「最少」都會從中抽取15%的所得稅。

根據澳洲稅務局ATO官方的數據,打工度假簽證目前各級距最新的稅率表如下:

raw-image

澳洲每年的報稅季節是7/1–10/31,與疫情前相比,所得級距在2020年時向上調整過一次。因此對打工度假的背包客來說,級距上調可以多留一點錢進自己的口袋中,而對缺工的澳洲來說,則是多一點吸引背包客留在澳洲的誘因。

那麼,一周「至少」要賺多少錢?

對於稅前與稅後時薪有所了解後,我們就能開始探討一周最少要賺多少才算是「法定低標」。

澳洲法定一周的最高工時為38小時,超過則有額外加班費,因此我們照著法律走,用法定基本薪資最高工時,以及搭配15%的稅率做計算(澳幣):

正職Full-Time:
稅前21.38/小時→812.40/周
稅後18.17/小時→690.54/周

臨時工Casual:
稅前26.725/小時→1015.55/周
稅後22.72/小時→863.21/周

最後得知法定最低薪資下,一周的落點約在稅前812~1015元,或是稅後690~863元

所以從上述結果得知,如果人正在澳洲打工渡假,但是周薪如果沒有達到法定稅後690~863澳幣的低標,或許你要趕緊考慮找下一份工作。

在準備入秋、入冬之餘,趕快找工作吧!進入淡季的澳洲,工作只會越來越難找,有些工作甚至時數也會越來越短(延伸閱讀:來澳洲墨爾本兩個月的坎坷找工經驗談)。

除非旺季能將淡季的周薪給補回來,就像我下半年番茄場的狀況一樣,淡季每周薪資只有400~500左右,都是靠旺季拉平均,最後才將薪資平均拉到一周760左右。(延伸閱讀:結束了,我的澳洲打工生活!最後一次的農場薪資收入大公開)。

因此,如果薪資四季穩定在一周690~863元之間(甚至更高),除非職業倦怠或是工作環境氣氛不佳,不然不要隨便換工作,你只會後悔!

最後,如果是靠黑工的或是寄件制的朋友,黑工通常因為薪資低,必須用高工時才能達到最低標準計件制則是要每周薪資除上工作時數,才能知道自己的薪資有沒有達法定最低標準。

如果屬於上述兩種不達法律底線的敘薪方式,或許你要考慮看看該不該換工作,因為你值得更好的薪水(集二、三簽除外),現階段找不到更好的,過渡期只能將就點騎驢找馬,順便賺工作經驗,相信白洞、白色的明天在等著你們。

稅前與稅後薪資

通常我不會把稅前薪資當作基準,就像每周在預估時數跟績效獎金的時候也是,稅前是虛的,到手的薪資才是真的!

就像是我在澳洲賺了「稅前」100萬台幣跟「實拿」100萬,先別說一個稅前稅後落差就15萬,光說出來氣勢也不一樣!

說這麼多,只是想說,只有實際到手的薪資才是真的,剩下的雇主都幫你繳給澳洲政府當做「強收的保護費」,用稅前計算薪資,只是幫自己多添一道計算85%實拿薪資的手續罷了。

以台灣的角度來看澳洲薪資

澳洲大多都採周薪制,不像台灣採月薪制,因此可以把一周乘上4次,就大概是台灣一個月的薪資水準:

一周690~863澳幣(稅後)
=四周2760~3452澳幣
≒一個月55200~69040台幣(匯率1:20計算)

從上述結果可得知,如果是以「賺錢」為首要目標來澳洲打工度假的,只要在台灣的月薪低於55200~69040這段區間,那就來吧!台灣的薪水真不值得你留戀。

畢竟澳洲近年來都是全世界法定基本薪資最高(或是前幾高)的國家,所得稅與其他高所得國家比較相對較低,而且物價還不是世界最高的。更何況澳洲22年的薪資調高5.2%,調薪幅度更是近15年最高,許多領著法定最低薪資的背包客更是加薪有感。

根據維基百科<List of countries by minimum wage>所示,澳洲在2021年薪資上調後,為「稅前時薪」最高的國家,年薪則為第二高(第一名為盧森堡),長年與盧森堡競逐第一的寶座。

在這裡,賺多少錢不是本事,存了多少才是真本事!

同樣澳洲一年,
有人賺了稅前百萬;有人賺了稅後百萬;有人了稅後百萬,
你說誰比較厲害?

反之,如果月薪落點在55200~69040台幣之間(甚至是超過),就必須權衡待在台灣與來到澳洲兩者之間的兩相權衡取其利

畢竟,在台灣這樣的高薪,在澳洲只是最低標準而已。

除非你有本事在澳洲賺到比台灣更高的薪水,否則就要考慮是否有其他誘因或理由吸引你前往澳洲打工度假。

背包客無奇不有,來澳洲打工的理由也千百萬種,端看自己是基於什麼目的決定踏上澳洲這條「不歸路」

結語

去年的文章《澳洲打工,一周「至少」要賺多少才夠?讓我用2021年的法定薪資告訴你》曾預測近一兩年澳洲的基本時薪會看到2字頭,想不到隔一年就直接達標,連帶臨時工的時薪也達到25澳幣。

去年的結語也提到,疫情導致的缺工(背包客易出難進),勞動市場的主導權從資方變成勞方,當地人不願去做的3K工作也導致背包客一位難求,在勞動市場上成為炙手可熱的存在。

甚至以前只收當地人、永久居留權的工作,疫情之後也都缺工缺到將職位釋出給背包客,有利於背包客融入當地社群中。

還有澳洲政府出台的所得稅率級距上調,以及因為疫情導致的不便,讓願意留在澳洲的外國人延長簽證期限,或是辦理臨時簽證延長居留時間,也是希望吸引所剩不多的背包客留在當地不要回國,以維持經濟運作。

種種宏觀環境的利多,讓背包客生存環境沒有以往這麼困難。

如果賺錢是來澳洲打工的首要目標,除了付出勞力所獲得的薪資收入外,也別忘了要考量背後的「隱沒成本」,像是職涯中斷、放不下的親朋好友、應負的責任等等,並切記每個選擇背後都有它的代價

不論最終選擇待在台灣還是過來澳洲,不忘一句老話:

請對自己的選擇做負責!
沒有人有義務為你的選擇善後擦屁股。

後記

如果對於澳洲過去近10年的薪資、稅制以及匯率有興趣的話,歡迎讀者參考另一篇著作《2022澳洲打工必看》澳洲年薪百萬的神話與實話:一次搞懂澳洲近年來的薪資、稅制與匯率變化,文中提到2022年調高底薪後的狀況與分析。

文末,附上2022年以及2021年的澳洲薪資的澳幣/台幣對照表(小數點四捨五入,有誤差請見諒)當作收尾。

raw-image
raw-image

補充:計件制薪資時薪化

計件制在今年有個好消息,公平工作委員會(The Fair Work Commission)最新出爐的法條,只是要按件計酬(不論全職、兼職或臨時工),勞動者也必須得到最低工資保障。

2022年4月28日開始,計件制工人每天工作的最低工資保證,且雇主有義務記錄其計件工人的工作小時數和適用的計件工資,確保工人可以獲得合理的報酬。

如果計件制工人在獲得計件工資外,還得從事其他與計件制非相關工作,則必須按照相關的獎勵小時工資率支付該工作的報酬。

對於工作時數小於76小時的新手而言,仍要確保他們薪資能符合法定最低時薪的要求。

以下為官方根據22年7月1日最新實施的薪資作為範本:

raw-image

礙於每間農場與蔬果種類有所不同,計件制度也各有差異,不易計算,因此不再贅言展開探討,對計件制有興趣的讀者可以自行上網搜尋公平委員會的資料,或是詢問其他背包客的心得。


參考資料

  1. 維基百科:財政年度
  2. 維基百科:List of countries by minimum wage
  3. 公平工作調查專員署(Fair Work Ombudsman, FWO):2022–2023底薪調漲
  4. 澳洲稅務局ATO:2021–2022年稅率
  5. 新規:農場計件採摘時薪不得低於$25
  6. 公平工作調查專員署-Pay & piece rates:計件制薪資薪規定
  7. 公平工作調查專員署-Pay & piece rates:如何訂定計件制薪資

延伸閱讀

農場生活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Patrick.Wong的沙龍
258會員
520內容數
一位在因緣際會之下,動了想去紐西蘭的念頭,卻陰錯陽差跑到澳洲打工度假的背包客。 脫離台灣世俗的期待,踏上打工度假的不歸路,第二人生正式在澳洲啟航。 如果人生很短,那青春就是短暫一瞬間,屬於你的第二人生,下一站在哪呢?還沒開始的理由,又是什麼呢? 歡迎來到我的澳洲故事館,分享我在澳洲的旅程故事。
Patrick.Wong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4/10/19
被讀者敲碗,希望來一篇紐澳薪資差異的比較。為造福廣大後進,就簡單來分享紐澳「法定」「最低」薪資的比較。 結論:澳洲適合「打工」,紐西蘭適合「度假」。從賺錢的角度來看,澳洲是背包客當之無愧的第一選擇。
Thumbnail
2024/10/19
被讀者敲碗,希望來一篇紐澳薪資差異的比較。為造福廣大後進,就簡單來分享紐澳「法定」「最低」薪資的比較。 結論:澳洲適合「打工」,紐西蘭適合「度假」。從賺錢的角度來看,澳洲是背包客當之無愧的第一選擇。
Thumbnail
2024/07/06
澳打之前必須先知道的三個重點:薪資、稅制、匯率: 薪資代表能期待的法定最低薪資有多少。稅制代表繳完稅後實拿的薪資有多少。匯率代表澳幣能換回等同多少價值的台幣。 假設匯率不會有太大波動,未來一年台灣背包客在澳洲打工「可預期」的「稅後」年薪落在2013年的水準,離澳幣全盛時期的百萬年薪差距僅差一步之遙。
Thumbnail
2024/07/06
澳打之前必須先知道的三個重點:薪資、稅制、匯率: 薪資代表能期待的法定最低薪資有多少。稅制代表繳完稅後實拿的薪資有多少。匯率代表澳幣能換回等同多少價值的台幣。 假設匯率不會有太大波動,未來一年台灣背包客在澳洲打工「可預期」的「稅後」年薪落在2013年的水準,離澳幣全盛時期的百萬年薪差距僅差一步之遙。
Thumbnail
2024/06/03
澳洲打工一周「至少」要賺多少錢?稅前周薪破千只是基本門檻!如果不讓自己周薪破1500澳幣,都不好意思說自己來澳洲打工是以賺錢為目的。
Thumbnail
2024/06/03
澳洲打工一周「至少」要賺多少錢?稅前周薪破千只是基本門檻!如果不讓自己周薪破1500澳幣,都不好意思說自己來澳洲打工是以賺錢為目的。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雙11於許多人而言,不只是單純的折扣狂歡,更是行事曆裡預定的,對美好生活的憧憬。 錢錢沒有不見,它變成了快樂,跟讓臥房、辦公桌、每天早晨的咖啡香升級的樣子! 這次格編突擊辦公室,也邀請 vocus「野格團」創作者分享掀開蝦皮購物車的簾幕,「加入購物車」的瞬間,藏著哪些靈感,或是對美好生活的想像?
Thumbnail
雙11於許多人而言,不只是單純的折扣狂歡,更是行事曆裡預定的,對美好生活的憧憬。 錢錢沒有不見,它變成了快樂,跟讓臥房、辦公桌、每天早晨的咖啡香升級的樣子! 這次格編突擊辦公室,也邀請 vocus「野格團」創作者分享掀開蝦皮購物車的簾幕,「加入購物車」的瞬間,藏著哪些靈感,或是對美好生活的想像?
Thumbnail
隨著各國重新開放國門,打工度假也重新回到許多年輕人的選項中,位於南半球的紐西蘭,在這一波出國熱潮中,也是許多人考慮的選項之一。 如果賺不到那麼多,一周「至少」要賺多少才夠?在紐西蘭法定最低薪資的底線下,「合理」期望的「最低」薪資該有多少?就跟著本篇繼續看下去。
Thumbnail
隨著各國重新開放國門,打工度假也重新回到許多年輕人的選項中,位於南半球的紐西蘭,在這一波出國熱潮中,也是許多人考慮的選項之一。 如果賺不到那麼多,一周「至少」要賺多少才夠?在紐西蘭法定最低薪資的底線下,「合理」期望的「最低」薪資該有多少?就跟著本篇繼續看下去。
Thumbnail
「一周賺多少才夠?」這是我來澳洲後,最常被問到的一個問題。每當有人問我類似開頭那樣的問題,個人認為這只是個假議題。 畢竟,能發大財誰不要?但如果不能發大財的話,「最起碼要賺多少」卻是很少人有的概念。因此本篇文章來分享一下,根據澳洲2023年最新發布的基本薪資,背包客合理期望的「最低」薪資該有多少。
Thumbnail
「一周賺多少才夠?」這是我來澳洲後,最常被問到的一個問題。每當有人問我類似開頭那樣的問題,個人認為這只是個假議題。 畢竟,能發大財誰不要?但如果不能發大財的話,「最起碼要賺多少」卻是很少人有的概念。因此本篇文章來分享一下,根據澳洲2023年最新發布的基本薪資,背包客合理期望的「最低」薪資該有多少。
Thumbnail
「一周賺多少才夠?」這是我來澳洲後,最常被問到的一個問題。每當有人問我類似開頭那樣的問題,個人認為這只是個假議題。 畢竟,能發大財誰不要?但如果不能發大財的話,「最起碼要賺多少」卻是很少人有的概念。因此本篇文章來分享一下,根據澳洲2022年最新發布的基本薪資,背包客合理期望的「最低」薪資該有多少。
Thumbnail
「一周賺多少才夠?」這是我來澳洲後,最常被問到的一個問題。每當有人問我類似開頭那樣的問題,個人認為這只是個假議題。 畢竟,能發大財誰不要?但如果不能發大財的話,「最起碼要賺多少」卻是很少人有的概念。因此本篇文章來分享一下,根據澳洲2022年最新發布的基本薪資,背包客合理期望的「最低」薪資該有多少。
Thumbnail
破除澳洲打工常見的四大迷思: 1. 澳洲政府只負責簽證,不負責落地後的工作; 2. 第一桶金好賺,但不好存; 3. 澳洲的物價其實不高; 4. 在澳洲待個一兩年,不代表英文會變好。 對澳洲打工有嚮往,卻還有所恐懼、猶豫的有緣人,希望這篇文章可以改變你躊躇不前的「思想與觀念」。
Thumbnail
破除澳洲打工常見的四大迷思: 1. 澳洲政府只負責簽證,不負責落地後的工作; 2. 第一桶金好賺,但不好存; 3. 澳洲的物價其實不高; 4. 在澳洲待個一兩年,不代表英文會變好。 對澳洲打工有嚮往,卻還有所恐懼、猶豫的有緣人,希望這篇文章可以改變你躊躇不前的「思想與觀念」。
Thumbnail
想要用一年的時間賺到百萬,並非是不可能的,你不需要周周破千,只需要大概每周平均840元左右,持續52周即可(或是周薪稅前977元左右)。 不一定要找到一個四季穩定的工作,像我就是靠拚一波旺季來補淡季的低薪,只是運氣很好,一下飛機就能找到工作,才能剛好用一年的時間「賺」到「至少」「稅前」百萬。
Thumbnail
想要用一年的時間賺到百萬,並非是不可能的,你不需要周周破千,只需要大概每周平均840元左右,持續52周即可(或是周薪稅前977元左右)。 不一定要找到一個四季穩定的工作,像我就是靠拚一波旺季來補淡季的低薪,只是運氣很好,一下飛機就能找到工作,才能剛好用一年的時間「賺」到「至少」「稅前」百萬。
Thumbnail
時光悠悠一晃,一個半年又過去了,總算是從淡季熬到旺季。公司現行的時數控管政策,二、三簽還是集得到,但很多想賺錢的背包客,賺不到往年那麼多的錢,公司變成集簽證、賺農場經驗的過渡站,許多背包客騎驢找馬,等著下個跳槽的時機點。 除此之外,時數控管政策的緣故,淡季薪水太少,也是拉低平均值的關鍵原因其中之一。
Thumbnail
時光悠悠一晃,一個半年又過去了,總算是從淡季熬到旺季。公司現行的時數控管政策,二、三簽還是集得到,但很多想賺錢的背包客,賺不到往年那麼多的錢,公司變成集簽證、賺農場經驗的過渡站,許多背包客騎驢找馬,等著下個跳槽的時機點。 除此之外,時數控管政策的緣故,淡季薪水太少,也是拉低平均值的關鍵原因其中之一。
Thumbnail
澳洲打工真的很好賺?事實可能沒你我想像的這麼簡單。這篇文章分享與背包客切身相關的三項重要指標:薪資、稅制以及匯率變化。 隨著2021年基本薪資調漲,以及所得稅級距上調,可期望的最低薪資來到近年新高,配合疫情下的缺工潮,目前背包客面臨「天下大亂、局勢大好」的局面。 只差扶不起的澳幣匯率,還在低點徘徊。
Thumbnail
澳洲打工真的很好賺?事實可能沒你我想像的這麼簡單。這篇文章分享與背包客切身相關的三項重要指標:薪資、稅制以及匯率變化。 隨著2021年基本薪資調漲,以及所得稅級距上調,可期望的最低薪資來到近年新高,配合疫情下的缺工潮,目前背包客面臨「天下大亂、局勢大好」的局面。 只差扶不起的澳幣匯率,還在低點徘徊。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