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其實,不認識自己」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raw-image

我不是我想的那樣...

在某些瞬間,我們突然醒悟,原來心中的想法是這樣的。這樣突然跳出來的想法有時候令人難以接受,因為我們透過幾十年認識的自己已經有一個固定的樣子、模板。衝突就是在這個時間點發生的,人們油然而生的黑暗想法有時候會讓自己望之卻步。

生活中很常見的一個情況:我們接觸到了一個新環境,或是新的工作。嶄新的人、事、物都讓你大開眼界,為了能讓自己躋升更高層次的團體、爬上更高的位階,某部分人選擇了擺脫自己過去的交友舒適圈,以前無論多好的兄弟、閨蜜都被狠狠的丟在角落,僅維持最低限度的社交圈

你會覺得很現實嗎?

如果你的感覺是這樣,是沒錯,這的確就是一件很現實的事情。但仔細想想這其實只是一個取捨上的問題。

以文字表達的話大概會是:「某個人為了事業或個人方面的成長而『暫時』選擇放棄朋友和其他固有社交圈」。

當我們用文字完整表達了這個狀況,你是否仍然覺得這是一種「殘酷」的表現,又或者是你將這件事情的發生轉而看作是一種「選擇」

人性:關注自身

回憶一下,在前陣子提到關於「選擇」的那篇文章,我們有稍稍提過所謂的「利己主義」這件事。而現在,我們會共同得知一件事情:利己主義能夠解決、解釋人性中最光輝與最黑暗的每一個層面。

試想一件最簡單的事情,我們在買東西時常會看到一個品項有不同的品牌,例如都是綠茶但會有不同的牌子。如果今天你是一位精打細算的人,不論品質,單純論你可以花最少的錢喝到最多的量,我們會做出比較後做出最終決定,我們的最終選擇結果會環繞在「性價比最好」、「最省錢」、「便宜」。這無非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有關於「利己主義下的選擇」

你可能會想說,狀況中加入人的因素之後就不好考慮了。是的,當然我們會顧及到他人的感受而影響我們做出的決定,這也是根深蒂固的人性之一:在意他人看法。當然在這邊也不是就此斷言利己主義是人性中最大的決策者,還有很多因素例如:自戀、防衛心、非理性抉擇、情緒化等等.......。

將話題拉回來,今天你的角色並不是單純的消費行為那麼簡單。相信你的腦海中已經有一些回憶的畫面了。當然,你的最終決定不一定都是最為自己的利益著想,我卻敢說你90%的思考都圍繞在自己身上。

人總在思考時以自己為主,關於自己的所有事情:如何獲得利益、如何讓他人喜愛自己、如何讓自己更加引人注目,諸如此類。我們得知一件事:最深層、真切的那一部分人性,就是我們在任何時候都本能的「關注自己」。

你眼中的自己

現在你意識到這件事了,你也知道世界上肯定也有很多人跟你一樣知道這件事,當你站在對此小有研究的人面前,你的貪婪必定無所遁形。我所訴說的是人性,但舉凡是人都會經過社會化,這是一段從求學到出社會的必經過程,你的前輩或許也喜歡跟你說這是「經驗」、「社會歷練」。

用最概括的方式說,這是一個學會做人的過程。

幸運的是,因為我們總是在經歷社會化的過程,我們能夠透過意識控制自己的人性,讓自己看起來像個正直、善良且無可挑剔的人,即便我們的靈魂不一定是這個模樣。當你極度想要一項人事物的時候,你可能因為外在因素而將這個念頭打消,因為社會的價值觀、你學到的一切都告訴你那是不對的,以致於你表現出來溫和、舉止得宜,雖然你的內在可能正像頭猛獸般在渴求那項東西。

漸漸的,我們習慣了這件事,也相信我們表現給他人看的溫和、善良就是我們的本性。我們總在遇到需要取捨的狀況時遭遇痛苦,因為我們已然相信了自己的隨和、溫柔,當內心出現不好的想法時會產生嚴重的抗拒,認為自己不是這樣的,怎麼會產生這樣的想法。

如何應對這個情形,我只能說:發自內心的關心他人。這是一件可以練習的事情,儘管很難完美達成這樣的願景。當你設想的第一對象再也不是自己,會發生甚麼事情?總結來說,世界會變得更美好。我們變得會設想對方的立場、理解對方的情緒,並且嘗試感同身受。所有人都在為了他人著想,互相禮讓、尊敬、被對方吸引,這會是怎麼樣的一個烏托邦?我也很難想像,這樣美好世界的樣子。倘若你能從身邊的小環境開始改變,你的周遭也會因為你的真心而變得更溫暖。從現在起,你每天的一個小練習,放眼一年後的累積,那將會是一個可觀的人格成長。

聯絡我

如果你願意跟我分享你的故事

如果你願意找我聊聊你的狀況

如果你想改變現狀

如果你有話想對我說

歡迎預約諮詢

這是我的信箱:linna892000@gmail.com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凌娜的沙龍
14會員
25內容數
人人都活在此刻,我們看到、聽到、感受到的都將匯流於人生的道路上。感情、人際、家庭、職場的變遷總使人們心中匱乏。在洪流裡,與大家共同感受,與讀者持續創造屬於個人內心的烏托邦。 以自己的步調,開拓理想中的世界。 _凌娜_
凌娜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3/02/28
正常狀態下,在一段關係中總有強勢與弱勢的角色。這件事本身也很普通,雙方也會在磨合的過程中漸漸達成一個平衡。即便感情中存在強弱的狀況會自然而然的發生並達到均衡。然而,一但這項平衡被打破會發生什麼事?
Thumbnail
2023/02/28
正常狀態下,在一段關係中總有強勢與弱勢的角色。這件事本身也很普通,雙方也會在磨合的過程中漸漸達成一個平衡。即便感情中存在強弱的狀況會自然而然的發生並達到均衡。然而,一但這項平衡被打破會發生什麼事?
Thumbnail
2023/02/26
想像你身處一個場合,你正和某人爭執,你認為自己的看法是最正確的,無人能敵,並且你正在和對方據理力爭。客觀來說,你的觀點也具有一定的優勢。在這個狀況下,你會選擇用何種方式說服對方放下執念,對你的說法信服?
Thumbnail
2023/02/26
想像你身處一個場合,你正和某人爭執,你認為自己的看法是最正確的,無人能敵,並且你正在和對方據理力爭。客觀來說,你的觀點也具有一定的優勢。在這個狀況下,你會選擇用何種方式說服對方放下執念,對你的說法信服?
Thumbnail
2023/02/21
我們有過一個經歷:覺得自己是世界上最特別的人。在這樣的幻想中,我們無所不能,認為自己能達成所有的事情。 直到現實將一切打碎。
Thumbnail
2023/02/21
我們有過一個經歷:覺得自己是世界上最特別的人。在這樣的幻想中,我們無所不能,認為自己能達成所有的事情。 直到現實將一切打碎。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常常被朋友問「哪裡買的?」嗎?透過蝦皮分潤計畫,把日常購物的分享多加一個步驟,就能轉換成現金回饋。門檻低、申請簡單,特別適合學生與上班族,讓零碎時間也能創造小確幸。
Thumbnail
常常被朋友問「哪裡買的?」嗎?透過蝦皮分潤計畫,把日常購物的分享多加一個步驟,就能轉換成現金回饋。門檻低、申請簡單,特別適合學生與上班族,讓零碎時間也能創造小確幸。
Thumbnail
利、害關係,是生存的本性,但這不代表是利用關係 為自己著想是好的,但盡量試著去多想一個雙贏互惠的可能 才是真正為自己著想
Thumbnail
利、害關係,是生存的本性,但這不代表是利用關係 為自己著想是好的,但盡量試著去多想一個雙贏互惠的可能 才是真正為自己著想
Thumbnail
在某些瞬間,我們突然醒悟,原來心中的想法是這樣的。 衝突就是在這個時間點發生的,人們油然而生的黑暗想法有時候會讓自己望之卻步。
Thumbnail
在某些瞬間,我們突然醒悟,原來心中的想法是這樣的。 衝突就是在這個時間點發生的,人們油然而生的黑暗想法有時候會讓自己望之卻步。
Thumbnail
遇上,無法選擇 人是感性的動物,在這樣的基礎條件下,通常我們無法果斷捨棄感情。 所有的關係在我們的生命中幾乎等值的重要,也難以割捨任何一個部分。 那,我們究竟該如何做選擇
Thumbnail
遇上,無法選擇 人是感性的動物,在這樣的基礎條件下,通常我們無法果斷捨棄感情。 所有的關係在我們的生命中幾乎等值的重要,也難以割捨任何一個部分。 那,我們究竟該如何做選擇
Thumbnail
沒有觀過世界,哪裡來的世界觀? 沒思考過人類,怎麼做 人?
Thumbnail
沒有觀過世界,哪裡來的世界觀? 沒思考過人類,怎麼做 人?
Thumbnail
所謂「當局者迷,旁觀者清」大抵便是如此吧!真實世界裡的善與惡、錯與對從來也沒有辦法分得清楚又明白——終究,我們活的只是自己的人生。只是人,而非神......
Thumbnail
所謂「當局者迷,旁觀者清」大抵便是如此吧!真實世界裡的善與惡、錯與對從來也沒有辦法分得清楚又明白——終究,我們活的只是自己的人生。只是人,而非神......
Thumbnail
汲汲營營的生活,拼命想在人生中找到自己,有時候,因為別人的一句話或別人的一個動作讓自己充滿憤怒、不滿、憂鬱、傷心,不知不覺,這些"聲音"漸漸在我們的大腦中進駐,而更可笑的是,我們還自以為這些就是的「內心的聲音」 你知道嗎,這些都是"非自己"的狀態。 覺察,是通往真實的世界。
Thumbnail
汲汲營營的生活,拼命想在人生中找到自己,有時候,因為別人的一句話或別人的一個動作讓自己充滿憤怒、不滿、憂鬱、傷心,不知不覺,這些"聲音"漸漸在我們的大腦中進駐,而更可笑的是,我們還自以為這些就是的「內心的聲音」 你知道嗎,這些都是"非自己"的狀態。 覺察,是通往真實的世界。
Thumbnail
每個人站在自己的位置裡影響這個世界,或許「看起來」忽明忽晦,但實則都像太極裡的黑與白相互地參與這世界,黑白沒有好壞,因為他們都促成了這場變局,讓人們重新再次選擇自己所想要的…或許有些人在這過程中感到辛苦,卻激發再度確認「你何為自我」的價值 
Thumbnail
每個人站在自己的位置裡影響這個世界,或許「看起來」忽明忽晦,但實則都像太極裡的黑與白相互地參與這世界,黑白沒有好壞,因為他們都促成了這場變局,讓人們重新再次選擇自己所想要的…或許有些人在這過程中感到辛苦,卻激發再度確認「你何為自我」的價值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