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思故我在】從一顆黑豆、一瓶醬油、一桌菜餚、到一個祭典 |製醬人的返鄉之路

更新 發佈閱讀 4 分鐘

對自煮生活早已成為習慣的我,用醬油料理食物早就是生活日常,醬油是料理中不可或缺的材料,然而我卻沒好好想過它的由來。

今天有機會參加一場「製醬人的返鄉之路」講座,主講人是雲林西螺御鼎興醬油的製醬第三代謝宜澂老師。

raw-image


原本我以為大概會分享的就是第二代返鄉的心路歷程,沒想到整個分享除了醬油本身的製作與轉型,還有醬油開外掛。


「從一顆黑豆、一瓶醬油、一桌菜餚、到一個祭典」故事的來龍去脈。


┄┄◍◌◍◌◍◌┄┄


從一顆黑豆到一瓶醬油

原來醬油的製程必須經過至少16道工法,一年以上的時間,才能產出一瓶我們看到的醬油。

不只製程費工,過程還要配合天氣、溫度、水分調整醬油的製作,不斷的重複這個過程。

整段製作光是聽就覺得非常辛苦,何況是整個做醬油的產業鏈有多競爭,要從當中找到自己的利基點果然不易,卻也是發展的契機。

在製醬人第三代謝宜澂兄弟倆的努力下,從原料、包裝、製作開展醬油的新路線,開發出各式各樣不同料理作法的醬油:

包含用顏色區分料理方式(如燉煮、沾醬、煮湯⋯等)、或是類葡萄酒概念的精品醬油「濁水琥珀」、壺底油精華的「裸醬」,還是水果風味的「土旺萊黑豆醬油」,都讓御鼎興的醬油之路開始有了不同。

老師一邊說,我忍不住一邊想像這些特殊氣味的醬油,與料理搭配,會迸出什麼火花?非常令人期待。

創新帶來改變,創新創造利潤。有了利潤,才有機會做一些事。


從一瓶醬油到一桌菜餚:#飛雀餐桌行動

努力在產品本身的昇華之後,謝老師思考的事是「價格以外的事」。

如何昇華「醬油」?慢慢擴展醬油的範疇,邀請大家來認識醬油的製程,了解雲林這個農業大鎮裡在地的美好。

除了辦理相關的產地工作坊、親子的製醬職人活動,逐步累積更多與永續農業、生活美學、環境友善、地方風土有關的事,慢慢的發展到「餐桌」,藉由食物,讓大家對雲林有更多的認識與理解。

此時,醬油不再只是一罐醬油,而有更多關於「吃」這件事的探討。

你吃了什麼?食材從哪裡來?怎麼製作?你所吃的食物,到底跟「你」有什麼關係?一邊聽老師說故事的我,開始對於我所烹煮的一切,想要了解更多。

從一桌菜餚到一個祭典:#伏流祭-雲林農業復興運動

從2022年開始,這顆黑豆,釀造出醬油,做了一桌菜餚,成為一個祭典。

這個祭典充滿雲林氣味,背後的意義是區域共好,找到一群有共同目標的人,傳遞雲林的人事物,讓在這塊土地生活的人可以感受到自信與美好,也讓外地的人,成為雲林的關係人,用這樣的心情,發展出專屬雲林的100種生活。

┄┄◍◌◍◌◍◌┄┄

聽完這場講座,三個讓我印象深刻之處:

做好基本功,好事需要時間

當資訊發展極速的同時,我們很容易會想要趕快看見努力的事轉為實質的受益。

但事實上,越來越多的事實證明好事值得等待,運動需要時間累積、投資需要時間複利、閱讀需要時間醞釀、能力需要時間養成,沒有一件好事能夠速成。

你所看到的「成功」,背後都是日常的累積與規律累積而成,只有把基本功紮紮實實紮穩根基,才有機會帶來「未來」的好事。

創新是以基底向上或向下延伸

創新的想法不是天外飛來一筆,而是向上或向下的想法碰撞,找到甜蜜點。

「醬油」,一個看似簡單平凡的民生日用品,卻可以從料理、產地、氣味、擺盤向外連結,甚至能讓醬油與甜點相互融合,這些類別分開我們都知道,結合帶來了意想不到的驚喜與樂趣。

這段分享提醒給台下所有聽眾,從生活裡的細節尋找蛛絲馬跡,創新能有更多潛力。

跳脫框架才能融入靈魂

會後有觀眾詢問,自己是做衣服產業的業者,不屬於醬油產業的一環,能有機會跟「餐桌」結合嗎?

老師分享從另不同角度切入餐桌,服飾可以是一種識別,從整體設計的包裝來看,就能帶入整個層面。

我們很常被自己的產業類別框住,好像就只能是這個樣子發展;但如果跳脫現實,把想法往上推一層,或許能找到更多機會點,看見的風景就不會限制在目前的高度,反而有機會出現意想不到的驚喜。

┄┄◍◌◍◌◍◌┄┄

講座結束了,後座力卻蠻大的,在輸入與輸出之間,思緒反覆在腦中盤旋。

什麼樣的方式能在自己所待的產業發展不同樣貌?縱向思考垂直整合,橫向思考廣泛連結,基本功做好,才有機會形成一個圓,不只能深耕,更能多元。

#2023日更計畫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愛美麗的沙龍
59會員
264內容數
看見日常,覺察自己。學著說出自己的自我成長,感受成長蛻變時刻的紀錄。
愛美麗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3/11/13
雖然是20年前的電影,但有些橋段與意涵更適合這個時刻觀看,尤其是在當大家都分享「你要聆聽自己內心聲音」的moment.
Thumbnail
2023/11/13
雖然是20年前的電影,但有些橋段與意涵更適合這個時刻觀看,尤其是在當大家都分享「你要聆聽自己內心聲音」的moment.
Thumbnail
2023/10/12
最近的學習是放慢腳步感受在眼前發生的一切。 體察著這些事情在身體與感官裡帶來的變化,不得不說有時候發現這些變化還挺有趣的。 抬頭看一下上班時都會經過的那棵樹,他是不是葉子已經變黃了? 烹煮午餐或晚餐時,看著食材由生到熟的過程,搭配著沸騰的滾水,經過烹煮之後你能吃到已經「熟成」的食物,看著他們的
Thumbnail
2023/10/12
最近的學習是放慢腳步感受在眼前發生的一切。 體察著這些事情在身體與感官裡帶來的變化,不得不說有時候發現這些變化還挺有趣的。 抬頭看一下上班時都會經過的那棵樹,他是不是葉子已經變黃了? 烹煮午餐或晚餐時,看著食材由生到熟的過程,搭配著沸騰的滾水,經過烹煮之後你能吃到已經「熟成」的食物,看著他們的
Thumbnail
2023/09/25
成為一位講者(不管是手作還是知識性),除了分享所學的內容與學員有互動與交流(最基本的滿足),還有課程以外的條件更需要被滿足。 否則再精彩的內容,都有可能因為小小的問題而壞了一整個精彩的分享。 ┄┄◍◌◍◌◍◌┄┄ 今天聽了一場關於直播的實體課程,主要是分享自媒體從零到一的直播實戰經驗。 講師
Thumbnail
2023/09/25
成為一位講者(不管是手作還是知識性),除了分享所學的內容與學員有互動與交流(最基本的滿足),還有課程以外的條件更需要被滿足。 否則再精彩的內容,都有可能因為小小的問題而壞了一整個精彩的分享。 ┄┄◍◌◍◌◍◌┄┄ 今天聽了一場關於直播的實體課程,主要是分享自媒體從零到一的直播實戰經驗。 講師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許多人追尋的記憶中的味道,可能就來自廉價而平凡無奇的調味料,而不是珍貴的松露番紅花。
Thumbnail
許多人追尋的記憶中的味道,可能就來自廉價而平凡無奇的調味料,而不是珍貴的松露番紅花。
Thumbnail
本次陪跑重點為手工皂香味的重要及實際調香
Thumbnail
本次陪跑重點為手工皂香味的重要及實際調香
Thumbnail
對自煮生活早已成為習慣的我,用醬油料理食物早就是生活日常,醬油是料理中不可或缺的材料,然而我卻沒好好想過它的由來。 今天有機會參加一場「製醬人的返鄉之路」講座,主講人是雲林西螺御鼎興醬油的製醬第三代謝宜澂老師。 原本我以為大概會分享的就是第二代返鄉的心路歷程,沒想到整個分享除了醬油本身的製作
Thumbnail
對自煮生活早已成為習慣的我,用醬油料理食物早就是生活日常,醬油是料理中不可或缺的材料,然而我卻沒好好想過它的由來。 今天有機會參加一場「製醬人的返鄉之路」講座,主講人是雲林西螺御鼎興醬油的製醬第三代謝宜澂老師。 原本我以為大概會分享的就是第二代返鄉的心路歷程,沒想到整個分享除了醬油本身的製作
Thumbnail
記得第一次發現糖醋醬的成分是番茄醬和白醋的時候,我內心驚呼不可思議,對我而言番茄醬代表西方,白醋是東方的,是什麼緣分讓他們攪和在一起,而且還這麼美味甜蜜。最近的衝擊則是美乃滋和醬油,我的調味邏輯被摧毀了,難道我們在外面餐廳吃到的美味都是這樣南轅北轍的搭配嗎。是誰!誰這麼大膽願意犧牲自己的味蕾。
Thumbnail
記得第一次發現糖醋醬的成分是番茄醬和白醋的時候,我內心驚呼不可思議,對我而言番茄醬代表西方,白醋是東方的,是什麼緣分讓他們攪和在一起,而且還這麼美味甜蜜。最近的衝擊則是美乃滋和醬油,我的調味邏輯被摧毀了,難道我們在外面餐廳吃到的美味都是這樣南轅北轍的搭配嗎。是誰!誰這麼大膽願意犧牲自己的味蕾。
Thumbnail
原民部落自己用古法製作酒麴這件事情,之前在旅行途中略有耳聞,據說因為每個人手上的菌群不同、體溫不同,有些人做出來的酒麴就是可以釀出好喝的酒,有些人就是會失敗。這次,我們終於有機會親身體驗。
Thumbnail
原民部落自己用古法製作酒麴這件事情,之前在旅行途中略有耳聞,據說因為每個人手上的菌群不同、體溫不同,有些人做出來的酒麴就是可以釀出好喝的酒,有些人就是會失敗。這次,我們終於有機會親身體驗。
Thumbnail
自己釀造與醃漬的過程中,每個時序階段都能打開來品嘗其變化,也能調整到自己喜愛的熟成度,過程中充滿了彈性與開放,與超市購得現成的水果酒截然不同,在自製的過程中,我們重新取得了食物風味的決定權。況且,釀造讓食物在「產地風土」、「節氣」、「烹調方式」之外,更增添了「時間」向度,透過時間帶來的魔法。
Thumbnail
自己釀造與醃漬的過程中,每個時序階段都能打開來品嘗其變化,也能調整到自己喜愛的熟成度,過程中充滿了彈性與開放,與超市購得現成的水果酒截然不同,在自製的過程中,我們重新取得了食物風味的決定權。況且,釀造讓食物在「產地風土」、「節氣」、「烹調方式」之外,更增添了「時間」向度,透過時間帶來的魔法。
Thumbnail
食物最早的母語,食物可以帶來力量,也會療癒鄉愁,你相信嗎? 屬於飲食的記憶,也是記憶的味道,將食物的味道帶到人生某個場景,口和心就有了連動。 有句話說「吃的食物代表著你」(若你下廚的話),你煮的食物其實也代表著你。何時要煮哪種食物、煮食烹調時會放什麼佐料、食物的搭配,在在都來自著你背後的文化。
Thumbnail
食物最早的母語,食物可以帶來力量,也會療癒鄉愁,你相信嗎? 屬於飲食的記憶,也是記憶的味道,將食物的味道帶到人生某個場景,口和心就有了連動。 有句話說「吃的食物代表著你」(若你下廚的話),你煮的食物其實也代表著你。何時要煮哪種食物、煮食烹調時會放什麼佐料、食物的搭配,在在都來自著你背後的文化。
Thumbnail
提到日本醬油,許多人仍對濃口醬油與淡口醬油兩者的差異充滿疑惑,為何顏色較淡的淡口醬油反而鹹度更高呢? 濃口醬油佔有日本消費市場8成,而淡口醬油佔有2成,並以關西為主要消費地區。淡口醬油的發源地為兵庫縣的龍野地區,現在也是主要產地。醬油產地的形成,與醬油需要的原料-大豆、小麥、食鹽的取得難易有關。龍野
Thumbnail
提到日本醬油,許多人仍對濃口醬油與淡口醬油兩者的差異充滿疑惑,為何顏色較淡的淡口醬油反而鹹度更高呢? 濃口醬油佔有日本消費市場8成,而淡口醬油佔有2成,並以關西為主要消費地區。淡口醬油的發源地為兵庫縣的龍野地區,現在也是主要產地。醬油產地的形成,與醬油需要的原料-大豆、小麥、食鹽的取得難易有關。龍野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