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症復發的前奏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raw-image
歷經開刀切除胰臟神經內分泌腫瘤,我每月按時回診追蹤和施打荷爾蒙藥物治療針劑的日常,就這樣度過了2年後。就在某天深夜,我正準備要睡覺時,突然覺得肚子一直不尋常的抽痛,我摸著肚皮就能明顯感受到有東西在裡面跳動,每跳一下我就痛一下......
肚子裡的過動"生物"

如果用具體地方式描述,就像是有上百條蟲子在肚子裡頻繁跳動的感覺😂這種一陣又一陣地抽痛感不斷襲來,我痛到全身冒冷汗,全身蜷曲的像一隻快被煮熟的蝦子。 我心裡想著:「我的老天鵝..該不會是我的胃還是胰臟又怎麼了嗎?!」擔心復發的不安情緒強烈湧上心頭,「復發」這兩個字一直是我心底最深層的恐懼🤐

這讓我頓時想起,在我開刀後急性胰臟炎發作我被送進急診的那次,我見到醫生第一句話就問:「醫生,我是不是復發了?? 」醫生當場強忍住笑意回答我:「不可能啦!妳才剛開完刀,沒有人這麼快就復發的啦!」

PS.對我急性胰臟炎急診過程有興趣的讀者,可以看這篇👉癌症手術三週後 再度入院

半夜送急診

本來,我打算先觀察一陣子之後再評估要不要去急診,但肚子的抽痛感越來越強烈,已經由不得我不處理,於是我的家人立馬把我送去醫院急診。 到了急診後,我全身都已經被冷汗浸濕,痛的不斷發抖。一直想不通我肚子裡到底發生什麼事,後來醫生幫我做了腹部超音波並告訴我:「小姐,妳應該是腸痙攣,還有發現妳的腸子有輕微脹氣。除此之外,沒有發現其他異狀~」

就這樣,我在急診室裡,躺了一個晚上,心裡疑惑著:「我是不是吃了什麼才會導致腸痙攣?我下次一定要避免這種情況再發生,因為我不想再為了腸痙攣這種事,讓家人半夜還要大費周章送我來急診😅」

突如其來的腸痙攣

經過一個晚上的住院觀察,我的腸子終於冷靜下來,於是隔天就出院了。 我後來上網google腸痙攣的成因,才了解原來腸痙攣(又稱腸抽筋)是腸胃病的一種。原理是腸道活動受神經及腸荷爾蒙控制,遇有阻塞,腸道自然會"收縮",加速蠕動,借此把阻塞物排走。當腸道收縮時,就會產生缺血性疼痛,使患者似抽筋般陣痛。

原來我隔著肚皮,感覺到像蟲的東西在肚子裡不安分跳動,其實是腸子在抽筋,經過這次經驗,我才恍然大悟腸子也會抽筋,真是讓我大開眼界😂

但我當時還是想不透,為何會這麼突然的腸痙攣發作,直到又過了1年後我才驚覺原來這一切其實都是有跡可循的。

於是,我的抗癌之路再度出現轉折.........😬


如果喜歡我的文章,記得按追蹤+❤️支持,你的關注就是我持續分享的最大動力🥰

raw-image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花咪的抗癌日常🌻🌻的沙龍
70會員
30內容數
想在這兒分享我在抗癌路上遇到的各種真實又溫馨的故事,帶給大家滿滿正能量🥰
2023/12/10
4年前,本以為開刀切除掉這顆胰臟惡性腫瘤從此癌症就不會再亂入我的人生,沒想到就在去年,也就是我罹癌後的第3年,癌症再度侵略我的身體,甚至到骨頭.... 「懂」比「愛」更重要 我很感謝我的家人一直以來的陪伴和照顧,他們讓我知道在這條抗癌路上,不是只有我一個人獨自面對,尤其在癌痛最嚴重
Thumbnail
2023/12/10
4年前,本以為開刀切除掉這顆胰臟惡性腫瘤從此癌症就不會再亂入我的人生,沒想到就在去年,也就是我罹癌後的第3年,癌症再度侵略我的身體,甚至到骨頭.... 「懂」比「愛」更重要 我很感謝我的家人一直以來的陪伴和照顧,他們讓我知道在這條抗癌路上,不是只有我一個人獨自面對,尤其在癌痛最嚴重
Thumbnail
2023/12/09
最近看了一本關於抗癌的書,書名是《日本精神科名醫一個月,從癌症生還》,內容講述一位精神科醫生在發現肺部有一顆3公分的惡性腫瘤後,利用一個月的時間靠自己消滅癌細胞。 「攻擊式健走」 作者在書中提到,因他本身不愛運動,於是他想了一個辦法激勵自己運動的方式,就是每日健走一萬步,並且在健走過程中
Thumbnail
2023/12/09
最近看了一本關於抗癌的書,書名是《日本精神科名醫一個月,從癌症生還》,內容講述一位精神科醫生在發現肺部有一顆3公分的惡性腫瘤後,利用一個月的時間靠自己消滅癌細胞。 「攻擊式健走」 作者在書中提到,因他本身不愛運動,於是他想了一個辦法激勵自己運動的方式,就是每日健走一萬步,並且在健走過程中
Thumbnail
2023/12/07
最近看了一些心理學相關書籍,發現自己在抗癌路上其實成長蠻多,除了前面文章中提到的「創傷後成長」,在人際關係中也得到一些意外收穫。 罹癌前的我並沒有意識到自我覺察的重要性,直到罹癌後我開始接觸一些有關自我成長的書籍和資訊,才瞭解人應該要常常給自己沉澱的時間,好好「了解自己」。 以下是我在
Thumbnail
2023/12/07
最近看了一些心理學相關書籍,發現自己在抗癌路上其實成長蠻多,除了前面文章中提到的「創傷後成長」,在人際關係中也得到一些意外收穫。 罹癌前的我並沒有意識到自我覺察的重要性,直到罹癌後我開始接觸一些有關自我成長的書籍和資訊,才瞭解人應該要常常給自己沉澱的時間,好好「了解自己」。 以下是我在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常常被朋友問「哪裡買的?」嗎?透過蝦皮分潤計畫,把日常購物的分享多加一個步驟,就能轉換成現金回饋。門檻低、申請簡單,特別適合學生與上班族,讓零碎時間也能創造小確幸。
Thumbnail
常常被朋友問「哪裡買的?」嗎?透過蝦皮分潤計畫,把日常購物的分享多加一個步驟,就能轉換成現金回饋。門檻低、申請簡單,特別適合學生與上班族,讓零碎時間也能創造小確幸。
Thumbnail
歷經開刀切除胰臟神經內分泌腫瘤,我每月按時回診追蹤和施打荷爾蒙藥物治療針劑的日常,就這樣度過了2年後。就在某天深夜,我正準備要睡覺時,突然覺得肚子一直不尋常的抽痛,我摸著肚皮就能明顯感受到有東西在裡面跳動,每跳一下我就痛一下...... 肚子裡的過動"生物" 如果用具體地方式描述,就像是有上百
Thumbnail
歷經開刀切除胰臟神經內分泌腫瘤,我每月按時回診追蹤和施打荷爾蒙藥物治療針劑的日常,就這樣度過了2年後。就在某天深夜,我正準備要睡覺時,突然覺得肚子一直不尋常的抽痛,我摸著肚皮就能明顯感受到有東西在裡面跳動,每跳一下我就痛一下...... 肚子裡的過動"生物" 如果用具體地方式描述,就像是有上百
Thumbnail
那是我跟家人去高雄找三姑姑玩回來的時候得到的,我的肚子被我抓得紅紅的,後來就長出小黑點了!因為實在太癢了,我就一直抓,結果它就發炎了! 當時我在保姆家,我覺得肚子痛痛的,在洗澡時,保姆發現我的肚子紅紅的,還腫起來,保姆趕快告訴爸爸,當時我的肚子就更痛了。不知道為什麼,我就這樣昏睡了過去。 我再張開眼
Thumbnail
那是我跟家人去高雄找三姑姑玩回來的時候得到的,我的肚子被我抓得紅紅的,後來就長出小黑點了!因為實在太癢了,我就一直抓,結果它就發炎了! 當時我在保姆家,我覺得肚子痛痛的,在洗澡時,保姆發現我的肚子紅紅的,還腫起來,保姆趕快告訴爸爸,當時我的肚子就更痛了。不知道為什麼,我就這樣昏睡了過去。 我再張開眼
Thumbnail
「我永遠記得,他來就診的時候,已是二十多歲的大男生,卻只有四十公斤而已!」高雄榮民總醫院胃腸肝膽科蔡騌圳醫師回憶,「他已經反覆腹痛達5年之久,經常腹瀉、甚至有血便的狀況,後來因為克隆氏症導致腸道狹窄,只好接受手術切除部分腸道。」
Thumbnail
「我永遠記得,他來就診的時候,已是二十多歲的大男生,卻只有四十公斤而已!」高雄榮民總醫院胃腸肝膽科蔡騌圳醫師回憶,「他已經反覆腹痛達5年之久,經常腹瀉、甚至有血便的狀況,後來因為克隆氏症導致腸道狹窄,只好接受手術切除部分腸道。」
Thumbnail
炎炎夏日,民眾偏好吃冷食、喝涼飲,容易因為食物保存不佳,急性腸胃炎患者跟著增加,常見上吐下瀉典型症狀,多數患者經休養治療後,約在2-3天內症狀可獲得緩解。面對偶發性腹瀉,容易被認為是一時吃壞肚子不以為意,倘若經常腹瀉、腹痛頻率突增加,甚至伴隨血便、黏液便等症狀,可就不能輕忽,務必就醫檢查。
Thumbnail
炎炎夏日,民眾偏好吃冷食、喝涼飲,容易因為食物保存不佳,急性腸胃炎患者跟著增加,常見上吐下瀉典型症狀,多數患者經休養治療後,約在2-3天內症狀可獲得緩解。面對偶發性腹瀉,容易被認為是一時吃壞肚子不以為意,倘若經常腹瀉、腹痛頻率突增加,甚至伴隨血便、黏液便等症狀,可就不能輕忽,務必就醫檢查。
Thumbnail
發炎性腸道疾病目前成因不明、症狀呈現多元,甚至可能併發腸道外症狀,但這個病雖然棘手,最危險的是患者未規律回診、沒能持續治療,陳明正醫師提醒,如腸道持續嚴重發炎,恐導致腸道狹窄、腸穿孔、廔管或膿瘍等,嚴重者恐需切除腸道,可能導致「短腸症候群」,需長期仰賴靜脈輸液來補充營養,甚至進行小腸移植。
Thumbnail
發炎性腸道疾病目前成因不明、症狀呈現多元,甚至可能併發腸道外症狀,但這個病雖然棘手,最危險的是患者未規律回診、沒能持續治療,陳明正醫師提醒,如腸道持續嚴重發炎,恐導致腸道狹窄、腸穿孔、廔管或膿瘍等,嚴重者恐需切除腸道,可能導致「短腸症候群」,需長期仰賴靜脈輸液來補充營養,甚至進行小腸移植。
Thumbnail
近年來發炎性腸道疾病的發生率越來越高,周莒光醫師叮嚀,大家如果有經常拉肚子、血便、不明原因腹痛、體重減輕等狀況,都要記得將發炎性腸道疾病納入考量,建議到腸胃科就診,與醫師詳細討論,看看是否需要進一步檢查。
Thumbnail
近年來發炎性腸道疾病的發生率越來越高,周莒光醫師叮嚀,大家如果有經常拉肚子、血便、不明原因腹痛、體重減輕等狀況,都要記得將發炎性腸道疾病納入考量,建議到腸胃科就診,與醫師詳細討論,看看是否需要進一步檢查。
Thumbnail
「有人昏倒了!趕快打119!」寧靜的圖書館裡突然出現一陣騷動。 二十多歲的李同學是位博士生,當時正在準備畢業論文,壓力非常大,飲食也不正常,甚至因解出大量血便,而昏倒在圖書館。送到急診室後,狀況相當不穩定,於是住進加護病房。
Thumbnail
「有人昏倒了!趕快打119!」寧靜的圖書館裡突然出現一陣騷動。 二十多歲的李同學是位博士生,當時正在準備畢業論文,壓力非常大,飲食也不正常,甚至因解出大量血便,而昏倒在圖書館。送到急診室後,狀況相當不穩定,於是住進加護病房。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