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決拖延症—高效時間管理三要點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常常有一個重要的事項要執行,但在準備要做的之前常常會做一些不是那麼重要的事,結果反而都沒做到原本要做的…」朋友分享時間安排上遇到的問題。

「有時人們確實對重要的事情有一些抗拒的心理,到了真正要執行這件事的時候,一些平常覺得不重要的事情就突然覺得非先做不可,你的經驗剛好反映了這樣的心態。」

「每次時間就這樣浪費掉真的很懊惱,要是剛好這件事又有非得要完成的死線時,就得熬夜趕出來,但因為錯過了狀況好的時間,變得效率極差,也影響了隔天的精神。」

「我有時也會察覺自己有這樣的心態,當發現這個狀況時,會習慣將這件事拆解成幾個小步驟。比方說要寫一篇文章,就拆解為開電腦、開檔案、寫大綱、寫正文幾個步驟,在分割時間中逐步推進,就不用特地留一個大段時間,也減少自己要趕緊完成這件事的心理壓力。」我感同身受,也分享自己的解法。

--------------------

時間管理是一項在日常工作中的關鍵技能,盡管我們在現今這個資訊流通發達的社會中,擁有許多時間管理的手法與工具,但仍有不少朋友和我分享了他們在時間安排上的困難,特別是當面臨重要任務時的拖延問題。

這種現象其實並不罕見,在心理學上稱為「拖延症」,這種行為表現為在明知應該做某事但卻不去做,或者是推遲做某事。

 

想要解決拖延的問題,要先了解拖延的原因,拖延並不是一種個性或能力的缺陷,而是一種情緒調節的策略。

當人們面對一些困難、無趣、不清楚或不舒服的事情時,會開始產生一些負面的情緒,例如恐懼、憤怒、悲傷、無聊、困惑或痛苦,而為了避免或減輕這些情緒,我們會選擇做一些更容易、更有趣、更清楚或更舒服的事情,這就是拖延的心理機制。

 

任務分解

既然了解這是心理上的障礙,推薦一個實用的策略是「任務分解」,也就是將一個大任務拆分為數個小步驟,讓每個步驟都具體而易於執行,假設整個任務是一個大魔王,就可以把這位大魔王力量分散拆成一個個小兵分頭擊破。

以寫作為例,可以將其分解為開啟電腦、打開文件、撰寫大綱、填充正文等較小的任務,這樣不僅可以讓工作過程變得更加可控,還能減少面對大任務時的心理壓力。

 

設定具體目標

此外,設定實際且具體的目標也是關鍵。這些目標應該是可測量的,並且與原先的大目標相符合,比如設定每天寫作500字的小目標,就比模糊的「努力寫作」更有幫助。

 

獎勵的正向循環

在完成工作之後,記得給自己一些正面的激勵,每當完成一個小步驟,不妨給自己一點小獎勵,這不僅能增強成就感,還能激勵自己繼續前進,以此幫助建立一個正向的回饋循環,增加動機和責任感。

 

綜上所述,時間管理並非僅是排列日程那麼簡單,而是更多涉及到自身對時間的認知和心理狀態的管理。

通過理解拖延的心理機制,並運用有效的三個策略:任務分解、設定具體目標和獎勵的正向循環,就可以更有效地管理我們的時間,也能減少壓力和增加自信,並保持良好的心理健康,來完成工作和目標。

 

#CarryKuoOnBoard


延伸閱讀

如何高效工作?用專案管理手法看資料管理策略

129會員
59內容數
使用專案管理與商業分析的角度,分析並分享在職場與商場的所見所聞, 來與CK一起討論職場管理心法 & 人際關係心得吧!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