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險金理賠超過兩年就不能再請求了?|保險解析度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保險金超過兩年就不能再請求了

保險金超過兩年就不能再請求了

甲先生之妻某日被發現因汽車焚燒而死於車後座,警方專案小組皆往自殺方向導引,後來因有諸多他殺疑點無法以自殺結案,但甲先生向保險公司請求意外保險金理賠時,卻被以請求權時效已消滅拒絕理賠,合理嗎?

甲先生之妻某日被發現因汽車焚燒而死於車後座,警方專案小組皆往自殺方向導引,後來因有諸多他殺疑點無法以自殺結案,但甲先生向保險公司請求意外保險金理賠時,卻被以請求權時效已消滅拒絕理賠,合理嗎?

危險發生後之理賠給付救助費用、證明及估計損失之必要費用、責任保險中訴訟上或訴訟外之必要費用...等。保單紅利、滿期金、保險人之保費請求權...等。由保險契約所生之權利,自得為請求之日起,經過二年不行使而消滅。

危險發生後之理賠給付救助費用、證明及估計損失之必要費用、責任保險中訴訟上或訴訟外之必要費用...等。保單紅利、滿期金、保險人之保費請求權...等。由保險契約所生之權利,自得為請求之日起,經過二年不行使而消滅。

自權利人知悉得以行使權利時起算。自請求權發生時起算。

自權利人知悉得以行使權利時起算。自請求權發生時起算。

保險法第65條中所指「得為請求之日起」,與民法第128條所稱「可行使時起算」應作相同解釋,所謂「請求權可行使時」,是指已無法律上障礙而言,於此判決中,則指被保險人死亡之日起,而計算方式因保險法未規定,回歸民法第120條之規定,適用始日不計入的原則。

保險法第65條中所指「得為請求之日起」,與民法第128條所稱「可行使時起算」應作相同解釋,所謂「請求權可行使時」,是指已無法律上障礙而言,於此判決中,則指被保險人死亡之日起,而計算方式因保險法未規定,回歸民法第120條之規定,適用始日不計入的原則。

所謂法律上之障礙,係指內在於權利之障礙,關於權利人本身所存個人的障礙或其他事實上之障礙,不包括在內,因此當權利人個人事實上之障礙導致不能行使請求權者,並不能阻止時效之進行。舉例: 非婚生子女提起認領子女之訴,其保險金請求權時效應於親子事件判決確定時才開始起算。  參照  高等法院101年度保險上字第39號判決

所謂法律上之障礙,係指內在於權利之障礙,關於權利人本身所存個人的障礙或其他事實上之障礙,不包括在內,因此當權利人個人事實上之障礙導致不能行使請求權者,並不能阻止時效之進行。舉例: 非婚生子女提起認領子女之訴,其保險金請求權時效應於親子事件判決確定時才開始起算。 參照 高等法院101年度保險上字第39號判決

甲先生能否主張,請求權2年時效,應從他得知妻子可能為「他殺」時,才開始起算2年?「不知情」的三種態樣 1、不知保險事故發生。 2、不知自己為權利人。 3、不知權利之可得行使。保險法第65條多採「客觀說」,同條三款例外情形,則採「主觀說」。

甲先生能否主張,請求權2年時效,應從他得知妻子可能為「他殺」時,才開始起算2年?「不知情」的三種態樣 1、不知保險事故發生。 2、不知自己為權利人。 3、不知權利之可得行使。保險法第65條多採「客觀說」,同條三款例外情形,則採「主觀說」。

多數法院見解認為,保險法第65條第2款但書所謂「不知情」,僅指不知道保險事故發生之情形。高等法院105年保險上字18號 所謂「非因疏忽而不知情」者,依前開條文前後文義,當係指「危險發生」之事實,而非保險契約之存在與否。如果沒有告知受益人保險契約的存在,而導致受益人不知道可以請領保險金,應該可歸責於要保人,後果則應由要保人所指定之受益人來承擔。

多數法院見解認為,保險法第65條第2款但書所謂「不知情」,僅指不知道保險事故發生之情形。高等法院105年保險上字18號 所謂「非因疏忽而不知情」者,依前開條文前後文義,當係指「危險發生」之事實,而非保險契約之存在與否。如果沒有告知受益人保險契約的存在,而導致受益人不知道可以請領保險金,應該可歸責於要保人,後果則應由要保人所指定之受益人來承擔。

所謂「得為請求之日」,參照民法第128條規定,指「請求權可行使時」,即權利人客觀上可行使其請求權之狀態或行使其請求權在法律上無障礙者而言,至於義務人實際上能否給付、願否給付,或請求權人因疾病或其他事實上障礙不能行使請求權,則非所問(最高法院63年台上字第1885號判例意旨及31年11月19日第1次民事庭會議決議參照)甲先生之保險金請求權,於妻子死後就可以行使了,雖然在請求權2年的時效內,有向保險公司提出理賠申請,但在理賠遭到拒絕後,並未於6個月內起訴,導致時效視為不中斷。

所謂「得為請求之日」,參照民法第128條規定,指「請求權可行使時」,即權利人客觀上可行使其請求權之狀態或行使其請求權在法律上無障礙者而言,至於義務人實際上能否給付、願否給付,或請求權人因疾病或其他事實上障礙不能行使請求權,則非所問(最高法院63年台上字第1885號判例意旨及31年11月19日第1次民事庭會議決議參照)甲先生之保險金請求權,於妻子死後就可以行使了,雖然在請求權2年的時效內,有向保險公司提出理賠申請,但在理賠遭到拒絕後,並未於6個月內起訴,導致時效視為不中斷。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保險解析度
21會員
24內容數
保險解析度主要分享保險爭議處理的案例,希望案例及圖文的方式,用更簡單的方式有效協助無助的保戶增取更多有利的主張,進而讓保險發揮真正的價值,也透過實務案例的分享,讓更多想為保戶捍衛權利的業務員,可以秉持相同的理念一同學習。
保險解析度的其他內容
2025/04/12
阿度向FB保險公司投保了個人傷害保險,某日於浴室中跌倒送醫治療, 隔日發生腦出血,接受開顱手術移除血塊,11月24日接受氣切手術,12月6日氣管阻塞死亡。 阿度死亡後,受益人小析向保險公司提出理賠申請, 保險公司認為這非意外傷害事故所導致的死亡,拒絕理賠,小析因而提起了本次訴訟。
Thumbnail
2025/04/12
阿度向FB保險公司投保了個人傷害保險,某日於浴室中跌倒送醫治療, 隔日發生腦出血,接受開顱手術移除血塊,11月24日接受氣切手術,12月6日氣管阻塞死亡。 阿度死亡後,受益人小析向保險公司提出理賠申請, 保險公司認為這非意外傷害事故所導致的死亡,拒絕理賠,小析因而提起了本次訴訟。
Thumbnail
2025/03/08
解析度小姐投保前,因債務問題造成失眠而前往就醫兩次,並服用抗憂鬱劑及安眠藥,之後因為子宮肌瘤接受手術治療,向保險公司請領理賠,保險公司以解析度小解於投保前五年內曾因精神病接受醫師治療,並未於投保時告知,主張解除契約,這樣合理嗎?
Thumbnail
2025/03/08
解析度小姐投保前,因債務問題造成失眠而前往就醫兩次,並服用抗憂鬱劑及安眠藥,之後因為子宮肌瘤接受手術治療,向保險公司請領理賠,保險公司以解析度小解於投保前五年內曾因精神病接受醫師治療,並未於投保時告知,主張解除契約,這樣合理嗎?
Thumbnail
2024/12/27
本文探討113年憲判字第11號解釋,針對遺產及贈與稅法第15條第1項第1款關於被繼承人死亡前二年內贈與配偶財產之擬制遺產規定,大法官認為,此規定若導致實際受贈人與遺產稅納稅義務人不符,致使繼承人需為受贈人負擔稅負,將違反憲法平等原則。本文深入剖析判決要旨,並針對修法前之配套措施,提供清晰的說明。
Thumbnail
2024/12/27
本文探討113年憲判字第11號解釋,針對遺產及贈與稅法第15條第1項第1款關於被繼承人死亡前二年內贈與配偶財產之擬制遺產規定,大法官認為,此規定若導致實際受贈人與遺產稅納稅義務人不符,致使繼承人需為受贈人負擔稅負,將違反憲法平等原則。本文深入剖析判決要旨,並針對修法前之配套措施,提供清晰的說明。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常常被朋友問「哪裡買的?」嗎?透過蝦皮分潤計畫,把日常購物的分享多加一個步驟,就能轉換成現金回饋。門檻低、申請簡單,特別適合學生與上班族,讓零碎時間也能創造小確幸。
Thumbnail
常常被朋友問「哪裡買的?」嗎?透過蝦皮分潤計畫,把日常購物的分享多加一個步驟,就能轉換成現金回饋。門檻低、申請簡單,特別適合學生與上班族,讓零碎時間也能創造小確幸。
Thumbnail
撤銷詐害債權及債權人之代位權,應該算是民法債編保全章節中,最重要的兩個法條了。108年度台抗大字第897號裁定,統一見解認為「執行法院於必要時,得核發執行命令終止債務人為要保人之人壽保險契約,命第三人保險公司償付解約金」,於上述大法庭裁定統一見解後,在保險專業學習上,更不能忽略上開兩個法條之運用。
Thumbnail
撤銷詐害債權及債權人之代位權,應該算是民法債編保全章節中,最重要的兩個法條了。108年度台抗大字第897號裁定,統一見解認為「執行法院於必要時,得核發執行命令終止債務人為要保人之人壽保險契約,命第三人保險公司償付解約金」,於上述大法庭裁定統一見解後,在保險專業學習上,更不能忽略上開兩個法條之運用。
Thumbnail
違約金和履約保證金有何不同?違約金又包括賠償額預定性違約金和懲罰性違約金,而這些不同的違約金在實務上該如何判斷呢?
Thumbnail
違約金和履約保證金有何不同?違約金又包括賠償額預定性違約金和懲罰性違約金,而這些不同的違約金在實務上該如何判斷呢?
Thumbnail
金管會近日對保險法提出修正草案,起因在於最高法院民事大法庭108年度台抗大字第897號裁定,明確肯定「保單價值準備金」得為強制執行標的,導致不少債務人的人壽保險契約遭受法院終止。來看看這號裁定為何引起重視?
Thumbnail
金管會近日對保險法提出修正草案,起因在於最高法院民事大法庭108年度台抗大字第897號裁定,明確肯定「保單價值準備金」得為強制執行標的,導致不少債務人的人壽保險契約遭受法院終止。來看看這號裁定為何引起重視?
Thumbnail
保險金請求權時效具有高度重要性,但在保險實務的學習上常常會被忽略,其中蘊含民法的概念,在學習上會較為複雜,僅利用簡單的篇幅提醒讀者常見的判斷爭議,未來會再透過其他文章說明其他關於請求權時效的相關爭議,讓學習更為全面。
Thumbnail
保險金請求權時效具有高度重要性,但在保險實務的學習上常常會被忽略,其中蘊含民法的概念,在學習上會較為複雜,僅利用簡單的篇幅提醒讀者常見的判斷爭議,未來會再透過其他文章說明其他關於請求權時效的相關爭議,讓學習更為全面。
Thumbnail
該案的法官雖然做出有利受益人的判決,很可惜的是沒有清楚說明受益人何種權益遭受損害。 民法184有3種獨立的請求權基礎,應一一審查達成的要件,才可以在不同個案的基礎下,保護客戶的利益。
Thumbnail
該案的法官雖然做出有利受益人的判決,很可惜的是沒有清楚說明受益人何種權益遭受損害。 民法184有3種獨立的請求權基礎,應一一審查達成的要件,才可以在不同個案的基礎下,保護客戶的利益。
Thumbnail
這篇文章討論了112年的司法考試中有關保險法的問題。文章指出,根據最高法院的裁定,保單價值準備金被認為是可以強制執行的財產權,並且執行法院有權終止保險契約以實現執行目的。接著討論了比例原則的適用,並提出了可能違反比例原則的情況。
Thumbnail
這篇文章討論了112年的司法考試中有關保險法的問題。文章指出,根據最高法院的裁定,保單價值準備金被認為是可以強制執行的財產權,並且執行法院有權終止保險契約以實現執行目的。接著討論了比例原則的適用,並提出了可能違反比例原則的情況。
Thumbnail
哈囉大家好,我是優妮律師。今天來談談借名投保的人壽保險會遇到什麼樣的法律問題呢? 一、法律問題: 甲借用乙名義為要保人,並以乙為被保險人,乙之法定繼承人為受益人,向丙人壽保險公司投保人壽保險契約(下稱系爭壽險),各期保費均由甲實際出資支付。嗣因甲、乙失和,甲遂終止其與乙間成立之借名契約,並類推適
Thumbnail
哈囉大家好,我是優妮律師。今天來談談借名投保的人壽保險會遇到什麼樣的法律問題呢? 一、法律問題: 甲借用乙名義為要保人,並以乙為被保險人,乙之法定繼承人為受益人,向丙人壽保險公司投保人壽保險契約(下稱系爭壽險),各期保費均由甲實際出資支付。嗣因甲、乙失和,甲遂終止其與乙間成立之借名契約,並類推適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