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帶著女權視角去觀賞《可憐的東西》,看完後發現,以女權主義去定義這部電影太狹隘了,電影《Poor Things》中的Things不只是活在父權社會下的女性,更可泛指所有活在體制內的人們,偽善、貪婪、淫亂的人們。
於2023年上映,獲獎無數的《可憐的東西》,是一部愛爾蘭、英國和美國合拍的超現實科幻喜劇電影。其荒誕怪異的風格,搭上唯美場景和衣著,整體獨樹一格,卻莫名引人入勝。故事講述19世紀維多利亞時代晚期,一名女子Bella在試圖結束生命後,被瘋狂科學家復活,以女子腹中胎兒的大腦移植入她的腦內,使她擁有成熟女人的身體,心智年齡卻停留在幼兒時期。

當然,在旅途中,不受拘束的Bella在種種禁錮後,追求個體自由,結識了不少朋友,看盡了社會的不公不義。她渴望自由、亦渴望知識,從那懵懂無知的孩兒心智,歷經社會化,成了能夠主宰自我意志堅強、成熟的女人,她的自我成長彷如每個人的成長雛形;我們笑著出生,哭著看社會的黑暗醜陋,最終我們時而微笑時而哭泣,成為自己該有的樣貌。
上述是我對電影的解讀,當然,還有不少細節沒有一一列出,留下不同的解讀空間。最後,我想分享觀後心得。我說不出自己喜不喜歡這部電影,因為整個風格詭譎到不行,我卻對每個場景和劇情著迷,是一部需要花點心思觀看的電影。電影似乎想傳遞許多訊息,等著我們以不同的視角和立場去詮釋和解讀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