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做什麼事情,開場的氣勢都是蠻重要的事。例如我在社群貼文就會很講究首圖,以前分享展覽我都會選有展覽標題的照片,但近期我喜歡挑在整個展場裡不見得最受矚目,而是我投注最多情感的作品。
多數人可以理解辦活動要有精彩的開幕,但比較忽略一個展覽入口對觀眾的影響有多大,怎麼讓整個展覽不會有那種曇花一現的看展體驗又有多困難,於是,這不是把最厲害的展品放在門口就能處理好的問題。
我一上樓看到「温度:蒲添生x蒲浩明父子雕塑展」得入口佈景和作品陳列,就泛淚了。這個雕塑展以家人的情感作為主線串連整展廳,入口迎賓出放著蒲添生創作的半身銅像,乍看平凡,但認真去認識人物就會使你感動不已。他們分別是蒲添生的妻子、母親以及自己,還有一座三兒子小時候與哈巴狗的可愛雕塑;背面則是他的岳父及岳母,即是知名的陳澄波及張捷。
由於蒲添生已仙逝,這檔展覽也可以從仍在世的長子蒲浩明的第一人稱來看:彷彿是由他的父母、奶奶及外公、外婆站在入口迎賓一般,溫暖地邀請各位觀眾進入蒲家,感受這個創作世家對台灣美術貢獻的生命溫度。這就是「開場的力量」,像一道暖流化開觀眾的心。
既上次看蒲添生的展覽,是在2023年嘉義美術館。這次展出有很多重複的作品,可是因為有全然不同的展示形式和敘事,讓我覺得自己彷彿看了一場截然不同的展覽。
我覺得這也是近年台灣美術展覽的挑戰,很多的作品都會重複出現,像我這樣的腦粉會不停進展場,但身為對背後故事越來越熟悉的觀眾,也會有越來越高的期待:這些作品可以如何在展場被重新敘事?
2023年的《定神-蒲添生臺灣頭人巨帙》著墨於藝術家的生平事蹟,是我非常喜歡的一檔強而有力的小展覽。2025年《温度》則是加入同為藝術家的家人們的創作,由於空間和規模都更大,展品也更加豐富。
這場展覽有太多說不完的亮點跟細節,像是不干擾作品又能凸顯展品的展場設計,以茶飲感的色系鋪墊作品,又巧妙的打光,讓影子和雕塑虛實對話。互動的展間讓觀眾可以觸摸作品,用不同感官感受雕塑,都很值得觀眾在展場細細品味!
記得我兩年前看完展,最期待能看到的就是「林靖娟老師紀念銅像」。這件作品以1992年震驚台灣社會的幼兒園遊覽車的火燒車事件為題,當時林老師奮不顧身為了救孩子犧牲,這件作品也成了蒲添生的遺作。我曾在臺東大學前看過較小的版本,在展場第一次見到 1:1 十分震撼。展場和特別做了一個高台,可以讓觀眾從藝術家的第一人稱視角,用不同高度去欣賞她,尋找藏在她身上的金色蝴蝶。

比起上次多以半身像為主的展品,這次的展出多了很多全身像,走進展場的感覺有種闖入有一群裸模畫室的錯覺。那天我還看到一位志工在展場裡默默寫生,對於喜歡畫畫的人來說,能在這裡畫畫是一個很奢侈的享受。
下圖是展間中我最喜歡的雕塑作品,叫「三美神」,由三位巨型的裸女雕塑組成,分別命名為《亭亭玉立》、《陽光》和《懷念》。小時候看過很多希臘神話中的眾女神,初見「三美神」,儼然就是屬於台灣人的女神,十分有氣勢,於是我也坐下來,在展場裡開始畫畫(不得不提策展人安排的座位超級體貼,可以一眼望穿整個展場,實在太懂受眾需要什麼!)
我真的很久、很久沒有看到這麼棒的展覽了,這場展覽的溫度深深感動了我。希望還有好多人可以看見這檔展覽的珍貴與美好!看展的限時動態都放到精選,請務必在展期間安排一整天的時間,帶著畫冊和畫筆進場好好享受!

展覽資訊
時間|2025.02.25. - 2025.06.01
地點|台南市美術館1館
2023年《定神-蒲添生臺灣頭人巨帙》可以回顧這篇:
即時更新 𝓕𝓸𝓵𝓵𝓸𝔀 𝓕𝓪𝓲𝓷 𝓙𝓲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