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東方白:恭喜張良澤榮獲第28屆臺灣文學家牛津獎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前輩:

最近好嗎?

上周至淡水真理大學出席第28屆臺灣文學家牛津獎暨張良澤文學學術研討會,當面向您的多年好友張良澤教授道賀,也應邀於「張良澤主題座談」,與彭瑞金、傅銀樵、鍾延威(鍾老之子)共同擔任與談人,除了推崇其長期以來建構臺灣文學之貢獻,感謝他以前主編的《臺灣文學評論》季刊,將我們的來往信件《東方文學兩地書》公開發表,原本還準備說起1991年,您回臺為《浪淘沙》做巡迴演講,途經東京,終於在張良澤協助下,一起去豊島區巢鴨慈眼寺,找到芥川龍之介墓,圓了多年來您對芥川龍之介的願夢。可惜是日時間不夠,只好作罷。

記得您是第17屆臺灣文學家牛津獎得主,而此獎本是張良澤教授所催生,如今隨著真理大學臺灣文學系停招,張良澤教授成了最後一屆牛津獎得主。這也可以說是另類的「有始有終」或「功德圓滿」吧?!

又,報載,臺北文學館確定落腳於公館自來水園區的新建大樓,預訂2027年底開館營運。一個孵了20年的夢,終於要實現,幕後最重要的推手應是「文訊」封德屏社長及其團隊,非常令人敬佩。這充滿想像的未來,多麼讓文學界振奮與期待。

目前,我手邊有您的親筆信函共69封。心想,或可將這些珍貴的親筆信原件捐贈臺北文學館,做為開幕賀禮,請問您是否同意呢?

期待您的回信。 祝

健康平安

歐宗智 敬上  2025.5.10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天星沙龍
90會員
1.5K內容數
英國哲人暨科學家培根說:「閱讀使人豐富,討論使人成熟,書寫使人精確。」閱讀吸收新知之後,參與討論,腦力激盪,多元思考,還要養成寫作的習慣,才能夠更精準的表達自己的思想與情感。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常常被朋友問「哪裡買的?」嗎?透過蝦皮分潤計畫,把日常購物的分享多加一個步驟,就能轉換成現金回饋。門檻低、申請簡單,特別適合學生與上班族,讓零碎時間也能創造小確幸。
Thumbnail
常常被朋友問「哪裡買的?」嗎?透過蝦皮分潤計畫,把日常購物的分享多加一個步驟,就能轉換成現金回饋。門檻低、申請簡單,特別適合學生與上班族,讓零碎時間也能創造小確幸。
Thumbnail
「感謝大家這麼熱情,我以為只有少少的朋友會來,結果來了那麼多人,讓我有點不知所措。」隱地回想:「臺灣第一代詩人就是用『當』來的錢去辦雜誌。再怎麼窮、再怎麼苦,文學就像野草一樣,永遠會生長。」
Thumbnail
「感謝大家這麼熱情,我以為只有少少的朋友會來,結果來了那麼多人,讓我有點不知所措。」隱地回想:「臺灣第一代詩人就是用『當』來的錢去辦雜誌。再怎麼窮、再怎麼苦,文學就像野草一樣,永遠會生長。」
Thumbnail
許倬(ㄓㄨㄛˊ)雲:中研院院士,1930年生,1949年國共內戰來台。台大歷史系學士、碩士,芝加哥大學歷史學博士。曾任台大歷史系教授、中研院歷史語言研究所研究員。 1.現在世界全球性的問題:人找不到目的,找不到人生的意義在哪裡。於是無所適從,尤其今天網絡媒體,每人彼此影響,但是難得有人「自
Thumbnail
許倬(ㄓㄨㄛˊ)雲:中研院院士,1930年生,1949年國共內戰來台。台大歷史系學士、碩士,芝加哥大學歷史學博士。曾任台大歷史系教授、中研院歷史語言研究所研究員。 1.現在世界全球性的問題:人找不到目的,找不到人生的意義在哪裡。於是無所適從,尤其今天網絡媒體,每人彼此影響,但是難得有人「自
Thumbnail
作者:張心龍 出版社:雄獅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出版日期:2014/6月 二版十一刷
Thumbnail
作者:張心龍 出版社:雄獅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出版日期:2014/6月 二版十一刷
Thumbnail
【一個時代自有屬於它的詩】 這是一種「臺灣限定」的情境:一名生於大正10年(1921年)的知識分子,在殖民地時代受日文教育,並且來到「內地」留學。一邊求學、一邊投稿的過程中,新詩竟然被日本作家大力稱讚,登上日本文壇。一瞬間,彷彿得到了某種「平起平坐」的榮譽。昭和19年(1944年)臺灣全島進入
Thumbnail
【一個時代自有屬於它的詩】 這是一種「臺灣限定」的情境:一名生於大正10年(1921年)的知識分子,在殖民地時代受日文教育,並且來到「內地」留學。一邊求學、一邊投稿的過程中,新詩竟然被日本作家大力稱讚,登上日本文壇。一瞬間,彷彿得到了某種「平起平坐」的榮譽。昭和19年(1944年)臺灣全島進入
Thumbnail
1970年代是戰後台灣文學研究的開端,其中張良澤便是代表人物。
Thumbnail
1970年代是戰後台灣文學研究的開端,其中張良澤便是代表人物。
Thumbnail
戰後真正要說「台灣文學研究」──與台灣相關、在台灣書寫、台灣人書寫文學開端,大概還是得從1970年代算起。
Thumbnail
戰後真正要說「台灣文學研究」──與台灣相關、在台灣書寫、台灣人書寫文學開端,大概還是得從1970年代算起。
Thumbnail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通識教育中心李玉璽教授出版專書論文,論述樸雅吟社。該論文收錄於嘉義大學中文系林宏達副教授2024年主編之《臺灣古典詩社采風》系列叢書,該叢書收錄台灣全國各地至今仍持續運作的著名台語漢文詩社,第二輯介紹「樸雅吟社」與「梅川傳統文化學會」。
Thumbnail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通識教育中心李玉璽教授出版專書論文,論述樸雅吟社。該論文收錄於嘉義大學中文系林宏達副教授2024年主編之《臺灣古典詩社采風》系列叢書,該叢書收錄台灣全國各地至今仍持續運作的著名台語漢文詩社,第二輯介紹「樸雅吟社」與「梅川傳統文化學會」。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