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5年重讀馬奎斯《百年孤寂》的幾個理由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瓜達拉哈拉國際書展上宣傳本劇的攤位,攝於2024年12月。由 ProtoplasmaKid - 自己的作品, CC BY-SA 4.0, https://commons.wikimedia.org/w/index.php?curid=156170993

瓜達拉哈拉國際書展上宣傳本劇的攤位,攝於2024年12月。由 ProtoplasmaKid - 自己的作品, CC BY-SA 4.0, https://commons.wikimedia.org/w/index.php?curid=156170993

在1982年榮獲諾貝爾文學獎的哥倫比亞作家馬奎斯,他的作品《百年孤寂》與魔幻寫實風格,在全世界掀起了一股拉丁美洲文學熱潮。瑞典皇家學院頒獎給馬奎斯的理由是:

像其他重要的拉丁美洲作家一樣,馬奎斯永遠為弱小貧窮者請命,而反抗內部的壓迫與外來的剝削。(維基百科

馬奎斯作品的政治性十足,同時批判了來自外國的殖民主義,以及拉丁美洲本土的專制獨裁與愚昧,在魔幻寫實絢麗的文字下,緊扣著現實的社會與政治議題。在我高中第一次讀《百年孤寂》的時候,儘管在黨國歷史教育的薰陶下,世界史的知識扭曲到不行,但是由魔幻寫實所反映的現實感實在太強大了,居然也讓我開始探究拉丁美洲的殖民歷史,甚至開始反思台灣從日本時代到國民黨時代的專制殖民統治,對台灣人的深刻影響。一部作品可以開啟這麼廣闊的世界觀,可說是經典中的經典,今年我也藉由閱讀馬奎斯另一部作品《愛在瘟疫蔓延時》作為熱身,想再次閱讀《百年孤寂》,看看經過三十多年的歷練,我是否能看見《百年孤寂》更多的面向。

《百年孤寂》也影響了好幾代華文圈的作家,不論是中國的莫言、韓少功、鄭義、賈平凹、閻連科,或是台灣的張大春、駱以軍、張貴興、吳明益、陳思宏、張亦絢,都可以說是馬奎斯的徒子徒孫。對於深陷於殖民影響與專制統治的台灣與中國來說,《百年孤寂》開創了新的可能性:從鄉土出發的魔幻寫實,以文化底蘊賦予原本處於劣勢的文化弱勢者/被殖民者源源不斷的反抗能量,這種由下而上的原生力量,顛覆了原有的權力關係,不只改變了文壇作家創作的方向,也進而改變了社會與政治生態。「我是誰?」這個問句,從訴諸威權者上對下的仁慈解答,轉變為由下而上、由內而外的探索,說《百年孤寂》是華文圈的政治啟蒙之作,實不為過。身處於美中台三方角力的現代台灣社會,此時重讀《百年孤寂》應該會有更深刻的體悟。

還有一個很重要的理由,要在此時此刻重讀《百年孤寂》:經過與馬奎斯家人多年的溝通,並於「在哥倫比亞取景,起用哥倫比亞演員,採用西班牙語對白(維基百科)」的前提下,Netflix終於在去年底推出了同名的影集。這本發表於1967年、近60年前的經典,可能已經不在現代文青的閱讀清單內;透過影集的影像化,讓更多觀眾輕鬆的進入《百年孤寂》的世界,預期可以讓《百年孤寂》有更多的讀者,並引發更豐富更有趣的迴響,這是身為《百年孤寂》的書迷十分期待的盛況。

非常期待自己在隔了三十幾年之後重讀《百年孤寂》,會有什麼新的觀點與心得呢?另外,到底要先看Netflix影集,還是要先讀書呢?在這個科技便利到只要按一下手機螢幕就可以追劇、按一下電子書的螢幕就可以讀書的現代社會,才會有如此奢侈的煩惱,這應該是三十幾年前的高中生無法體會的未來世界。期待在往後三十年、或是更久之後,就算那個時候的人類可以輕鬆按個鈕就飛到外太空,還是可以在太空艙裏享受閱讀《百年孤寂》的樂趣,並且比較在廣大宇宙中感受到的孤寂感,是否大於馬康多(《百年孤寂》裏的虛構市鎮)帶給人們的孤寂感。幻想未來人類在太空艙窗前滿天星斗下讀《百年孤寂》的壯麗景色,不禁開始感動起來了。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沈溺在經典閱讀中的 John Lin
20.8K會員
310內容數
除了自創內容之外,也讓我們用J Premium來打群架吧!
2025/06/01
在兩國架構下越演越烈的競爭與衝突,是大英帝國留下的惡意禮物,回歸世界史的知識來看待以色列與巴勒斯坦沒有盡頭的衝突,或許可以走出一條新的和平之路
Thumbnail
2025/06/01
在兩國架構下越演越烈的競爭與衝突,是大英帝國留下的惡意禮物,回歸世界史的知識來看待以色列與巴勒斯坦沒有盡頭的衝突,或許可以走出一條新的和平之路
Thumbnail
2025/05/18
二十世紀前半段的兩次世界大戰,讓歐洲文明成為眾矢之的,乍看之下優雅進步的文明,卻促成了不分陣營的大規模無差別互相殘殺。其中最慘無人道的東歐戰場,就是由納粹德國所代表的法西斯主義,以及蘇維埃政權所代表的無產階級革命這兩隻歐洲文明孕育的怪獸對決所造成的。
Thumbnail
2025/05/18
二十世紀前半段的兩次世界大戰,讓歐洲文明成為眾矢之的,乍看之下優雅進步的文明,卻促成了不分陣營的大規模無差別互相殘殺。其中最慘無人道的東歐戰場,就是由納粹德國所代表的法西斯主義,以及蘇維埃政權所代表的無產階級革命這兩隻歐洲文明孕育的怪獸對決所造成的。
Thumbnail
2025/05/04
還在猶豫要不要讀《社頭三姊妹》?別再猶豫了,現代寫台灣鄉土可以寫到三三八八火光四射卻又讓人頭不抬起來眼淚就會不爭氣的滑下來的作家,應該只有陳思宏了,趕快以新台幣下架他的最新作品,千萬不要錯過他以《鬼地方》橫掃國際文壇後,另一部即將發光發熱的佳作。
Thumbnail
2025/05/04
還在猶豫要不要讀《社頭三姊妹》?別再猶豫了,現代寫台灣鄉土可以寫到三三八八火光四射卻又讓人頭不抬起來眼淚就會不爭氣的滑下來的作家,應該只有陳思宏了,趕快以新台幣下架他的最新作品,千萬不要錯過他以《鬼地方》橫掃國際文壇後,另一部即將發光發熱的佳作。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常常被朋友問「哪裡買的?」嗎?透過蝦皮分潤計畫,把日常購物的分享多加一個步驟,就能轉換成現金回饋。門檻低、申請簡單,特別適合學生與上班族,讓零碎時間也能創造小確幸。
Thumbnail
常常被朋友問「哪裡買的?」嗎?透過蝦皮分潤計畫,把日常購物的分享多加一個步驟,就能轉換成現金回饋。門檻低、申請簡單,特別適合學生與上班族,讓零碎時間也能創造小確幸。
Thumbnail
我們的文學圈,甚至整個社會,對馬奎斯這位作家及其作品的了解,不夠深入也不夠充分,流於片面、浮淺。……我不甘心,於是讀了幾部他的小說,並啃了一本大部頭的馬奎斯傳記(聯經出版社出的),想要深入了解。
Thumbnail
我們的文學圈,甚至整個社會,對馬奎斯這位作家及其作品的了解,不夠深入也不夠充分,流於片面、浮淺。……我不甘心,於是讀了幾部他的小說,並啃了一本大部頭的馬奎斯傳記(聯經出版社出的),想要深入了解。
Thumbnail
***文字摘錄: #魔幻寫實小說中之魔幻角色現實化# 臺灣師範大學設計學系 賴盈兆 碩士論文(2022) 然而魔幻寫實由繪畫導入文學作品裡,就不得不提拉丁美洲地區的文學,簡稱「拉美文學」。崛起於二十世紀後半,至今影響遍及全球,雖不是魔幻寫實主義文學的首創,但可謂是最重要的文學品項質變--百年孤寂。
Thumbnail
***文字摘錄: #魔幻寫實小說中之魔幻角色現實化# 臺灣師範大學設計學系 賴盈兆 碩士論文(2022) 然而魔幻寫實由繪畫導入文學作品裡,就不得不提拉丁美洲地區的文學,簡稱「拉美文學」。崛起於二十世紀後半,至今影響遍及全球,雖不是魔幻寫實主義文學的首創,但可謂是最重要的文學品項質變--百年孤寂。
Thumbnail
我們都知道聽盜版唱片是不正確的,卻在無意中看了不少盜版書,這篇文章寫於三年前《百年孤寂》終於出了正版的繁體中文版,相信那時有不少人關注此消息,但當出版社大肆宣傳「終於出了」從原文直接翻譯來的繁體中文版,都是有點諷刺的。
Thumbnail
我們都知道聽盜版唱片是不正確的,卻在無意中看了不少盜版書,這篇文章寫於三年前《百年孤寂》終於出了正版的繁體中文版,相信那時有不少人關注此消息,但當出版社大肆宣傳「終於出了」從原文直接翻譯來的繁體中文版,都是有點諷刺的。
Thumbnail
楊照的《馬奎斯與他的百年孤寂》,讓我比較理解故事在比喻什麼,不過這本書使用楊耐冬譯版。 本文有比較「楊耐東譯版」與「葉淑吟譯版」的人名差異,以及聊聊我與這本書相關的回憶。
Thumbnail
楊照的《馬奎斯與他的百年孤寂》,讓我比較理解故事在比喻什麼,不過這本書使用楊耐冬譯版。 本文有比較「楊耐東譯版」與「葉淑吟譯版」的人名差異,以及聊聊我與這本書相關的回憶。
Thumbnail
《百年孤寂》是諾貝爾文學獎得主馬奎斯的作品,故事圍繞「馬康多」這個新建的小鎮,還有波恩地亞家族的興衰。它可以反應19、20世紀的南美洲,外來的勢力逐漸入侵,殖民剝削、獨裁的政府、內戰也造成悲劇。書中每個角色也都有自己的孤獨。
Thumbnail
《百年孤寂》是諾貝爾文學獎得主馬奎斯的作品,故事圍繞「馬康多」這個新建的小鎮,還有波恩地亞家族的興衰。它可以反應19、20世紀的南美洲,外來的勢力逐漸入侵,殖民剝削、獨裁的政府、內戰也造成悲劇。書中每個角色也都有自己的孤獨。
Thumbnail
馬奎斯是20世紀非常重要的哥倫比亞作家,先是小說作品《百年孤寂》在哥倫比亞、墨西哥、阿根廷等國熱銷,取得盛名,1982年又榮獲諾貝爾文學獎,從此躍升為全球知名作家。……
Thumbnail
馬奎斯是20世紀非常重要的哥倫比亞作家,先是小說作品《百年孤寂》在哥倫比亞、墨西哥、阿根廷等國熱銷,取得盛名,1982年又榮獲諾貝爾文學獎,從此躍升為全球知名作家。……
Thumbnail
「我這輩子除了打字機,什麼武器都沒拿起過。」家喻戶曉的諾貝爾文學獎得主馬奎斯,以文學作為自己的劍,戰鬥一生,如果你已經認識他,你可以透過本片,再次溫習以筆為武器的作家是如何成為他自己的,如果你還沒認識他,這是一個好機會,認識這名讓世界震懾於拉美力量的鬥士。  
Thumbnail
「我這輩子除了打字機,什麼武器都沒拿起過。」家喻戶曉的諾貝爾文學獎得主馬奎斯,以文學作為自己的劍,戰鬥一生,如果你已經認識他,你可以透過本片,再次溫習以筆為武器的作家是如何成為他自己的,如果你還沒認識他,這是一個好機會,認識這名讓世界震懾於拉美力量的鬥士。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