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財:我的疾病暫停鍵,與生活繼續的防護網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生病讓我停下腳步,也打亂我所有的節奏。但有一件事沒有改變——是我替自己好好安排的資金節奏。

距離上一次確診,已經是2021年的事了。

我沒想到,在沒有任何防備的狀況下,這件事竟然又發生了。

而這次,剛好就在我滿腦子寫作靈感、創作節奏正順的時候,我的方格子剛開始有了方向,IG上也有越來越多人回應我。那是一種:我正在走在自己的路上的感覺,然後,啪的一聲,老天替我按下了暫停鍵。我的身體停了下來,我的腦袋也跟著關機。整整兩個禮拜,躺在床上,全身痠痛,喉嚨腫得像刀割一樣,身體不是普通的疲累,是那種——你即使躺著也無法休息的累。


終於,在緩過來之後,我慢慢地把生活節奏一點一滴撿回來。打開手帳開始寫下一句話、IG開始整理發文、開始構思我的下一篇文章、慢慢整理週餘額、分類袋、保養步驟……我找回那個「正常生活的我」,那過程很像重新學走路,一步一步、帶著遲鈍與不確定感前進——我不知道回來的時候,還有多少人會等我,也不確定自己是否還能保持熱情繼續寫下去。

這兩週,我反覆思考著一件事:

「我們以為自己掌控了人生,但其實,我們如履薄冰。」

那種「明明剛剛還好好的、怎麼就突然停下來了」的感覺,不只是身體上的,而是內在秩序的崩塌。我一度想:「如果我這樣就被打亂,那我所有努力是不是白費了?」在我混亂之間,我突然想到一件事——理財沒有因為我確診而停下來。分類袋還在,週餘額還在,預算還是照著流程走,這樣的制度反而將我拉回了現實,聚攏我的理智。

理財,成了我在這段變動中,唯一還能「掌控」的事情。什麼是掌控?不是能讓一切照我想像進行,而是:即使計畫趕不上變化,我也能撐住那些變化。我說的「理財」,不是什麼高深的投資策略,而是一種讓生活有條理的金錢設計我替每一筆收入安排好位置,設定好任務:

  • 有些錢,是給日常用的
  • 有些錢,是要存起來的
  • 有些錢,是要應付突發狀況的

我有設計預備金,有分類袋,有規劃週餘額的使用,也有為了夢想剛開始起步的投資計劃,但也不代表我什麼都預料到了,我沒有想到確診會讓我中斷收托,必須退費給家長!我也沒想到兩週內完全沒有收入的焦慮感,會像潮水一樣湧上來。但後來轉念一想,平常就有分配、有準備、有為自己設下彈性,焦慮大海並沒有把我淹沒,理財就像救生圈,救起我的慌張與無助,慢慢地送我回理智的岸上。

很多人以為理財是「掌控金錢」,但我覺得,它更像是一種為變化留餘地的能力。而那個餘地,往往來自最基本的「分配」兩個字。

「分配」,是對自己誠實:我到底有多少?我能做什麼?

「分配」,是給未來機會:我不一定知道會發生什麼,但我願意替未來留一點空間。

「分配」不是為了萬無一失,而是:讓我即使失去了掌控感,仍然不會全盤崩潰。

現在的我,還在慢慢恢復中,有時候腦袋還是會突然當機,身體也時不時感覺疲憊,但我知道,我依舊好好生活著,我替自己準備好的分類袋、備用金、餘額投資表裡,一點一滴生出來的安全感,都讓我越站越穩,生活不會等我準備好才開始,所以開始理財,讓我一步一腳印地走向未來。

「我知道未來還是會有變動,但我也知道,我有在準備。」

「分配,會讓我每一次中斷後,都有能力再次出發。」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慢慢·豐盛
12會員
41內容數
嗨,我是露比。 一位居家保母、自由書寫者,也是慢活理財的實踐者。 我的日常裡有存錢挑戰、記帳習慣、家庭收支分配,也有孩子的哭聲與日子裡的反覆。 我正在寫一本書,叫《慢慢・豐盛》,是一份我想留給世界,也留給自己的禮物。 這裡紀錄著我對金錢、生活、工作的慢慢理解,希望你在這裡,也能找到自己想走的節奏。
慢慢·豐盛的其他內容
2025/06/03
Hi,大家好,我是露米 💗 今天想來聊聊一個很生活、卻會改變我們財務觀念的小行為——分配。 我在 IG 上做了一個小小的限動投票,問大家對「資金分配」的看法,結果不少人回我: 「我薪水也沒多,繳完就剩一點點,還要分什麼?」
Thumbnail
2025/06/03
Hi,大家好,我是露米 💗 今天想來聊聊一個很生活、卻會改變我們財務觀念的小行為——分配。 我在 IG 上做了一個小小的限動投票,問大家對「資金分配」的看法,結果不少人回我: 「我薪水也沒多,繳完就剩一點點,還要分什麼?」
Thumbnail
2025/06/02
那天,我國中的兒子小心翼翼地走過來, 稚嫩的臉龐寫滿不安和緊張。 「媽,跟妳商量件事,有沒有可能…把這個月的外食費調到3000?我每次到月底都沒錢吃早餐…」 我先沒有回答,只是問他: 「你是不是每次都把所有錢帶在身上?想花就花?」 他摸摸頭,害羞地笑著點點頭。 我也笑了,拍了拍他的肩膀。
Thumbnail
2025/06/02
那天,我國中的兒子小心翼翼地走過來, 稚嫩的臉龐寫滿不安和緊張。 「媽,跟妳商量件事,有沒有可能…把這個月的外食費調到3000?我每次到月底都沒錢吃早餐…」 我先沒有回答,只是問他: 「你是不是每次都把所有錢帶在身上?想花就花?」 他摸摸頭,害羞地笑著點點頭。 我也笑了,拍了拍他的肩膀。
Thumbnail
2025/06/02
Hi大家,今天露米想來跟大家聊聊—— 存錢為什麼還要分類?我知道很多人一定有這樣的疑問🤔 我都把錢存下來了,要用直接拿就好,分什麼項目的,太複雜了,呵呵🤭我曾經也跟你們一樣喔。 我以前也覺得:「反正有存錢就好啦,管它是放在哪。」 但後來才發現——有存錢和會分配存錢,差很多。
Thumbnail
2025/06/02
Hi大家,今天露米想來跟大家聊聊—— 存錢為什麼還要分類?我知道很多人一定有這樣的疑問🤔 我都把錢存下來了,要用直接拿就好,分什麼項目的,太複雜了,呵呵🤭我曾經也跟你們一樣喔。 我以前也覺得:「反正有存錢就好啦,管它是放在哪。」 但後來才發現——有存錢和會分配存錢,差很多。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常常被朋友問「哪裡買的?」嗎?透過蝦皮分潤計畫,把日常購物的分享多加一個步驟,就能轉換成現金回饋。門檻低、申請簡單,特別適合學生與上班族,讓零碎時間也能創造小確幸。
Thumbnail
常常被朋友問「哪裡買的?」嗎?透過蝦皮分潤計畫,把日常購物的分享多加一個步驟,就能轉換成現金回饋。門檻低、申請簡單,特別適合學生與上班族,讓零碎時間也能創造小確幸。
Thumbnail
雖然不是我造成的,但還是把這件事情謹記在心。 希望自己能夠更加細心的面對照顧病人的種種。
Thumbnail
雖然不是我造成的,但還是把這件事情謹記在心。 希望自己能夠更加細心的面對照顧病人的種種。
Thumbnail
沒想到轉眼間,這化療期間,我已經將近兩個月沒有更新了,這大概是近期最長的一段時間裡沒有任何想法,沒有任何想要去做的事。這可能是終於學會了怎麼安分守己的乖乖待在家養病,學會了什麼事都不做,學會了放空。 最近總有人對我說『你現在真好命』、『想去哪去哪』、『你現在時間最多了』,每每聽到這樣的說詞,確
Thumbnail
沒想到轉眼間,這化療期間,我已經將近兩個月沒有更新了,這大概是近期最長的一段時間裡沒有任何想法,沒有任何想要去做的事。這可能是終於學會了怎麼安分守己的乖乖待在家養病,學會了什麼事都不做,學會了放空。 最近總有人對我說『你現在真好命』、『想去哪去哪』、『你現在時間最多了』,每每聽到這樣的說詞,確
Thumbnail
第一次化療後第5,6天第一個週末。 自己不一樣了,世界不會停止走動,但真心謝謝知情的人給我時間和寬容甚至幫助。如果這件事真心要難過的話,我想只因為我不想讓愛我的人擔心傷心更辛苦(尤其是我的媽媽)所以我謝謝我自己的身體,讓我目前還沒有我不能接受的超級不舒服。不想媽媽難過,,,,現在看起來還是跟以前一
Thumbnail
第一次化療後第5,6天第一個週末。 自己不一樣了,世界不會停止走動,但真心謝謝知情的人給我時間和寬容甚至幫助。如果這件事真心要難過的話,我想只因為我不想讓愛我的人擔心傷心更辛苦(尤其是我的媽媽)所以我謝謝我自己的身體,讓我目前還沒有我不能接受的超級不舒服。不想媽媽難過,,,,現在看起來還是跟以前一
Thumbnail
近期聽到很多人身體不適,我自己感覺到能量場有些許不同。 從上週三開始,全台大地震,那天開始,我就覺得所有事物都卡住,原本當天的計畫全都沒做成。 連假一開始去照顧住院的父親,這次的化療卻出現癌指數上升的狀況,需要多住院觀察一陣子。 然後,逃離了台北三天,到高雄深山去,卻覺得很舒適,同時思考,這是
Thumbnail
近期聽到很多人身體不適,我自己感覺到能量場有些許不同。 從上週三開始,全台大地震,那天開始,我就覺得所有事物都卡住,原本當天的計畫全都沒做成。 連假一開始去照顧住院的父親,這次的化療卻出現癌指數上升的狀況,需要多住院觀察一陣子。 然後,逃離了台北三天,到高雄深山去,卻覺得很舒適,同時思考,這是
Thumbnail
剛好趁著這週生一堆莫名其妙的病,把生病心境寫成酸菜談分享給大家好了。
Thumbnail
剛好趁著這週生一堆莫名其妙的病,把生病心境寫成酸菜談分享給大家好了。
Thumbnail
2024/02/20 自從一月底憂鬱症症狀再次嚴重之後,工作也無法繼續,不能工作就表示沒有收入,我的壓力很大,過年前就帶著孩子們回去娘家,跟爸爸和妹妹一起生活了好一陣子,結果才回家沒幾天,就因為恐慌症發作而去看醫生,醫生勸我暫時不要想工作的事,我需要先穩定我的症狀,換了藥物給我。好不容易恢復到使用
Thumbnail
2024/02/20 自從一月底憂鬱症症狀再次嚴重之後,工作也無法繼續,不能工作就表示沒有收入,我的壓力很大,過年前就帶著孩子們回去娘家,跟爸爸和妹妹一起生活了好一陣子,結果才回家沒幾天,就因為恐慌症發作而去看醫生,醫生勸我暫時不要想工作的事,我需要先穩定我的症狀,換了藥物給我。好不容易恢復到使用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