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921之後家裡就都有這類準備,只是久了就會變混,然後如果有出事又會警醒一下,如此反覆。
但最近看黑熊的資訊,反省了一下家裡對於避難物資準備的方向,做了一點調整,稍微分享。
先說,我家住鄉下,但不是非常鄉下,總之算是避難疏散的地方,而不是聚集的地方,因此我家的準備不該是為了逃離這裡,反倒是留在原地,這是我以前沒想過的問題,這也會影響準備的方向。是的,我家的位置說起來有點彆扭,離交流道跟高速公路隧道、橋梁不遠,這可能會成為攻擊目標,離變電所也不遠,這也可能成為攻擊目標,但我家離市區好幾公里,離最近的避難設施有段距離,雖說都是走路可以到達的距離(就算路被炸爛,徒步兩小時以內也可以到市區,路況若還能騎車,十分鐘以內),但你要說跑去躲避難設施,在我老媽腳也不方便的狀況下,我留在家裡可能還更妥當。
我家地勢也比市區高一點,除非斷層就直接從我家底下過去,不然淹水也淹不到,地震就再說了,總之我家看來還安全一點,就怕斷水斷電而已(鄉下自然還是用瓦斯桶不是自來瓦斯)。
而我家的巨型水塔省著用可以撐一周,瓦斯我媽習慣保持兩桶,在不濟也還有登山爐跟卡式爐與瓦斯罐。電比較麻煩,但因為變電所在附近,我家這邊一向是優先供電,其實這次颱風我家停電大概10秒種而已,不大擔心沒電。而且還有太陽能熱水器,所以我家還需要準備什麼?
能源的部分,大概就是太陽能充電設備跟緊急電源了,這兩樣我還在物色,因為我家這邊日曬非常強,用太陽能是好主意。
糧食就需要注意了,因為旁邊還有別人家的休耕農地,必要的時候拿來開墾,十天左右就能有蔬菜產出(如果有水可以用的話,不過下雨也可以,但要先有種子或母株),我家露台本來就有種各種蔬菜也可以應急,必要的話還可以悶豆芽,總之肉類才是問題,所以會需要罐頭。
醫療用品家裡倒是一直都有常備習慣,好歹夫妻倆都是醫事人員,這部分的準備很習慣了,而且也都懂得如何使用。
在家裡大概就這樣。
於是我家最可能需要應對的狀況,不是逃出去,而是從上班地點回家,於是我需要的是平常上班就帶著的裝備。
其實平常上班本來就會帶各種隨身物品,除了識別證跟鑰匙,手機跟錢包自然也是隨身物品,然後裝這些東西會有個包包,於是還會有其他東西放進去,例如會用的藥品像眼藥水這種,還有一個筆袋、面紙、折疊的購物袋(畢竟下班常要順便去買菜)之類有的沒的,車肚裡有雨傘、雨衣,辦公室有水壺,這些東西必要的時候全都需要擺進包包,所以準備一個平常用有點空的背包,大概就這樣。
因為有點空,其實還塞了備用鑰匙、一把小的瑞士刀、一把工具鉗、一個迷你燈具之類,這些都分別用小包包裝起來,嫌重可以先取出丟機車裡面。
是的,這次準備我最大的體悟是準備一些分裝包很實用,不同需求分成不同小包包,一方面做好分類,二來可以依照需求調整,真需要全背上也可以很快完成配置。
這是可以讓我順利回家的EDC配置,而且背包上有準備一些扣環,真有需求家裡一些登山用的野外裝備全都可以扣上去,當然家裡另外有大型登山背包就是了,假如真的需要離開家再說。
以上是我的簡單配置,其實我盡力想要減輕重量,能減少真的盡量減少,那種大全配我真吃不消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