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還記得之前介紹過 cursor 與 zed 的 AI 編輯器嗎?現在又有一款基於需求開發的 AI IDE 「Kiro」推出了!今天就來開箱這新的開發工具吧 🤩
🔗 延伸閱讀:
Cursor 編輯器:無縫整合 VS Code,讓 AI 幫你寫程式
AI 幫我寫程式,開發神器:Zed 編輯器,免費使用最新 Claude Sonnet 4!
2025.07.17 資訊:
Kiro 目前現正推出預覽版,可免費使用 Claude Sonnet 4.0 模型,正式上線後仍有免費每月 50 次的互動額度,詳細可到官方網站看價格說明。
💬 Kiro 是什麼?
還在用 Vibe Coding 開發專案?如果你追求的不只是寫程式,還能夠更專業、更結構化的開發流程,那你可能會愛上 Kiro ,由 Amazon/AWS 團隊打造的 AI 整合開發環境工具(IDE)。整合 Claude 模型、VS Code 介面與開發流程,能幫你從規劃需求、設計規格一路做到執行任務和程式產生,全面幫你串起開發每一環!
✅ 為什麼選擇 Kiro?
- 📌 Vibe 模式開發
快速體驗 Vibe Coding 完成開發程式。 - 📌 Spec 模式:規格驅動開發(Spec-Driven):
只要輸入簡單開發提示就可變成詳細的需求與架構,產生完整規格文件。 - 🤖 事件驅動代理(Agent Hooks)
可根據事件(如儲存檔案)自動觸發任務,像是產生文檔、測試、優化程式碼等。 - 🧭 代理指南(Agent Steering)
自訂每個專案的開發規範、語法命名等程式風格要求。 - 🧩 VS Code 基底,熟悉又升級的操作體驗
匯入你的設定檔與擴充套件,無需捨棄熟悉的開發環境。
🧚 如何開始使用 Kiro?
1️⃣ 安裝 Kiro
前往 https://kiro.dev/ 下載並安裝 Kiro。(目前梨編安裝的版本是 masOS v0.1.9)202509 更新:目前改為等候制,所以此頁面改由要按下 Join waitlist 去等待。

Kiro 下載頁面
2️⃣ 設定 Kiro
安裝完後打開會看到登入畫面(可以使用 Google、GitHub 或 AWS 帳號登入)

kiro 登入
選擇是否匯入 VS Code 設定。

kiro 匯入 VS Code 設定
如果你已經在使用 VS Code,可以選擇按下「Import from VS Code」,會花一些時間將設定匯入;如果沒有使用,可以跳過這個步驟。
接下來會進到設定主題,與 kiro 終端機工具安裝設定,畫面如下:

設定主題與安裝 KIRO shell
如果你確認安裝 KIRO shell, 接下來會要求系統權限,建議確認來源無虞後再執行。(提醒您:請小心謹慎操作,本網站僅提供教學參考,不對使用後果負責。)

安裝 KIRO shell 過程
📌 說明 Kiro CLI 安裝的兩個步驟:
1. 「Kiro will now prompt with 'osascript' for Administrator privileges to install the shell command.」這表示 Kiro 會透過 macOS 的osascript(一種用來執行 AppleScript 的工具)請求你輸入管理者密碼,以取得系統管理權限,目的是要安裝kiro的終端機命令。
2. 「Shell command 'kiro' successfully installed in PATH.」
這表示kiro這個命令已成功安裝到你的系統路徑(PATH)中,之後你可以直接在終端機輸入kiro來執行這個工具。
🎊接下來就看到以下畫面就是成功開啟 Kiro IDE 啦!🥳

Kiro IDE 介面
左方可開啟 Kiro 專門 AI 功能的界面(下方🚦詳述);右方則是聊天介面有分為 Vibe 與 Spec 模式,可以看到它目前有 Claude Sonnet 4.0 與 Sonnet 3.7 模型可用;中間顯示可用快捷鍵,其中可進到設定(這邊跟 VSCode 似乎一樣)。
🚦Kiro 專門 AI 功能的界面
- Specs(規格管理與任務)
如果你使用 Spec 模式執行專案開發,這裡會產生需求與設計文件,還可執行任務。 - Agent Hooks(事件驅動代理)
可設定偵測像是檔案新增、儲存或刪除等事件,來自動啟動 Kiro 執行對應任務。 - Agent Steering(代理指南)
自訂每個專案技術規範與開發架構,有點像是規定程式風格。 - MCP Servers
MCP (Model Context Protocol) 是一種協定,可用來串接第三方不同的服務設定,擴充功能。
了解基本介面後,接下來,你就可以開始跟它聊天啦!👻👩💻
📌 第一次與它聊天會提示:「 Kiro 使用生成式 AI,在美國伺服器處理並可能保存你的聊天內容與使用數據,以維持和改善服務;你需要自行驗證 AI 產出的回應,並且可以在設定中調整是否允許收集用戶端的遙測資料。」
👩💻 實際操作
👻 實測 vibe 模式開發程式
就用梨編之前最常用的程式範例:請建立一個蕃茄時鐘吧!
👍 過程中不需確認它會自動建立檔案,由於在設定裡面的 Trusted Commands 與 Trust Read Only Commands 會預設安全設定幾個終端機指令可以執行執行,你可以自行新增信任指令或是關閉這功能。

vibe 模式開發
一樣沒什麼意外就可以完成這網頁功能了,樣式沒特別指定一樣中規中矩。不過它這版蠻聰明的!除了基本功能,還幫我多加了幾個特色功能:「響應式設計,標籤頁顯示倒數時間與使用 Web Audio API 播放提醒音效」等,不確定是 Claude Sonnet 4 模型的關係還是有自主指令?自動自發新增細部功能,令人感到很貼心。
👻 實測 Spec 模式開發程式!
將對話視窗切換到 Spec 模式,一樣請 Kiro 開發相同專案,這次不一樣的是它會先建立需求文件並與你討論,確認後進一步再建立設計文件,還有實作計劃,這邊真的很像有一個系統分析師(SA),帶你一起從規格出發確立開發流程呢!
完成後,左側的 Spec 視窗會自動產生整理好的 Requirements、Design 和 Task List 頁籤,讓你一目了然地查看相關文件。

規格文件分頁視窗
其中幫我建立任務清單竟多達 15 個步驟,要執行的任務清單不只是功能開發,還包含完整的測試與部署準備任務,真的非常全面!確定內容沒問題後,只需要按下「執行任務」就可以了,還能一次執行多個任務,會在背景自動排隊處理。

執行任務列表與按鈕
這個功能真的有讓我驚艷!因為把複雜的程式設計流程都給你了!不過也因為較複雜,目前品質似乎有點不穩定,需要多按下幾次 Retry,任務才完成,但產生的程式碼明顯更有專案的架構感,要當一個專業的程式設計師果然沒那麼簡單呢!

過程中還有測試案例頁面
👻 實測:圖片參考
我這邊有一張使用 Lovart 設計的蕃茄鐘,我在聊天視窗上傳圖片後,請它根據這張圖修改樣式,結果風格還蠻像的吧!未來像是設計稿應該也可以應用呢。

圖片參考設計有模有樣
🪝⏱️ 設定 Agent Hooks 事件監聽
切到 Agent Hooks 視窗下可設定偵測檔案新增、儲存或刪除等事件,來自動啟動 Kiro 執行對應任務提示(更新文檔、優化程式或是多語化等,範例:偵測到程式變更時,分析程式碼,尋找潛在的改進點,包括設計模式和最佳實踐,改進程式碼品質的建議)。

檔案事件驅動
這樣一來,一旦你有儲存檔案,右邊就會自動跳出視窗執行 Hook,這功能真是蠻特別的,不過對於常常更動檔案的開發可能會有點囉唆~,建議可以再細調事件的觸發條件。像是開發完畢往往會跑一些測試、格式或是型態檢查,感覺會非常有幫助。
📝🗃️ 設定 Agent Steering(代理指南)
而在 Agent Steering 視窗中,你可以為每個專案設定技術規範,例如語法命名、檔案結構、元件命名等。按下「新增」輸入內容,還能用右上角的「Refine」請 Kiro 幫你補充說明,輕鬆建立專案開發風格!
下方顯示像 Vue 專案的範例,幫助你快速建立一致的開發規範!

Vue 專案開發規範
💸 目前費用
點擊左下角的帳號可以看到目前的用量與計劃,目前免費用戶有 50 次 vibe 請求,升級後可以增加請求量。

目前免費使用量
目前的收費方案如下:

kiro 收費
👩💻 使用心得
Kiro 與 Cursor 一樣介面基於 VS Code,操作上很順手。除了一般的 Vibe 開發模式外。多了像是 Specs 與 Steering 視窗,更像是專業的程式設計師會寫的規格文件與開發風格規範,Agent Hooks 能自動監測事件並執行像是程式碼品質檢查等後續動作。
🤩 Kiro 不只是協助寫程式,更能幫助專案結構化、標準化與流程化,
兼顧 Production 專案上必須的程式品質。
而即便 MCP 設定在多數編輯器中都已支援,Kiro 卻貼心地提供獨立的視窗設定,這樣的小細節大大提升使用體驗,整體使用下來,還蠻滿意的 😃 (期望未來品質能更穩定)。
目前免費預覽中,想體驗未來式開發,不妨動手試試看:👉 https://kiro.dev
🔎 本文內容以撰寫當下的工具與版本為主,未來若有更新,功能可能略有不同。如有錯誤或補充,歡迎留言協助修正,我會持續更新!
🔗 參考文件
- kiro 官方文件:https://kiro.dev/docs
- 企業級隱私與安全說明:https://kiro.dev/docs/reference/privacy-and-securit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