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當前國際秩序重組、價值觀對抗日益激烈之際,吳奕軍所著《破局:中共赤化與國際覺醒》無疑是一部切中時局、具有高度識見的評論集。
吳奕軍台大政治系畢業、美國波士頓大學大傳碩士,新加坡國立大學⾼階管理課程結業,曾任網路⾏銷投資⾼管,是台灣少數歷經多年企管實務與景氣榮枯考驗之專欄作家。
作為一位具備政治學訓練與媒體實務背景的台灣作者,吳氏不僅具備對地緣政治的敏銳感受力,亦能結合國際傳播視角,提出兼具深度與廣度的觀察。全書透過對中共擴張策略之剖析,呼籲國際社會正視其意識形態輸出與全球影響力滲透,為當代自由民主陣營敲響了警鐘。 聚焦中共赤化策略與國際警醒趨勢 《破局》一書匯集了吳奕軍近年來發表於《上報》、《鳴人堂》、《未來城市@天下》、《Rti中央廣播電臺》等媒體的精選評論,涵蓋從中共「一帶一路」戰略、數位監控技術的輸出,到全球媒體環境中的假訊息操作、文化統戰等議題。吳氏指出,中共所謂的「赤化」並非傳統上僅限於軍事或經濟滲透,而是全面性的意識形態工程,其目的在於重塑全球秩序,取代普世價值。 更為重要的是,作者亦觀察到一波逐漸興起的「國際覺醒」浪潮。美國政策重心轉向圍堵中國,歐洲諸國對中資企業提高審查強度,而台灣則因其在半導體產業及民主抗壓實力上的關鍵地位,成為整場地緣政治變局中的前哨。
吳氏善於從這些不同地區的現象中歸納出共通趨勢,指出中共擴張與全球反制之間的結構性張力,使讀者得以看見一幅更加立體的世界圖景。 筆鋒犀利而不失節制,論述嚴謹而具可讀性 吳奕軍的寫作風格,介於理性分析與文化敘述之間。他長於將艱澀的政治議題轉化為清晰明白的論述,並藉由文學、影視、歷史典故等跨界引用,增添論述的厚度與趣味。例如,他以《狼來了》寓言說明國際社會對中共威脅初期的遲鈍與後期反彈,既具批判力,亦富象徵意涵。其文章多具架構分明之特色,每一段落皆環環相扣,從歷史背景鋪陳、現象觀察到趨勢推論,形成有力的論證鏈條。 此外,吳氏不僅對中共內部政策(如數位極權、宣傳機器、思想控制)提出精闢批判,也指出其對外戰略中的潛藏風險,包括以「一帶一路」包裝的債務外交,以及對社群媒體、言論空間之操控。這種深具洞見的觀察,揭示了當代極權手段與科技發展交織所產生的新型威脅,對理解21世紀威權主義具有高度啟發性。 台灣視角的國際論述貢獻 值得特別指出的是,《破局》從一位台灣作者的視角出發,對美中台三角關係進行深入解析。吳奕軍對台灣在全球供應鏈中角色的描述,展現出他對產業現實與戰略布局的細膩掌握。
他並未將台灣僅視為地緣棋盤上的被動角色,而是強調其在自由世界聯盟中的主動價值與戰略意義。這種立場,不僅回應國際輿論對台灣地位的重估,也為本地知識界提供一種積極介入全球對話的可能性。 本書亦充分展現了台灣言論自由之可貴。作者以毫不妥協的態度直指中共體制的本質,並不因政治敏感而自我設限,其文字所展現出的道德感與使命意識,成為對抗虛假敘事的一道有力防線。正如李濠仲所言,吳奕軍是那種「奉陪到底」的知識分子,其筆鋒如劍,直指迷霧中的權力運作與話語操控。
編排限制與視角辯證的空間 然而,由於本書多為專欄文章的匯編,雖各篇主題緊扣「赤化」與「覺醒」兩大核心,但整體章節之間略顯鬆散,部分論述因篇幅限制而未能延伸開展,亦少見從對立觀點進行更深度的對話與辯證。對於追求完整論述體系或多元觀點對照的讀者而言,可能會感覺略為單向。 再者,吳氏對中共之批判立場明確,其正義感誠然可敬,但對於持不同立場或中間觀點的讀者而言,或需更多中介論述作為橋梁,以促進廣泛社會的對話共識。
在世界動盪中尋找價值定位的思維啟蒙 總體而言,《破局》是一部兼具知識深度與社會警醒功能的時代之作。在全球進入新冷戰格局、數位威權快速蔓延的背景下,吳奕軍以堅實的論述力與清明的價值觀,為讀者提供了一套辨識當代權力邏輯的思維工具。這不僅是一場針對中共的反制論述,更是一場為民主自由價值辯護的知識行動。 對於渴望理解當前美中角力、台灣戰略位置與思想防衛的讀者而言,本書不僅值得細讀,更值得反覆思索。如洪財隆所言,吳奕軍的筆如「高舉文明火把」,其文字不僅照亮黑暗,也點燃了人心深處對自由與真理的渴望。
■購書資訊■
博客來:reurl.cc/b7ZavE 金石堂:reurl.cc/o0N4kg 誠品:reurl.cc/WDeM6x MOMO:reurl.cc/Nq5Lvx

《破局:中共赤化與國際覺醒》,主流出版社,2023/05/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