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為《從惡性開始的療癒旅程》第13篇
手術的前一天,上班時,我拉著行李箱走進單位,裡面裝著住院四天所需的生活用品。
自詡為時間管理大師的我,決定上午照常上班,中午再去住院辦理。「妳的床號是3132-2。」
得知床號後,我立刻用LINE通知先生,還貼心地提醒他探病規定。
一般來說,陪病沒有限制,但探病有時段,每家醫院規定不一樣。
先生很快回覆:「晚上想吃什麼呢?等姐姐到家,我就過去醫院。」
我明白他的意思——他想陪著我,不讓我一個人孤單面對。
那時,浩浩才八個月大,正是最需要照顧的寶寶。萬幸有大姑支援,
這幾天在家幫忙照顧寶寶,一切都多虧了身邊的神隊友們。
住院,仍是過生活。
我一點也不覺得悲傷,反而像是在完成某種準備? 出發前還忙著自備便當,
反覆交代先生:「記得帶我現打的酪梨櫻桃汁喔!」冷凍櫃裡,一袋袋食材都已經分裝好。
說真的,吃這麼健康的我,六年來堅持斷食(體重從74瘦到52公斤),天天喝蔬果汁,每回都訂八台斤酪梨,自認是健康代言人的護理師,也很會各種「逼」自己把生活過到極致。但要說身心真的放鬆過嗎?那時的我,可能完全不懂得?
所以,癌症發生在我身上,也許一點也不奇怪。
「是呀,所以得癌症的是我。」無奈地,看著自己。
躺在病床上,我摸著右側乳房,心裡默默告別:「明天就要和你說再見了吧。謝謝你陪我走過32年。」
但想到「失去」這件事,眼淚就止不住,切除乳房,真的是對的選擇嗎?
每想到「失去」,心裡的悲傷便一波一波襲來,
甚至會忍不住問:「為什麼是我?為什麼不是那些壞人?」
即使問了一百遍,還是沒有答案。是啊,癌症就是發生在我身上,我只能承認。
我開始誠實地對自己說:
「或許,是我一直給自己太大壓力。」 「可能,我從沒真正好好照顧自己。」 「也許,前半輩子都在照顧別人,卻忘了自己。」 「我從沒問過自己真正需要什麼,對吧?」
這些問題,都是生命拋給我的課題——關於活著、關於開心。
住院的那天早晨,下著小雨。我卻一點也不覺得悲傷。直到被推進開刀房,看見媽媽守在我身邊,心裡一陣酸楚,眼淚就這麼滑落下來。
護理師見狀,溫柔遞上衛生紙。先生在旁低聲問:「妳怎麼了?」
我說不上來,只知道自己在哭——我終於承認其實我很害怕,卻又不知該怎麼辦?
我很擔心,會不會有更糟的事情發生?
我是什麼?我是磁鐵嗎?
人生總是充斥著各方面的挑戰和困難。
有時候,自怨自艾也是必經之路。
情緒不能壓抑,就像一口氣憋太久,憋久了會內傷。
真正療癒的起點,是允許自己好好感受、好好經歷和好好釋放。
我想告訴當時的自己—
「我知道妳害怕,但是我們現在也無法分心去處理其他的,
我知道妳擔心,擔心也無法改變事實,我們當下只聚焦一件事情,專心經歷好嗎?
然後相信妳相信的,也相信妳的選擇,有話妳就說,不想說也沒關係,我都陪著妳。」
走過這些年,才明白:「照顧自己」不是自私,而是我們給自己最珍貴的溫柔。
學會釋放情緒,不再壓抑、不再當那個只能承載壓力的容器——這是一條慢慢練習的路。
其實,多數人不是不會寫,而是不敢開始,也不知道該怎麼開始。如果你也渴望用書寫來療癒自己,或是想試著認識、照顧那個真實的自己,歡迎預約我的1對1免費書寫引導。讓我們一起,把情緒寫下來,把愛自己活出來。
📬 有興趣歡迎私訊,讓書寫成為你照顧自己的第一步。
📚 本文為📕【乳癌與我】第13篇,想從頭閱讀系列文章 👉📕寫給過去的我|乳癌與我01
你可能也會想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