羽球是對身體素質高要求的球類運動之一。要達到高的競技水平,羽球運動員不僅需要良好的身體素質,還需要優異的心理素質和堅強的意志品質。
世界羽球聯盟(簡稱世界羽聯,Badminton World Federation,BWF)是一個國際性羽球運動的管理組織。該組織的前身是國際羽球總會(IBF),成立於1934年。2006年9月24日,國際羽球總會正式改名為現今的世界羽球聯盟。該組織總部於2005年10月1日以前設在英國,現已遷至馬來西亞吉隆坡,現任主席為Poul-Erik Høyer Larsen。
女子單打曾經長期由中國及其移籍他國選手所稱霸,及至2015年才由印度選手Saina Nehwal打破中國選手長年佔據的世界第一位置。此後,世界各地陸續湧現出色的女單選手,包括西班牙的Carolina Marín、泰國的Ratchanok Intanon、臺灣的戴資穎及日本的山口茜、奧原希望,都曾登上女單排名世界第一。其中Carolina Marín曾經三度贏得世界羽球錦標賽以及一面奧運金牌,成為在世錦賽表現最佳的女單選手,而戴資穎曾保持世界第一長達214周之久。
安洗瑩、戴資穎、山口茜、陳雨菲
本篇四大系列要介紹的是「羽球四大天后」。
1、戴資穎
戴資穎的父親戴楠凱是消防員,身兼高雄市羽球委員會總幹事,閒時最愛打羽球,在耳濡目染下,她在高雄市前鎮區民權國小三年級時開始練習羽球,而且越打越好;到國小六年級時,她已打遍高雄,並奪得全國羽球排名賽乙組冠軍,取得升上甲組的資格,成為臺灣羽球史上最年輕的甲組選手。
2009年,戴資穎在越南第一次參加國際比賽越南大獎賽,獲得亞軍佳績。2011年,戴資穎以17歲之齡在國際賽第三級別的美國黃金大獎賽奪得冠軍,是國際賽首次摘冠。其後獲得重要冠軍有:2014年、2016年、2020年、2023年獲世界羽聯年終總決賽冠軍;2017年、2018年、2020年獲全英公開賽冠軍。2018年,她代表台灣參加在印尼雅加達舉行的2018年亞洲運動會,並奪得臺灣亞運史上首面羽球項目金牌。2021年,在日本東京所舉辦的2020年夏季奧林匹克運動會勇奪羽球女子單打銀牌,同時也寫下了臺灣在奧運史上羽球女子單打項目的最佳記錄;同年,在西班牙韋爾瓦舉行的2021年世界羽球錦標賽獲得銀牌,打平由鄭韶婕於英國倫敦舉行的2011年世界羽球錦標賽所創下的臺灣羽球世錦賽女子單打最佳紀錄。
戴資穎球路多變且步伐輕快,擅於使用假動作並配合細膩的網前手法打亂對手節奏而得分,並憑藉其優異體能執行四方球拉吊突擊戰術,使對手因疲於奔命體力下降而失誤丟分,也可在處於被動時因其優異的反手拍擺脫能力奪回主動而致勝。2012年倫敦奧運羽球男雙金牌得主蔡贇認為戴資穎是近20年來完美模仿2004年雅典奧運羽球男單金牌Taufik Hidayat正手兩次假動作推向對角絕招的第一人。
戴資穎大學畢業於臺北市立大學球類運動學系,碩士和博士畢業於臺北市立大學競技運動訓練研究所。從2009年開始代表臺灣出戰國際賽,為女單世界排名第一周數最長(214周)、女單史上最多勝場及國際賽奪冠次數最多的女單選手(黃金大獎賽3冠、超級系列賽12冠、世界巡迴賽16冠、亞錦賽3冠,亞運會、世大運個人各1冠,合計36座冠軍)。
2、山口茜
山口茜。福井縣勝山市出生,畢業於勝山南部中學校及縣立勝山高校,現為再春館製藥所羽球隊成員。
山口茜在2014年、2017年贏得全國冠軍。2013年成為日本羽壇史上第二位世青賽女單冠軍,並在2014年成功衛冕;2013年,以16歲之齡成為最年輕的世界羽聯超級系列賽冠軍及32年來首位贏得該項賽事的東道主選手。她曾於2021年世錦賽、2022全英賽及2017年年終總決賽等賽事奪冠,亦多次助日本奪得2018年優霸盃冠軍、2018年亞運會女子團體金牌、蘇迪曼盃亞軍(2015、2019、2021)等。2018年4月19日世界排名首度登頂,為日本羽球史上首位世界排名第一的女子單打選手。
2022年8月28日,山口茜在東京世界羽球錦標賽女單決賽中以2-1(21-12、10-21、21-14)的成績戰勝中國選手陳雨菲,成功衛冕世錦賽冠軍,實現世錦賽兩連冠,也是日本羽球女單歷史上第一個在世錦賽中衛冕成功的選手。
中國選手孫瑜指出,山口茜個子小,但勤於跑動、移動速度快,很多看起來不行的球,她都能接過來。此外,她的打法也很有耐性,而且穩定性高,每一分動輒打到30至40拍,她也不怎麼失誤;只要對手一著急,就容易失誤丟分。另一位中國選手王適嫻也認同山口茜很能跑,跟她對戰需要有一定的速度。
中國著名教練李永波則點評山口茜:「她打得有耐心,質量也可以,至於說她個子矮小以後發展空間不大,我認為羽球魅力不受到身高限制,她的球路彌補身高不足,至於以後發展如何,要看能否在一年中保持住。」。
3、陳雨菲
陳雨菲,浙江杭州人。
陳雨菲自小就具有良好的體格,6歲時(2004年)即被杭州市少體校羽球隊教練員選中,進入市少體校;2011年入選中國國家青年隊集訓,2013年入選中國國家羽球隊二隊。
2012年,陳雨菲在東莞市舉辦的亞洲U15、U17青少年羽球錦標賽中,奪得女子單打銀牌,並與隊友一起奪得女子雙打銅牌。
2014年2月,陳雨菲代表國家隊參加臺北市舉行的亞洲青年羽球錦標賽,贏得女子單打比賽亞軍。
2019年,獲全英羽毛球公開賽女單冠軍、瑞士羽毛球公開賽女單冠軍、2019年蘇迪曼杯世界羽毛球混合團體錦標賽混合團體冠軍、澳大利亞羽毛球公開賽女單冠軍、泰國羽毛球公開賽女單冠軍、世界羽聯世界巡迴賽總決賽女單冠軍。
2020年,獲世界羽聯超級500賽馬來西亞大師賽女單冠軍。
2021年,獲2020年東京奧運會羽毛球女單冠軍、2021年蘇迪曼杯世界羽毛球混合團體錦標賽冠軍、尤伯杯羽毛球團體賽冠軍。
2022年3月21日,世界羽聯更新了世界排名,陳雨菲位列第3位。
2024年6月,獲2024年印尼羽毛球公開賽女單決賽冠軍。
2025年2月,獲得2025亞洲羽毛球混合團體錦標賽亞軍。4月,獲得2025年亞洲羽毛球錦標賽女單決賽冠軍,這是她個人職業生涯首個亞錦賽女單冠軍。5月,獲得2025年泰國羽毛球公開賽女單冠軍。
來自浙江體工隊三隊帶訓教練金彪的評價:陳雨菲的球感相當好,一碰到球就知道怎麼用力,拍面如何控制,空間感還很強。
4、安洗瑩
安洗瑩,出生於全羅南道羅州市,成長於光州廣域市,畢業於光州體育高中,現為三星生命保險羽球隊成員,2017年入選韓國國家隊,為韓國史上首位以初中生身份透過選拔賽入選的羽球選手。
2017年7月,安洗瑩代表韓國隊出戰印尼雅加達舉行的亞洲青年羽球錦標賽,在率先進行的混合團體賽中,韓國隊取得金牌。同年10月,她再次代表韓國隊出戰印尼日惹舉行的世界青年羽球錦標賽,韓國隊取得銅牌。
2018年2月,安洗瑩首次亮相成人組國際賽,於亞洲羽球團體錦標賽女子團體比賽為韓國擔任女單三號上陣一場,擊敗馬爾地夫選手Nafha Nasrullah,首次取得世界排名。
2019年12月,安洗瑩獲得世界羽聯評選的年度最佳新人獎(Most Promising Player of 2019)。
2020年1月,安洗瑩出戰泰國羽球大師賽,在女單決賽以0比2(16-21、20-22)不敵賽會頭號種子、日本名將山口茜,取得亞軍。
2021年12月,安洗瑩作爲5號種子參加世界羽聯世界巡迴賽總決賽,小組賽以2勝1負成績第二名晉級,在半決賽 2比0(25-23,21-17)險勝頭號種子、泰國的Pornpawee Chochuwong,在決賽以強勢的 2比0(21-16,21-12)擊敗世錦賽衛冕冠軍、奧運銀牌和銅牌得主Pusarla Venkata Sindhu,拿下個人首座年終賽冠軍。安洗瑩以19歲又10個月的年齡成爲史上最年輕的年終賽冠軍,連續三站巡迴賽奪冠,她的世界排名也隨之來到史上新高的第四位。
2023年是安洗瑩快速崛起的一年,在當年賽季共收穫了單季8座巡迴賽冠軍,並在當年日本羽球公開賽結束後成功問鼎世界球後寶座(2023年8月1日)。2023年8月,在丹麥哥本哈根舉行的2023年世界羽球錦標賽,捧得她個人首座世錦賽冠軍,也成為韓國歷史第一人。
2024年安洗瑩奪得世界羽聯巡迴賽中超級1000賽與750賽共四座冠軍,並以大會頭號種子之勢在巴黎奧運女子單打比賽中先後打敗山口茜、東宗等好手,並在決賽以直落二(21:13、21:16)戰勝何冰嬌為韓國贏得28年來首面奧運羽球女子單打項目金牌安洗瑩是繼1996年亞特蘭大奧運會方銖賢之後,睽違28年再為韓國贏得金牌,同時也是1992年設立羽球項目以來,韓國獲得的第7金,安洗瑩也成為史上第2位囊括世錦賽、洲際運動會和奧運金牌的羽球女單選手。
2025年首季參加4站比賽,分別是馬來西亞羽球公開賽、印度羽球公開賽、奧爾良羽球大師賽和全英羽球公開賽,20場比賽全部勝出,同時獲得4站冠軍。
3月,安洗瑩在第115屆全英公開賽3局逆轉擊敗王祉怡,第2次取得冠軍,成為南韓史上第一位在全英賽累積2冠的女單球員。完成第115屆全英公開賽並經檢查後,發現大腿肌肉撕裂傷,需休養約3到4週,於24日宣布因傷退出亞洲羽球錦標賽,無緣挑戰「大滿貫」。
5月,安洗瑩在印尼羽球公開賽3局逆轉擊敗王祉怡,相隔4年再奪冠軍,亦是賽季第三個超級1000級別賽事冠軍,成為首位在單一賽季取得3個超級1000級別賽事冠軍的女單球員。
韓國的羽球名人堂成員方銖賢在2019年蘇迪曼盃期間,曾於在球隊下榻的酒店裡與安洗瑩會見及合影留念,並認為其於網前和兩個側邊的控制還有不足,但是繼續成長的話,完全可能在奧運會上奪取獎牌。
※圖來自網路搜尋,文來自維基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