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些日子不太順。
孩子身體不舒服,大人再怎麼急,也只能慢下來。 但正是在這樣的「慢」裡,我聽見了自己以前忽略的聲音。
這篇文字,寫給所有在孩子生病時,還是努力讓家維持穩定的大人們。
你們的沉穩,就是孩子最深的安全感。
今天下班後去接他的時候,老師一看到我就說:
「今天孩子有點肚子痛,還有點拉肚子,心情看起來不是很好。」
我點點頭,蹲下來看著他的小臉。他倒是沒有表現得太難受,反而像有點不好意思地笑了一下,說:「爸爸,我不小心拉到褲子耶。」
我沒有責怪他,沒有皺眉,只是摸了摸他的頭,跟他說:「有說出來很棒啊,我回家幫你處理。」
他就這樣,乖乖地跟著我上車,一路上比平常安靜。我猜他是真的不太舒服了。
回到家,他吃得比平常慢,也沒說話。我幫他洗澡、換衣服,擦了藥膏,他都不吵不鬧。我知道他只是在忍。
這樣的時候,我很容易心疼,但也容易焦躁。
會擔心是不是吃錯東西、是不是送得太晚、是不是我沒注意他有沒有蓋被子。 然後下一秒,我又提醒自己,現在不是問責的時候。
現在,是他需要我陪著慢慢走過去的時候。
我們一起坐在沙發上,他說他想要抱一下,我就讓他靠在我肩膀上。
沒有開電視,也沒講什麼話,只是坐著。
有一種靜靜的情緒,浮在我們之間。不是難過,也不是生氣,而是一種「一起撐著就不會太難」的感覺。
後來他說:「爸爸,我覺得肚子比較不痛了,謝謝你陪我。」
我愣了一下,有點不太知道怎麼回應,只是點點頭,說:「那就好,爸爸一直在。」
有些日子不需要做太多。
也不能做太多。 你只能把手伸出去,讓他知道,這裡有個人,不會因為你生病就離開;不會因為你表現不完美就責怪你;不會急著讓你趕快變好。
他可以花他的時間,我就陪他一起慢慢地,過完這一晚。
「他身體不舒服,我就陪他慢一點。」
原來,這不只是孩子的特權,對我自己也一樣。
在那些容易自責、懊惱、焦躁的時刻—— 我也需要有人,允許我「可以慢一點」。
如果沒有別人,那就先從我自己,對自己好一點開始。
晚安,今天的自己。
你其實已經做得很好了。
此為原創作品,請勿任意轉載或抄錄。
如需轉分享,歡迎貼上原文連結,謝謝你溫柔地支持創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