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業的困境,就是專業與報酬不成正比
AI 興起,已逐漸影響企業的用人標準,走在深耕專業道路上的人,必需比過去更努力的深耕在自己的領域,並善用 AI 增加效率,更有效率的服務客戶,持續塑造專業的地位,才能在公司保持競爭力, 因此專業人士仍然可以在 AI 時代受到該有的待遇。
但專業人士都有不可避免的問題,就是持續的深耕在企業裡,如果沒有進入管理職,專業程度的提升並「沒有與薪水成正比」,隨著專業到達某個高度,報酬的比例會逐漸降低。這是由於企業是以獲利為準的組織,如果更專業的能力並不能直接反應在營收,企業就會以降低成本的方式進行。
因此身為一位專業人士,該怎麼在追求專業的提升時,能突破這個職涯困境呢?本書《知識複利:將內容變現,打造專家型個人品牌的策略》,就是寫給專業人士的另一條出路。
作者何則文與高永棋,兩位皆有長期協助品牌塑造、製作知識產品的經驗,並持續協助多位專業人士將知識變現。
該書結合他們經驗與十位專家的實戰經歷,讓我們了解如何將專業轉變成知識,再透過知識帶來變現的複利 ,以知識價值創造的方法,打破職涯困境。
重點一:了解知識複利模型的兩階段,將專業轉換為豐厚的報酬
作者將大腦比喻為檸檬樹,挑戰如同土壤,每當大腦遭遇挑戰,就會如同檸檬樹扎根在大地上,努力地從大地吸取養分,最後長出一顆顆的檸檬。
這個檸檬就是我們的知識,而隨著某個領域的檸檬越來越多(象徵領域的專業知識),我們就會越專精在這件事情,逐漸成為別人口中的專家。
大部分的專家都停留在這個階段,稱之為「品質型知識複利」,此時腦中充滿了許多知識,但多用於自己的職業生涯。
有些專家在這個階段,開始感覺到不開心,認為自己的才華比不上報酬,或者是才華洋溢而沒被看見。
於是他們試圖將知識進行變現,試圖將專業轉變成報酬或名利,但變現其實很難,如同檸檬難以直接入口,因此就會有人把檸檬打成檸檬汁,加點蜂蜜,最後讓人容易入口;而這個過程,如同我們腦中的知識難以讓人吸收,因此知識也是需要轉換成產品,客戶才容易吸收學習,而這個過程「價值型知識複利」。
要將知識複利發揮出功能,首先要再「品質型知識複利」階段,好好的提升知識運用的深度、廣度與速度,確保穩定的知識產出。
而在「價值型知識複利」階段,則是要重視客戶的需求,將知識轉成適合的產品,確保知識能真的讓客戶買單,帶來收入
腦中的檸檬(知識),透過兩階段的轉換,最後就能為我們帶來知識複利的收穫。
重點二:改良帶來「複損」傳統筆記,採用更高效的知識複利筆記
在「品質型知識複利」,我們會深耕專業,但大腦是記憶是有限制的,無法記住每天所學的內容。
因此我們會將學習的內容,用筆記的方式記錄下來,期望我們透過筆記作為第二個大腦,幫我們記憶學習的知識。
傳統「日期筆記」的缺點 - 複損
我們經常的筆記方式,要不就是以日期為單位,不然就是採用單個課程去進行記錄,但這樣常會造成幾個缺點,造成知識的複損。
- 重複記錄卻沒有連結:我們經常在不同的地方,紀錄相同的內容,增加了筆記的數量,卻沒有把知識連結再一起,造成時間的浪費。
- 找不到或者看不懂:另外則是筆記都是以日期或課程名稱作為主題,突然想要一個關鍵知識時,就不容易找到相關的內容,甚至當初寫得太簡單,而導致事後看不懂,造成無謂的浪費。
因此本書提供了「知識複利筆記術」來解決這個問題,讓知識不在遺忘、相關知識得以連結與累積,它的關鍵步驟如下:
- 紀錄日期筆記並轉換成自己的架構。
- 根據日期筆記的內容拆成主題筆記放在雲端,並標註關鍵字方便搜尋,在提到不同領域關鍵字時做連結導引,
- 每次獲得新知識,就回頭找筆記,將相關的內容填回主題筆記。
透過簡單的三步驟,就能持續將新知識串聯舊知識,並透過重複地整理,不斷的重新學習,讓大腦重複記憶,從質與量的方面強化,提升在知識獲取的深度、廣度與速度。
重點三:打造專家品牌的關鍵在於讀者的質,而非讀者的量
專家品牌經營,有十萬個讚,不如有100個粉絲願意為你付錢 取自書中 第三大章
知識型專家,面對的是非大眾的讀者,難以如大眾取向的主題,如:美食、旅遊等,可以靠流量變現維生。
因此專家品牌不該只關注打造讀者流量,而是要將更多的心力放在打造讀者的質量,才能利用其他知識產品讓這些讀者買單,創造變現的機會。
因此本書採用粉絲經營的策略來提煉讀者的品質,稱之為 IPAD 法則,該法則目的是要將普通的讀者,逐漸經營成鐵粉,步驟如下:
- 漫遊者(Idler):屬於偶然看到我們知識產品的讀者,要增加這個數量,需要經營各種平台與渠道,盡量增加人數,才能逐漸有更多人培養成鐵粉。
- 參與者(Participant):會固定追蹤你的部落格,試圖找到更多關於我們的創作,我們需要跟他建立更多的互動,逐漸將他們培養成擁護者。
- 擁護者(Adherent):當連結夠多的時候,它們會擁護我們,主動分享我們的知識,成為鐵粉,並願意買單我們知識產品。
- 門徒(Disciple):比擁護者具備更深刻的連結,是我們知識產品的常客,甚至有意願在活動上協助我們,這些人可以主動洽談,邀請一同在事業上打拼。
透過 IPAD 的劃分策略,將小量的讀者逐步轉變,就能讓專家品牌更有效地獲得變現的機會。
最後
本書最大的主題在於知識變現,而知識變現是一條很長的道路,從學習資訊、轉變知識、知識化產品、專家品牌與經營,都是專家要邁向變現時,會遭遇的課題。
書中不同於其他書,會多方探討心態,而是以效率的角度,期望讓知識變現能真的像複利成長,提供各種方法,讓我們在每個階段都能讓能有效率的踏在知識變現的道路。
如果您苦於專業知識不易學習與變現、遭遇專業知識的困境,或想要在業界取得更多的影響力,這本書都能提供合適的方法可以實戰,並亦有各個業界實戰的名人點評經歷,供我們參考使用。
本書適合閱讀的人:
✅ 專業人士、技術人員
✅ 想用知識變現的人
✅ 個人品牌經營者 / 自媒體創作者
書籍資訊
作者:何則文 高永祺
書名:知識複利:將內容變現,打造專家型個人品牌的策略
👉 點這裡讀墨
感謝您的閱讀,想要了解更多設計、行銷與商業好書,歡迎點這裡加入 👉 我的沙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