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HP 輪胎乾濕地集體評比:Continental MC7、Michelin PS5,Hankook iON evo、Goodyear F1A6、Toyo TR1

在高性能輪胎的世界裡,數據與感受常常是拉扯的兩端。賽道計時器只給你冷冰冰的秒數,而車主卻更在意轉向時的安心感、車廂裡的寧靜,甚至長途旅行後腰椎是否還能放鬆。這次國外媒體拿六款 2024/25 年度熱門的 Ultra High Performance(UHP)輪胎,從 Continental MaxContact MC7、Michelin Pilot Sport 5,到 Hankook iON evo、Goodyear Eagle F1 Asymmetric 6、Toyo Proxes TR1 與 RoadX RXMotion U11,做一次全面測試, Hank整理結果給您看。
本文將逐一解析它們在 濕地煞車、濕地操控、乾地表現、舒適與胎噪、滾動阻力 等層面上的實測數據,並透過我的觀點,把數字背後的故事講清楚。
濕地表現:Continental 挑戰 Michelin 的王座
- 濕地煞車(80-5km/h 測試)
- MC7:29.3m(第一名)
- Michelin PS5:30.3m(第三名)
- 差距:1 公尺。這不是小數字,尤其在緊急狀況下,1 公尺足以決定「擦撞」與「全身而退」。
- 濕地操控(Lap Time)
- MC7:80.05 秒(第一名)
- PS5:80.93 秒(第二名)
- 雙方差距不到一秒,代表 Michelin 依然保持一貫的穩健,但 Continental 已經在「可控極限」上更進一步。
- 主觀濕地操控
- MC7:7.5 分
- PS5:7.3 分
- MC7 被評為更容易駕馭、在濕地彎道下更給人信心。
👉 總結:在濕地領域,MC7 幾乎全面壓制 PS5。這對於亞洲多雨地區的消費者來說,意義非凡。

乾地表現:一場極限與穩定性的拉鋸
- 乾地煞車(100-0km/h)
- MC7:34.0m(第一名)
- PS5:35.0m(第二名)
- 差距同樣在 1 公尺左右,MC7 再次搶先。
- 乾地操控(Lap Time)
- Goodyear F1 Asymmetric 6:53.64 秒(第一名)
- MC7:53.79 秒(第二名)
- PS5:54.70 秒(第四名)
- Goodyear 展現了操控靈活的特色,MC7 緊追不捨,而 Michelin 則顯得偏向「穩重」,犧牲了極限速度換取穩定感。
- 主觀乾地操控
- Goodyear 與 MC7:並列 7.5 分(第一名)
- PS5:7.2 分
- 在駕駛信心層面,Michelin 稍微落後。
👉 總結:乾地煞車 MC7 再勝,乾地操控則是 Goodyear 稍勝一籌,MC7 緊追。PS5 則顯得「穩健卻不驚艷」。

水漂測試(Aquaplaning):Michelin 守住最後防線
- 縱向抗水漂速度
- PS5:78.1 km/h(第一名)
- MC7:77.9 km/h(第三名)
- 差距只有 0.2 km/h,Michelin 依舊在這項安全性測試中守住領先,證明其品牌一貫對「濕地安全」的堅持。
👉 解讀:若你經常高速行駛在積水路段,Michelin 的優勢仍然能給你更多心理保障。

舒適性與胎噪:誰更適合日常?
- 胎噪(100km/h 測試)
- 最安靜:iON evo(68.6dB)
- PS5:69.0dB(第三名)
- MC7:69.2dB(第四名)
- 雙方差距其實微乎其微,Michelin 與 Continental 在「安靜」層面平分秋色。
- 主觀舒適度
- MC7:7.1 分(第一名)
- PS5:6.5 分(並列第三)
- MC7 的胎壁偏軟帶來更好吸震感,日常開起來更舒適。
👉 總結:若你的優先考量是「舒適」,MC7 確實比 PS5 更適合亞洲的路況。

滾動阻力:能耗表現的分水嶺
- 最省油:iON evo(7.65 N/kN)
- MC7:8.33 N/kN(第四名)
- PS5:8.54 N/kN(第五名)
👉 解讀:MC7 雖然不是最佳,但仍優於 Michelin。換句話說,PS5 在燃油效率上略顯吃虧。
六條胎總體印象與定位分析

解讀重點
- MC7(96 分):濕地 + 乾地全能王,尤其煞車與舒適度領先。
- iON evo(94.5 分):靜音、省油強勢,適合新能源車或安靜偏好者。
- PS5(92 分):依然穩健,抗水漂第一,但操控與舒適度稍落後。
- Goodyear A6(90.5 分):乾地操控最佳,跑車玩家的愛。
- Toyo TR1(75 分):價格取向,性能中庸,適合預算有限但想玩 UHP 的族群。
- RoadX U11(67.5 分):作為入門胎,分數墊底但勝在便宜。

我的結論:數據之外的哲學思考
這次測試揭示了一個耐人尋味的現象:
- Continental MC7 幾乎全面挑戰甚至壓過 Michelin PS5,尤其在濕地和舒適度上領先。
- Michelin 雖然不是場場第一,但它在「水漂安全」與「品牌信任」上仍然佔有優勢,這也是多年研發的積累。
- Goodyear 像是一個操控狂,乾地表現亮眼,但在濕地稍嫌不足。
- Hankook iON evo 在靜音與油耗上成為「新能源取向」的優等生。
- Toyo TR1 與 RoadX 則更像是「預算取向」的選擇,缺乏亮點但滿足入門需求。
最終,選胎就像選人生哲學:
- 你要極致的操控?Goodyear。
- 你要品牌的信仰?Michelin。
- 你要全面均衡、舒適與濕地優勢?Continental。
延伸閱讀
1.一樣外推10mm?Spacer墊片 vs. ET-10 輪框差在哪裡
2.雨戰最強性能胎評比: SC7, PTZS, Cup2, RE71RS, PS5, F1A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