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www.facebook.com/share/1AAXS5t8Eu/?mibextid=wwXIfr
中醫可治療拉肚子
(為保護病人隱私,所以照片以背影呈現)
病人於7月看診,希望處理長期拉肚子和脹氣問題,原本拉肚子1天4次,經中醫處理1個月後,腸胃明顯改善,現在排便正常。
造成拉肚子(慢性腹瀉)的原因:
1. 腸躁症
腸躁症是常見的功能性腸胃疾病,其特徵是反覆發作的腹痛或腹部不適,並伴隨排便習慣的改變,包括拉肚子、便秘兩者交替。
2. 腸胃發炎
某些疾病如克隆氏症(Crohn's Disease)、潰瘍性大腸炎(Ulcerative Colitis)等,都有可能讓腸道一直處於發炎狀態,是造成慢性腹瀉的原因。
3. 內分泌問題
某些內分泌疾病也可能影響腸道功能,導致慢性腹瀉。例如:甲狀腺機能亢進會加速身腸道蠕動,可能引起腹瀉、心悸、體重下降、焦慮等症狀。糖尿病可能引起神經病變,影響腸道的神經控制,導致腸道蠕動異常,引起腹瀉或便秘。
4. 食物引起:吃了太刺激的食物,例如:甜食、油炸、重口味的食物,這些高滲透壓食物會刺激腸道加速蠕動,使腸道拉肚子。
5.對食物過敏:乳糖不耐症、對麩質過敏都會造成拉肚子。
6.藥物引起拉肚子:抗生素、制酸劑、高血壓藥、治療痛風的藥物,也可能導致拉肚子。
拉肚子穴道:
1.天樞穴:在肚臍旁2寸的地方(約是食指、中指、無名指三指幅),可以調整腸道功能,理氣消滯。
2.足三里:在膝蓋外側有個凹陷處叫外膝眼,足三里位在外膝眼下方3寸的位置,是調理腸胃功能的重要穴道。
33.三陰交:在腳內踝骨上方約四指寬處,脛骨後緣的凹陷處,功效:改善脾胃虛弱、腹脹、腸鳴、腹瀉、消化不良。
拉肚子時,建議食用清淡,可以吃的食物:
1.澱粉類:
白米飯、白粥、麵條、白吐司、蘇打餅乾等,易消化且能提供能量。
2.蛋白質:
蒸蛋、去脂雞肉、蒸魚、瘦肉等,選擇清淡烹調的蛋白質來源。
3.水果:
成熟的香蕉、蘋果(去皮)等富含果膠的水果,有助於緩解腹瀉,但避免高纖維的水果如芭樂。
4.湯品:
無油的清湯、米湯、蔬菜湯(避免粗纖維的根莖類)。
該避免的食物
1.高油脂:
炸物、油炸食品、高脂肪食物等,會加劇腹瀉。
2.高糖:
糕點、蛋糕、糖果、含糖飲料等,可能改變腸道滲透壓,加重腹瀉。
臉書:林沛勳中醫師
Ig: linpei2022
自費眼針的影片:
https://www.facebook.com/share/r/15fDc6yLvz/?mibextid=wwXIfr
自費針灸減肥影片:
https://www.facebook.com/share/v/1Z7x9Qa4KB/?mibextid=wwXIfr
中醫眼科文章:
https://www.facebook.com/share/1Z6z9cy5pp/?mibextid=wwXIfr
#林沛勳中醫師
#高雄中醫
#鳳城中醫
#心路中醫
#港心中醫
#鳳山中醫
#小港中醫
#拉肚子
#腹瀉
#脹氣
#院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