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公司每年都贊助員工6500的成人一般健檢套餐,自2015入職以來年年都有檢查,健檢報告偶爾穿插一點紅字但是整體上蠻不需要擔心的。
2025的夏天一如往常的參加公司年底健檢,每年都照腹部超音波-最熟悉不過了,擠一坨膠,手往上舉過肩膀平躺著,醫生拿著探頭在上面塗塗點點,搭配敲鍵盤存影像的聲音,這是已經做了好幾次、最熟悉不過的SOP。
但是今年的不一樣。
「你的左中腹看起來有不小的陰影噢,大概有9公分,你看螢幕這邊」醫生邊說邊用探頭在我的肋骨附近比了個圈。
我的內心瞬間有種不安的感覺,但也很快平靜下來想著:也許是腸脹氣吧?記得去年照腹部超音波,上面寫著「腸氣太多影響判讀」,不過去年健檢的當下我已懷孕6個月,脹氣是家常便飯,如今已卸貨10個月,難道還有這麼多腸氣嗎?
協助健檢的姐姐開了張轉診單附上好幾頁的影像跟報告,語重心長的提醒我盡快去醫院做進一步的檢查。
報告第一頁如下

腹部超音波報告
後面附上了30幾張超音波影像
總共7頁
心想,哇…怎麼感覺代誌有點大條的感覺
9公分也太大了吧,我肚子也沒有說很大,產後10個月的我,已經回到差不多孕前的大小,怎麼有辦法裝這麼大顆的東西
-
過幾天,在臺大醫院的肝膽腸胃科,拿著健檢中心開的轉診單,以「腹部腫瘤」入院開始接受檢查。首先是做CT電腦斷層掃描,腹部檢查需要先禁食禁水4個小時以上,護理師會先把軟針提前埋好,方便檢查時打顯影劑,這根軟針比一般用的還粗,事後我的手臂整個瘀青一大片跟我的腫瘤差不多大了。
原本在掃描結果出來之前,都還抱著一絲希望,一絲「可能只是胃脹氣」的想法,但看到影像上大大的10x7,就知道這一切都是真的
「根據顏色的深淺分布,看起來像是腫瘤,把胃整個往上推,你這陣子有覺得胃口變小或食慾不振嗎?」醫生說
「我胃口還是蠻好的阿」我心想,有沒有可能仍是一場誤會
「上面相連著脾臟,不過下面倒是邊緣完整」醫生看圖解釋道

CT掃描 縱切面

CT掃描 橫切面
當晚我跟老公都徹夜難眠,開始倒帶醫生說過的各種術語、器官,在網路上拼命的搜尋,詢問AI這個腫瘤可能代表的是甚麼?最好的情況、最壞的情況是甚麼
如果是胃部長出來的腫瘤,就可能要切胃,如果是脾臟長出來的腫瘤,就要切脾臟,也有可能是腹膜長出來的,這樣要切哪裡,擴散了嗎?去年健檢明明腹部超音波都正常,是甚麼時候悄悄的長到10公分這麼大了?
-
幾天後安排了電腦導引斷層切片,也是使用跟CT斷層一樣的大機器,這次不用打顯影劑,但檢查過程中完全不能動,以免穿刺有偏差。趴上去會抱著枕頭,頭要偏一邊維持好幾分鐘,我原本很緊張,想說自己怎麼可能有辦法一動也不動,會不會亂動就不小心誤戳到我的脾臟XD 殊不知,在檢查準備開始的時候,有一股涼涼的液體從軟針打進我的身體,讓我頓時全身放鬆了下來,安然渡過那幾分鐘,後來才知道原來是嗎啡,止痛兼放鬆效果。
穿刺結果開獎,淋巴癌
淋巴癌有很多種類型,我得的是最常見的DLBCL 瀰漫性大型B細胞惡性淋巴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