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大家也都知道Netflix出品的原創電影絕大多數都有一個共通弊病:以大咖演員作為廣告噱頭,實際上劇本及剪輯表現讓人失望。
而《週四謀殺俱樂部》(The Thursday Murder Club)完全就是Netflix最愛耍的花樣——打造一部眾星雲集的電影,剪輯出引人入勝的預告,那究竟這部電影值不值得看呢?
📍《週四謀殺俱樂部》在演什麼?
※無雷介紹故事聚焦在養老社區庫柏查斯,一群白髮蒼蒼的老人家展現出寶刀未老的一面,四位業餘偵探發揮退休前的特長,攜手破解陳年舊案以及眼前新發生的案件。
一樁由俱樂部創始人潘妮所帶來的「白衣女子」懸案,以及社區現正發生的真實命案,讓俱樂部成員伊莉莎白、朗恩、伊博漢以及新加入的喬伊絲從養老社區的生活中開始活躍起來,像角色扮演一樣模仿偵探與警察聯手辦案。
📍《週四謀殺俱樂部》的豪華陣容
- 《美味不設限》海倫·米蘭,飾演曾任職於軍情六處的伊麗莎白
- 《007》系列皮爾斯·布洛斯南,飾演擅長組織抗議活動的前工會成員朗恩
- 《甘地》班·金斯利,飾演退休後的精神科醫師伊博漢
- 《BJ單身日記》希莉亞・伊姆麗,飾演新加入俱樂部的前護理師喬伊絲
除了週四謀殺俱樂部的四位主要成員外,《魔鬼神探》(Lucifer)的主演湯姆·艾利斯和《好預兆》(Good Omens)的主演大衛·田納特,兩位以飾演惡魔而聞名的男演員都有尬上一角。
電影《米奇十七》的女主角娜歐蜜·艾基飾演的女警唐娜在本片的戲份也占了一定的比重,她在這部戲的表現可以說是脫穎而出,在需要處理的細節上都有達到觀眾期望。
📍《週四謀殺俱樂部》真的好看嗎?
※以下有劇透!
我只能說,《週四謀殺俱樂部》就像是優等生交出的作業,但這絕對、絕對不是稱讚。
這部電影從拍攝手法、運鏡到台詞的表現,有許多地方都像是教科書式表演,不只不夠節奏生動,也都不像是大製作電影(這麼多好演員聚在一起)該有的水準。
整體而言,每樣東西都有做到「不錯」的程度,卻遠遠不到「好」的高度。像是優等生每次都能交出不低於90分的報告,絕對不會偏離老師的期望,因為他們知道怎麼寫出這種報告、照著固定的模板去做,缺點就是了無新意。
老實說,我和室友一起看這部電影的時候,我們都感覺像在看AI拍的電影,有點像是龐大的後台去蒐集其他電影的資料,揉合成這一部來交差,然而AI就是只能生成既有的東西,沒辦法創新。
最主要是劇本的問題。
首先,我並沒有看過原著,說實在的,劇情的發展跟謎底我個人是挺喜歡的,因為主線很明確:庫柏查斯的居民們要抗爭想要拆遷土地的地主,還要偵破東尼庫蘭的命案,並且這又隱密地牽扯到1973年發生的「白衣女子」懸案。
故事的頭尾相互呼應,既解開了當下時間線的兩場命案,又突破了1973年懸而未解的命案,這個call back絕對精彩,無須多言。
但是!劇本真的沒把這麼好的故事發揮到可以給高分的程度,步調緩慢,並且有許多地方都是用人物對話來提供資訊,如果是小說還能理解,因為呈現方式有限,但電影分明可以使用其他手法來表達的資訊(例如鏡頭語言),卻還是使用對話來呈現,實在是讓人失望並且失去耐性。
舉個例來說,就是壞地主文瑟姆跟兇手波格丹首次出場的片段,他們在餐廳裡講到要拆遷庫柏查斯,還有講到他們與東尼庫蘭的對立關係,這些資訊都在下一幕庫柏查斯裡又重複了一次(由俱樂部成員向新加入的護理師解釋),爾後在東尼與壞地主吵架時又双叒重複了一次。
一部好的電影真的不能浪費這麼多時長在同一件事上,它甚至可以只保留東尼與文瑟姆吵架那段,觀眾自己就能理解人物關係和劇情該有的衝突事件了。
這部電影裡有太多多餘的對白跟敘述,節奏慢到讓人暫停後也不會想再打開來看,非常可惜。
之所以沒有直接說這是一部「平庸」之作,是因為劇情在後半段開始(大約播至一個小時後)終於因為切入正題而變得好看起來,因此它想必還是有成功之處,只是不夠顯著。
角色的部分最為可惜,都請到這麼多大牌明星了,卻沒有發揮到作用。既然是以「俱樂部」作為探案的主軸,卻沒有像個偵探團一樣把每個人物塑造得鮮明起來,片長總共有2小時那麼多,卻浪費在一些其實可以刪掉的敘事性對白。
只有前軍情六處的伊莉莎白作為主要探案的角色與警察唐娜合作,其他人似乎可有可無,角色作用力不大,雖然每個人的角色設定都有被提及,但並沒有成功與劇情融入、成為記憶點,降低了「俱樂部」存在的意義,甚至就連新加入俱樂部的喬伊絲除了愛烤蛋糕也沒什麼特色。
結論就是:如果你很閒又實在不知道該看什麼,這部電影可以拿來打發時間,但不要抱有太大的期待。除此之外,英國腔跟畫面色調都很完美。
Netflix又再度令人失望了,他們在影集上的表現普遍讓人滿意,但電影總是虎頭蛇尾,不知為何要花大錢找大咖演員拍一堆不怎麼樣的電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