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市】
「鬼市」是一種亦真亦幻、半禁忌半神秘的存在。普通人可能看見的是一片荒地,但修行者或有緣人,卻能見到熙攘的市集。它是隱藏在陰影、幻境或結界之外的另類市集,需要特定符咒、暗語、靈石或機緣,才能跨入。
鬼市雖然不用金錢交易,卻是可以換到任何你想要的;包括看得見的靈藥、法器、奇獸、鬼符、禁書。或者是看不見的權勢、慾望、陰魂、怨靈、借壽、換命。當然還有刺客的情報網、宗門內奸、天機預言等等。「鬼市」的重要組成『不是鬼』,而是『市』;舉凡修士、魔道、散修、妖鬼、亡魂、甚至朝廷密探,都可能出現在這裡。鬼市裡的『掌櫃』就是整場的主事者,往往神祕莫測,可能是真正的鬼神、千年老妖,或是某個強大的組織,抑或是不問世事的強者。
儘管光怪陸離,但是交易規則亙古不變:以物易物。「只收代價,不收銀錢」,而買者付出的代價,可能是記憶、血、壽命、器官、靈魂、情絲………
總言之:鬼市既是市集,也是人性的照妖鏡。
【鏡市傳說】
相傳,在梨花嶺有一個鬼市,叫做《鏡市》;規律上是子時至寅時開市,但傳說中,若有緣者,或可在命運需要時見到。
夜色深沉,山城的鐘聲才剛敲過子時,整個人界像是被黑布籠罩。街巷裡的燈火一盞盞熄滅,惟
剩浪犬、醉漢以及風聲。同一時刻,梨花嶺的梨花塢,卻逐漸浮現一抹淡光。那光似霧非霧,似火非火,初時只是一線縫隙,漸漸如同漣漪般擴散,將整個塢坳照得明明滅滅。
【鏡市開張】
梨花塢明明是一處大小亂石錯陳、流水淙淙的低窪地區,卻在這瞬間化成青石鋪路!許許多多攤棚環繞著山坳,門前都升起一盞盞高掛的鬼火燈籠。那藍綠色的鬼火,在風中搖曳從不熄滅;卻照映青石路鬼火瑟瑟、鬼影幢幢的肅然。
梨花塢裡藥香味、血腥味不散,青石路上只覺寒風陰冷,耳旁有著混亂叫賣聲。攤位一列列排開,有的只是簡陋布幔,有的卻是雕龍畫棟的院落。有的店家是紙紮人提著銅鑼吆喝,有的是罩著面紗的金髮女郎;也有骷髏骨架掛在屋樑上,只有一張老臉兒往下俯瞰,負責招呼客人。
那家顧店的男子身高不到4呎;這家是位白髮蒼蒼的老頭,撫著一架蒙塵許久的古琴攬客。有現場揮毫的店家,有空屋隨人心顯物……
【鏡市的行規】
這裡的規矩,誰都明白:只談買賣,不問姓名;不問來處、不告歸途。
市集漸漸喧囂起來。瞬間,四面八方的人影陸續湧入。有披蓑戴笠的散修,有身披法袍的修道
者;還有乞丐,也見侍從與管家簇擁著的富貴老爺。有武林中人,也不乏官場名人。妖魅與鬼靈也雜沓其中,更有狐狸精牽著香風走過,還有陰魂漂浮在空中,不發一語。進出鏡市,人人或蒙著面紗,或戴著獸骨面具,只露出眼神,生怕來歷暴露。
「千年鬼針草!可續八年壽元!」、「借壽半月,僅需一滴心頭血!」、「正宗八角天魁丹,助你凝氣築基!」明面高喊著實物交易;若要情報、名單、仇家的隱匿情事…則是隱晦的買賣。叫賣聲此起彼落,混雜著鬼哭與樂聲,演繹著《鏡市》獨有的詭譎樂章。
有人在攤前低聲交涉,有人則掏出一小瓷瓶,裡頭裝的不是銀錢,而是一縷魂光。有人割下一縷白髮,換得能召鬼役魂的符籙。更有人賣出自己走在陽光下的影子,只為換得一隻千年妖獸的卵。鏡市收的,永遠是代價。
在一棵看似上千年的梨樹下,有個咖啡色布幔圍起的攤棚,帳幕垂下。裡頭傳來沙啞笑聲;聲音像來自地底、或像男女同聲,卻不見其人。那正是鬼市的掌柜,據說祂是千年老鬼,也相傳祂曾是某位隱世高人。身分無人確知,只知道『鏡市裡,不可爭鬥、不可殺戮。買賣雙方交談之時,第三者不得在場。若有違者,必將當場抹除。』這鐵律是他制定的!正因如此,《鏡市》成為江湖中,最詭秘,卻也最安全的『買』、『賣』交匯點。
那一夜,有人換得了命運的轉折,也有人自此再未離開鏡市……
【章尾】
鏡市的喧囂在夜色裡翻湧,如潮聲般拍打著心弦。有人在兜售靈符,有人低語交易血脈,更有人在暗處盯視,眼神如刀。市集明明喧鬧,卻又透著一股說不出的孤寒,像是隨時會被晨曦驅散的幻夢。